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标准操作规程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86KB
约3页
文档ID:458859192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标准操作规程_第1页
1/3

WORD格式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标准操作规程(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1.具有发生SSI(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的手术:手术时间延长和术前ASA(美国麻醉协会)评分>2分的手术2.容易发生SSI的高危手术:清洁一污染(Ⅱ类)手术及部分污染(Ⅲ类)手术,包括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3.感染后果严重的清洁手术:心脏、血管、开颅和门脉高压症手术以及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清洁(Ⅰ类)手术4.污秽一感染(Ⅳ类)手术:属治疗性应用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选择的抗菌药物应覆盖常见病原菌,应注意不同部位的常见病原菌的差别以及不同地区与不同年代的耐药性的变迁;应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宜价格低、毒性小1.对于心脏、血管外科、乳房、头颈外科、腹外疝、矫形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手术(食管、肺)及经口咽部大手术、应用植入物或假体手术,发生SSI的最主要病原 / 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应使用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神经外科及胸外科两类手术可酌情选择头孢曲松,经口咽部大手术和胸外科手术(食管、肺)可以联合应用甲硝唑。

2.对于胃十二指肠、胆道(不包括经腹腔镜进行)、阑尾、结直肠、泌尿外科以及妇产科手术,发生SSI的病原菌包括肠杆菌科细菌和厌氧菌,应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必要时联合应用甲硝唑或选用具有抗厌氧菌活性的抗菌药物3.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患者的替代方案患者对青霉素过敏不宜使用头孢菌素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或二者联合应用;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因其价廉易得,在我国耐药情况不严重的基层医院,在密切监控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应用4.万古霉素一般不宜用作预防用药,除非已证明有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SSI流行5.喹诺酮类一般不宜用作预防用药三)预防性用药的时机与途径抗菌药物应该在手术前2h内,最好在皮肤切开前半小时或麻醉诱导开始时,静脉给药四)预防性用药的次数到目前为止,没有研究证实多次给药比单次给药有益处1.大多数手术预防性用药时间应<24h,包括早期急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单纯肠缺血(未穿孔)、胃十二指肠穿孔<24 h和创伤性肠穿孔<12 h者2.下列情况术中应追加使用抗菌药物,包括手术时间>3 h而抗菌药物为短效者、术中失血时间较长和较多者,以及存在能缩短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情况(如大面积烧伤)。

3.实体器官移植相关研究尚不充分,但一般推荐心肺移植用药时间为48~72 h、肝脏移植48 h肾脏移植使用一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