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升学校中层领导力的思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890819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提升学校中层领导力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怎样提升学校中层领导力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怎样提升学校中层领导力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怎样提升学校中层领导力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怎样提升学校中层领导力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提升学校中层领导力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提升学校中层领导力的思考(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关于如何提升学校中层领导力的思考一、由一则小故事引发的思考。 有这样一个故事:英美两个制鞋公司曾同时各派了一名业务人员到欧洲某岛国考察鞋的市场,他们到达这个国家后看到了一幅同样的情景“这个国家的人从不穿鞋”。于是英国的业务人员回去了,他向公司报告称:那个地方根本没有市场,因为他们从不穿鞋;而美国的业务人员却留了下来,因为他认为这里的市场实在是大太了,因为每个人都还没有穿鞋。后来,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打开了这个国家的鞋市场,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个人的行动,都受到不同的价值理

2、念的支配。人们在从事任何活动或作出判断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的引导和控制。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准则。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美英两国的业务员在还没有采取行动之前,即:在他们对市场环境下结论的那一瞬间,实际上就已经决出了胜负。这个故事深刻说明了理念的重要性,故事中美国业务员之所以能够打开欧洲市场,这是因为他以“引导市场”的经营理念打败了“适应市场”的经营理念。适应是顺应市场的发展,而引导则起着引领市场的作用,是市场在你的导向作用下,向着你指引的方向发展。这实际上反映出一个人在价值理念上的领导力和导向作用。 而再深层次思考美国业务员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把

3、从三方面概括它给我们带来的几点启示: 思考1:没有“引导市场”的理念,就没有开发欧洲市场的行为。因此,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受到自己的价值理念的支配的,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价值理念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思考2:个体的理念要成为引领一个单位和一个企业的理念,还必须在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大多数员工共同认可的信念,风气和精神,即共同的愿景。美国业务员有了这样的理念后,如果不能将这个理念不能得到公司的认可,仍然不能成功。因此,要将个体的理念转变为集体的理念,还必须在组织内部形成共识,变成共同的愿景。 思考3:共同的愿景要变为现实,还需要强有力的执行。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

4、性,只有具有较好的执行力,才能将美好的理念变为实现,事情才能成功。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要想成就一件事情,理念、愿景和执行这三部分十分重要。而理念的背后,我觉得是你的目标定位在起作用,你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就会有什么样的理念。你的目标定位,决定了你的价值理念,而你的价值理念,引导和掌控着你的行为,最终成就你的事业。关于理念的重要性,我再给大家讲一个笑话: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人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

5、,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理念与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中层管理,我觉得,我们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许多问题,我们的许多困惑,或许都与我们自身的理念有关。

6、所以,在这里,我想谈谈理念的问题。作为中层干部,应该说,我们都是学校的管理者,这一点我想我们每一人都十分清楚。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也是学校的领导者,我们也可以引领学校的发展。这一点,我们许多人中层干部可能不这样想。因此,也就会有这样的困惑:1、在教师的眼中,我被当作是领导。而实际上中层又没有独立决断部门事务的权力,很多事情都要层层汇报,因此有时也感到很无奈,有时感到困惑,有时也有一些抱怨。2、中层在学校的管理岗位上,也算不上领导,既使有想法,又有什么用,领导也不一定肯听我的,我就按照领导的吩咐做就行了。领导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把任务完成了就行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3、教师大都听校长书记和

7、副校长的,中层领导只是执行而已,所以教师也基本不听我们的,要想出成绩也困难,有时还要得罪教师,没有必要。这些想法在我们中层干部中还是存在的。我认为只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与学校领导的领导力不足有关,但是更重要的,与我们中层对自己的定位有关,我们如果把自己完全定位在管理者、执行者的位置上,没有把自己放在领导者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就有可能会出现上述的问题。所以,今天我特别想强调作为中层管理者,我们也要提升我们的领导力。要多一点领导,少一点管理,这样可能更有利于自己和学校的发展。所以,下面,我想重点谈一谈管理和领导的区别:二、分析共同管理和共同领导的不同内涵。教育属于社会共同服务范畴,是为百姓

8、提供共同服务的。在教育领域,共同管理和共同领导是不同的:(一)什么是共同管理 “别只是管理,快学会领导。”“少一点管理,多一点领导。”“要领导型的管理,不要管理型的领导。”这些观点和概念如今不只在企业管理人员中流行,而且早已在行政管理人员中深人人心。由重视管理到重视领导,由重视公共管理到重视公共领导,这已成为21世纪管理创新的方向和趋势。 从重视行政管理到重视公共管理,这不仅是观念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引起了管理体制、管理职能和管理万式的变化。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和联系,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界定。 1、公共管理的主体,传统的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是政府的各个部门。而现代的公共管理的主体可以是政府

