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余姚市招考聘用护理事业人员20人押题卷(第3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8698388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4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宁波余姚市招考聘用护理事业人员20人押题卷(第3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浙江宁波余姚市招考聘用护理事业人员20人押题卷(第3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浙江宁波余姚市招考聘用护理事业人员20人押题卷(第3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浙江宁波余姚市招考聘用护理事业人员20人押题卷(第3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浙江宁波余姚市招考聘用护理事业人员20人押题卷(第3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宁波余姚市招考聘用护理事业人员20人押题卷(第3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宁波余姚市招考聘用护理事业人员20人押题卷(第3卷)(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宁波余姚市招考聘用护理事业人员20人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100题姓名:_ 学号:_ 成绩:_一.单选题(共50题)1.下列选项中不能认定为专利保护对象的是_。A: 发明B: 实用新型C: 外观设计D: 技术设计方案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专利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即ABC选项皆为专利法保护对象。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_A: 积累与消费的关系B: 投人与产出的关系C: 速度与效益的关系D: 数量与质量

2、的关系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经济增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规模扩大,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提高统一起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以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取代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对公共政策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制度是_。A: 决策制度B: 议会制度C: 选举制度D: 政党制度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公共政策最常见的制定主体是议会和政府,无论是议会决策还

3、是政府决策,执政党及其政党制度的影响都最大。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总结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开放不是一次轻松浪漫的旅行,而是一次决定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伟大远航,它有_的时刻,也时常充满惊涛骇浪。_A: 细雨和风B: 风起云涌C: 风平浪静D: 大风大浪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考点成语填空解析本题考查选择成语填空的能力。由题干可知,横线处的成语与后面的“惊涛骇浪”相对应,形容远航时两种不同的情形。选项中,只有“风平浪静”满足要求。“风平浪静”形容没有风浪,平静无事,符合语境。D项“大风大浪”与“惊涛骇浪”意思相近,与语境不合。A、B项明

4、显错误。“细雨和风”主要形容天气,也比喻方式方法温和不粗暴;“风起云涌”是说狂风刮起,云层涌来,形容雄浑磅礴之势。两个成语都不能用来形容远航,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5.将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相比,正确的表述是_A: 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 都改变了国家的政体C: 既是否定又是发展D: 变革社会的方式基本相同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既是否定又是发展,否定了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发展的是资产阶级革命。6.19502010年云南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A: 前者一直上升,后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B: 前者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者一直上

5、升C: 二者都是一直上升D: 二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一阶段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都上升,第二阶段两者都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第三到五阶段两者都上升,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是_A: 市场出清B: 公平竞争C: 价格固定D: 卖方主权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公平竞争是指竞争者之间所进行的公开、平等、公正的竞争。公平竞争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完善管理,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新产品。它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并最终为消费者和全

6、社会带来福利。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人类喜欢以自身利益为标准给大自然的生物定性,比如:对人类有益的叫有益微生物、有益植物、有益动物,对人类不利的就被冠以病毒、病菌、毒虫、毒草、毒物等听起来很瘆人的名词。对地球生命体来说,其实无所谓有益有害,既然存在就合理。以前,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生长还处于自然生态的环境,生物链的各级生物还能依次发挥作用,田间地头,万蛙齐鸣、鸟语花香,飞禽走兽各安天命的风光景色曾经是那样迷人。可惜,这一切都在人类使用化学农药以后戛然而止,自然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经济作物异军突起:孤零零地在人类的保护下生长,那些被人类称为病菌、病毒的顽强生命最终在

