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学习方式解读》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8916174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学习方式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学习方式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学习方式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学习方式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学习方式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学习方式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学习方式解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培训资料新课程学习方式解读 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只知道做什么,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永远是经验型的教学,只能是高耗低效的。因此,执教者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主动接受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新成果,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一、自主性学习 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关注学生未来的人生命运,生活质量与幸福。“人生的文化大厦”不是靠几年的在校学习就能完成的,每个人都需要花费一辈子的时间去建设她,完成她。在校学习只是一个奠基阶段 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最主要的是通过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在以后的生活中,能通过这些方法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完成“人生的文化大厦”。 自主学习是真正的学习。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后,将成为有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人。每位教师要有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 教师往往善于把准备好的完整的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节省了探究知识、学习知识的过程,吃些现成饭,但没有学会吃饭,这是很可怕的。教师既要授之一鱼,又要授之一网。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学习内容要难度适中,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位学生能跳一跳,够的着考虑学习中的困难,给学生提供解决的办法和策略参与学习,进行组织指导,激发兴趣、恰当评价。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教学改革之一,它一改沉闷的教学氛围,学生形成协同努力、互相竞争的局面。在合作学

3、习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合作中不要忘记张扬个性 合作学习是把小组成员的思想整合在一起,达到资源共享,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以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没有个人的学习,合作是没有效果的。一些任务可以直接交流。例如,调查你的伙伴“周日里,如何去上学?居住地离学校有多远?”类似这样存在信息沟的问题,可以直接问答。现在的合作学习课堂往往出现优等生唱独角戏,学习差一点的学生人云亦云,学习思路趋向教师指定小组组织者的指向,丧失了个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转为对同伴的依赖。更可怕的是学生的求异思维得不到肯定和发挥,熄灭了创造性的火花。 2、重视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一是学生在合作中,只立足找出答案、结果,不注意解决问

4、题的过程。二是只看学生的答案和教师的预设是否一样,忽略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合作中,学生能互相启发,发散思维;但难免学生对知识有误解,这种误解会彼此影响。 最近,大家搞得合作学习效果好像效果不好。 问题一:小组交流时说闲话的现象? 问题还是出在老师身上。老师在检查问题时,不是全面提问,而是担心学生出错,怕耽误时间,干脆提问自认为能回答对的学生,使部分学生,尤其是差生失去展示的机会,常不到成功之后的喜悦。“学习心理”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需要,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动力。老师们应打造“阳光课堂”,让自身的光芒照到每位学生的身上。大家是否考虑过一棵树上为什么结

5、出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苹果?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吸收的阳光不同造成的。 问题二:小组学习中师生互不理解。 老师用心良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学生还是老习惯依赖教师教,老师学会了少讲,但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培养起来。就这样,学生成为了受害者。 问题解决办法一: 1、加强合作指导。如何组织学习、怎样倾听意见、怎样表达观点、怎样质疑、怎样沟通等。 2、明确学习目标,小组必须完成的目标、重难点;明确合作程序、方法等。 3、教师注意评价。罗杰斯说,除了氛围学习之外,还要注意评价问题。有时不只是让学生说答案,还要讲出做题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元记忆(元记忆:在做题时,有些学生知道怎样解题,对各个步

6、骤很清楚。知道怎么做题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活动监控的过程。)什么是知识?有的老师认为能回答出问题就是知识。这是错误的评价,导致学生的表面学习。会用的知识才叫知识。 问题解决办法二: 管理好学习小组。教育大组长、二组长要乐于、勇于担当起这光荣的责任。小组成员的成分差异,给小组管理带来难度,也给小组、班级带来挑战,这也是班级教学质量提高的生长点。每个小组都有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他们好像玩得比较快乐,不做作业也比较轻松,实际上,最痛苦的就是他们;最可怜的也是他们。他们承受着父母、老师、同学和亲朋好友等多方面的精神压力。他们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自治力差,导致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出现了所学知识

7、的空缺。我们应该本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去帮助他们,争取让他们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三、探究式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博士,在进行新课程培训中曾经描述了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怎样教孩子们画苹果的课程故事:中国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得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么画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

8、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另外,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许多学生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已的本子上画上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可能画得象南瓜,第二次可能象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从两国老师的课程故事所描绘出的课堂场景看,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各自课程故事中隐含的课程文化和理念差异非常显著。中国老师:知识本位,教师主体,关注学习结果,凸现的是接受性学习,美国老师: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关注个体,张扬个性,注重真实的学习情景创设,课堂氛围民主、开放,凸

9、现的是自由学习,探究体验学习,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内部言语操作过程非常鲜明,不关注学习结果我们中国的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发挥,而美国的这种探究式学习激活了人的创造潜能,是真正的创新教育。(创新:想出新办法,解决问题,取得好的成绩和东西) 四、体验式学习 教育教学的生命意义在于引发不同兴趣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投入,使他们在体验中,体验到目标,体验到经验的变化,体验到进步,实际上,体验就是学习。有一个故事,题目是青蛙和金鱼的故事。有一天,青蛙来到陆地,看见了广袤无垠的绿洲、蓝蓝的天,还有正在吃草的黄牛。他回去后,把黄牛地模样告诉了金鱼,金鱼边听着,便开始描绘。他画了一条金鱼身子,身子的下面长着

10、四条腿,在金鱼尾巴的后面又画了一条长长的尾巴。纵然黄牛怎么说,他也画不出黄牛的模样。这说明体验的重要性。学生在体验知识、体验活动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知识所蕴含的美、感受到他们智力劳动的伟大,从而他们的内心迸发出探求知识的光芒。再说只有学生有了探求知识的体验,才会和老师共同有心灵知识的对话。探究学习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合作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学、思、疑、问。 例如,英语课本中有一个单元是“你周末经常干什么?”课前学生写出周末要做的活动,课上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周末活动,记录员记录,师生展示出新句型,学生操练。 新课程呼吁教师们要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式、体验式学习,几种学习方式灵活应用,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