9、部门,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或将是社会中介机构,更可以由普通公民来参与管理。这是公共管理中“公共”二字的第一层含义。 2、公共管理的职责。传统的行政管理的职责则是控制、是管制、是行政命令、是绝对权威、是英雄主义的。而现代的公共管理的职责则是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管理公共事务,而不是去管理企业、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中“公共”二字的第二层含义。 3、公共管理的权力。传统的行政管理借助管理者手中的职权进行管理,很少受到公民的限制和监督。而现代的公共管理则用的是公共权力,用的是公民的权力,它处处都要受到公民的限制和监督。公共管理运用有限的公共权力,就必须承担公共责任,必须对

10、公众负责。“权为民所用”是公共管理中“公共”二字的第三层含义。 4、公共管理的本质。传统的行政管理重在效率,重在执行,而现代的公共管理则重在服务。提供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的本质所在。公共管理提供什么服务,服务的质量好不好,这不能由管理者来认定,而必须由公众来选择和判定。所以,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公共选择理论。每一个公民都有能力、有机会参与选择,参与管理,这才是真正的公共管理。公共选择是公共管理中“公共”二字的第四层含义。(二)什么是公共领导 公共管理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公共管理进一步要求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又催生公共领导的理念。公共领导有以下几个显着特征: 1、简约化的领导。公共管理不是什

11、么都管,而只是去管公民事务,去管公共事务,去提供公共服务。所以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就必须简约化。简单地说,公共领导就是要提高领导的质,减少领导工作的量,减少从事领导工作的人,减少领导的某些职能。 2、自主化的领导。公共管理把管理社会的职能还给社会,把管理地方的职能还给地方,把管理企业的职能还给企山。因此自主化的管理、自主化的领导也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3、隐柔化的领导。公共管理注重管理的方式,注重领导艺术的运用。领导的作用是柔性的,是内隐的,它存在于公共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上。有时候,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的作用却是实实在在的。 4、平民化的领导。公共管理就是更多的部门参与管理,更

12、多的公民参与选择,更多的公民参与领导。领导是一种职业,领导是一种作用。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领导者。公共管理中的领导一定是平民化的领导。(三)从公共管理到公共领导。从共同管理到共同领导的内涵的不同,我们可以知道,共同管理到共同领导,它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它实际上实现了这几方面的转变: 1、从重事到重人 管理以工作为中心的,它重视对事的管理,重视做事的程序、方式,重视做事的效牵。对事的管理越具体越好、越直接越好;对事的管理越多越好、越死越好。管理得越死就是越严格、越科学。 领导是以人为本的,它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重视人的需求、动机;重视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引导和辅导。对人的领导越简约越灵活越好、越权

13、变越艺术越好。 管好事不一定能管好人,但把人领导好了,则一定能把事做好。所以在今天,重视人的简约领导比重视事的繁杂管理更受欢迎,更有实用价值。2、从重控制到重激励。 管理以控制为主要手段。它借助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借助于管理者的权力和权威,对被管理者施加压力,使他们俯首听命,按照管理者的意志行动。领导以激励为主要方式。它借助于各种精神和物质的手段来满足被领导者的需求,激发被领导者的动机,开发被领导者的潜能,引导被领导者的奋斗目标。 控制的结果最多是服从,而激励的结果则是认同,是热情,是潜能变成的显能和效能。控制使下属变得渺小,激励使下属变得伟大。所以在今天,依赖激励的领导比依赖控制的管理更受欢迎

14、,更有实用价值。 3、从重效率到重价值 管理重过程、重任务、重目标和指标、重效率。领导重结果、重目的、重效益、重价值。领导追求的是价值的最大化,它给被领导者留下了足够大的创新空间。所以在今天,重视目的、重视价值的简约领导比重视目标、重视任务的压迫式管理更受欢迎,更有实用价值。 4、从重秩序到重变革 管理追求的是秩序,是条理性、程序性和规范性。 领导追求创新,追求变革,追求突破。管理与常规和秩序不可分,领导与变革和创新紧相连。 由于管理重秩序,所以管理强调的是共性和刚性,不管什么对象什么时候都用相同的方式去管理;由于领导重变革,所以领导强调的是个性和柔性,强调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境来选择不同

15、的领导方式。 领导与管理的侧重点不同,所依据的理念也不同。新的领导观不是把领导和管理两个概念对立起来,而是将二者融合起来,统一起来。 管理侧重点 领导的侧重点 重 事 重 人 重控制 重激励 重效率 重价值 重秩序 重变革 这是21世纪管理创新的方向和趋势,也是我们在教育管理中应该要重视的一种管理理念,即要从重事向重人转变,由重控制向重激励转变,由重效率向种价值转变,由重秩序向重变革转变,只有在思想上实现了这样的转变,我们的领导力才能提升,工作的视野才会更开阔。三、如何做一名有领导力的管理者(一)实现自我领导。 中层干部在学校是个管理者、领导者;同时也是个被管理者、被领导者。因此,在这里,我们倡导大家要“自我领导”,这里的“自我领导”,就是自我影响自己,自我作用自己,自我激励自己、自我约束自己。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必须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1、由依赖转向独立。举例说吧:老虎是兽中之王,那么这个“王”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