7、凶猛的化学农药面前缴械投降,威力不再,从而使人类获得粮油果菜的丰收。不过,人类的本领再大,那些破坏农作物生长的微小生物们都能在化学武器的肆虐中灭而不绝,锻炼出惊人的忍耐力和极限生存能力,使农业生产必须年年种年年灭,因此,大量消耗化学农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A: 人类喜欢以自身利益为标准给大自然的生物定性B: 病虫害是人类的克星,极限生存是生物的本领C: 病虫害的存在大量消耗化学农药D: 生物链的各级生物依次发挥作用,生态遭到破坏的原因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类定义有害生物的标准在于自身的利益;然后说明随着人类农药的使用,自然生态平衡被打破,病虫害威力不再;最后

8、以“不过”转折,说明人类本领再大却不能完全灭绝病虫害,反而使得病虫害在化学武器的绞杀下,锻炼出惊人的忍耐力和极限生存能力。“不过后为文段重点,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病虫害在人类化学武器的绞杀下锻炼出的极限生存能力。C项没有体现出病虫害在化学武器的杀灭下越来越强的情况,排除。A、D项均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排除。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招录公务员的机关应当将拟录用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满,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_审批。A: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B: 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C: 不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D: 县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B【解

9、析】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应按照公务员法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劳动合同的_是指劳动合同签订后,尚未履行完毕前,由于一定事由的出现,提前消 灭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A: 终止B: 中止C: 变更D: 解除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 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陈某独立创作出一篇学术论文。依我国著作权法规定_。A: 陈某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能享有著作权B: 陈某只有在其论文发表后才能

10、享有著作权C: 陈某的论文须经登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D: 陈某的论文须经做上版权标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所以,陈某独立创作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_。A: 生产B: 交换C: 分配D: 消费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生产的内容、方式、性质,决定了交换、分配、消费的内容、方式、性质。所以生产是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13.A县环保局在环境执法中,发现B企业存在私自排

11、放污染物的行为,经过其上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C市环保局的批准,决定对B企业罚款10万元,罚款单盖上A县环保局的公章。B企业对此行政处罚不服,为此,B企业提起行政诉讼。被告是()A: A县环保局B: C市环保局C: A县环保局或者C市环保局D: A县环保局和C市环保局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行政诉讼法规定经过批准的具体行政行为,在具体行政行为决定书上盖章的行政机关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本题虽然经过C市环保局批准,但是对外生效的法律文书是A县环保局作出的,所以被告为A县环保局。14.行政许可的前提是_。A: 法律的一般禁止B: 法律的普遍允许C: 法律的不干预D: 法律的绝对禁止参考答

12、案: A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即非经个别批准、认可或资质确认而不能从事的活动。15.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说明_。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 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的方向发展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D: 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B。要使废物变“废”为“宝”,需要我们做很多工作:回收、分类、分离等等,之后才会变成我们可以再次使用的资源。这正说明了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的方向发展。ACD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本题所

13、属考点-题库原题16.安定的住房,是尊严的前提、幸福的第一步。城市如果要让生活更美好,就要从让每个人都住有所居开始。但住房问题又是城市最大的挑战,“房荒是城市特有的问题”。恩格斯1872年的名著论住宅问题就提出住房问题的根源是城市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人口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带来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从而产生住房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巨大反差。住房短缺是一种典型的“城市病”。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A: 住有所居是尊严的前提、幸福的基础B: 住房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C: 资源的集聚效应和稀缺效应是相伴而生的D: 住房短缺是伴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城市病”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

14、:【答案】D。解析:A项只是文段的引子,以此引出城市的住房问题,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文段并未提及住房问题的解决,故排除B。文段未提及C项的“资源的集聚效应和稀缺效应”,排除。文段论述了城市中住房短缺的问题,D项与此相符。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在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的消费结构必然是_。A: 以吃、穿为主的结构B: 以文化用品消费为主的结构C: 以服务消费为主的结构D: 以穿、用为主的结构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答案解释:A。解析:消费结构(consumptionstructure)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有实物和价值两种表现形式。实物形式指人们在消费中,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资料,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价值形式指以货币表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按照人们消费的实际内容来划分,可以把消费分为吃、穿、住、用、烧这样的结构;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