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陈食镇梓潼观等二个村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869830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永川区陈食镇梓潼观等二个村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庆市永川区陈食镇梓潼观等二个村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庆市永川区陈食镇梓潼观等二个村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庆市永川区陈食镇梓潼观等二个村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庆市永川区陈食镇梓潼观等二个村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永川区陈食镇梓潼观等二个村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永川区陈食镇梓潼观等二个村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项目区概况1三、已有资料的利用3四、耕地毛面积的测算3五、净耕地面积的测算41、净耕地系数的测算4(1)测算方法4(2)类型划分5(3)样方布设5(4)样方量测5(5)净耕地系数计算62、净耕地面积计算7六、项目区新增耕地测算81、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测算8(1)通过开发新增净耕地面积为:9(2)通过整理新增净耕地面积为:9七、按土地权属单位新增耕地面积统计10重庆市永川区陈食镇梓潼观等(二)个村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报告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重庆市人民政府54、55号令,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土地利用规模化、集约化,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根据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

2、管理局关于土地整理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促进已荒耕地的恢复以及农田水利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综合整治,增加耕作层厚度,改善耕作条件,实现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的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洪涝灾害,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测算得出:项目区内土地开发整理的总规模为341.77公顷(合5126.6亩),实施土地总面积为297.25公顷(合4458.7亩),其中土地整理为296.64公顷,开发为0.61公顷。新增耕地面积为31.20公顷,其中通过整理新增耕地面积为30.66公顷,通过开发耕地面积为0.54公顷。一、项目区概况该土地整理项目位

3、于陈食镇,距永川城区13公里。东与光明村大坟坝村民小组相接,南接冯家坪村杨家槽坊社,西与莲花塘村大堰塘社相接,北与菜茵岩村大湾塘社相接。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557161055849,北纬291624291843之间。项目区位于永川城区东部,地势缓和,海拔305-371米,相对高度10-25米,微地貌为浅丘宽谷,谷宽在40-155m之间。丘陵由棕紫红色的砂岩和泥岩组成,丘坡是层层梯土,丘间是冲田连亘。项目区水源主要靠降雨、河流、坑塘、水库等供给。在项目区边缘有保产水库与猪儿石水库,在伏旱期间,可供项目区内的灌溉用水。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032.8mm,多年平均蒸发量715.2mm,属亚热带湿润

4、地区。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长秋短,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少,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334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0%,10的年活动积温为5781,持续时间为271天,年平均无霜期31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1%。项目区年均温度17.1,平均蒸发量722 mm,多年平均降雨量1032.8mm,但时空分布不均,冬半年(11月-次年4月)降水较少,占年总降水量的17%,夏半年(5月-10月)降水较多,占年总降水量的83%。主导风向为东风和西北风,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雨热同季,适宜多种植物生长。项目区土壤以灰棕紫泥土为主。由侏罗系沙溪庙组紫色砂岩发育而成,土层厚(稻田40100cm,旱地30-

5、60cm),其母质风化度低,胶体品质佳,质地沙粘适中,含矿物质较多,土体松泡,土壤自然肥力高。有机质含量为1.34%,全氮0.074%,全磷0.120,全钾2.01%,碱解氮63ppm,速效磷11.2ppm, 速效钾103ppm,土壤pH值介于6.5-7.5之间,酸碱适宜,宜种性较广。二、技术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GJJ899(建设部1999年颁布);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制定,以下简称规程)。4、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技术标准,(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编)。5、重庆

6、市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测算办法。6、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三、已有资料的利用1、项目区详查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2、重庆市永川区陈食镇梓潼观等(二)个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四、耕地毛面积的测算1、整理前各地类面积的获取根据本项目立项入库资料和实施方案,得出项目区整理前荒草地为0.61公顷,并全部进行了开发。其余全部为整理。、整理后耕地毛面积的测算根据项目区整理后实测的1:2000地形图及调绘的1:2000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内业数字化计算,得出项目区整理后的耕地毛面积。通过与重庆市永川区陈食镇梓潼观等(二)个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立项红线范围对比后,测算出项目

7、区土地整理的总规模为341.77公顷(合5126.6亩),除去林地、居民点、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坑塘水面、养殖水面等用地后耕地毛面积为269.67公顷(合4045.0亩)。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如下: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 单位: 公顷土地总面积农 用 地341.77合计耕 地园地园地313.50小计灌溉水田望天田旱地小计果园茶园其它园地247.97170.3977.5813.9713.950.02农 用 地未利用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小计有林地苗圃灌木林苗圃小计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养殖水面农田水利田坎晒谷场等用地2.082.0849.485.862.2116.772.7421.700.20建 设 用 地

8、建 设 用 地未 利 用 地合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合计未利用土地其它土地小计农村居民点小计公路用地公共基础设用地小计其它未利用土地小计河流水面22.3919.8819.882.512.515.880.040.045.845.84五、净耕地面积的测算1、净耕地系数的测算(1)测算方法项目区净耕地系数测算方法采用的技术路线:在项目区内选取耕地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块(简称样方),先测出样方的总面积S(耕地毛面积),再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对耕地中不够上图标准也不能作打点登记的非耕地进行非耕地系数测算,测量其内未达到上图标准的沟、渠、路、田坎等非耕地面积Sf,从总面积S中扣除非耕地面积Sf,

9、即得到耕地净面积Si,耕地净面积Si与耕地毛面积S之比为净耕地系数,记为K,SiS=S-SfSK=(2)类型划分项目区属于浅丘宽谷地貌。土壤属于灰棕紫泥土,通过对1:2000地形图进行坡度量测,该项目区的坡度主要在26、615、1525之间,因而该项目区的耕地划分为3个类型:地面坡度为26、615、1525,利用方式为旱地和水田。(3)样方布设根据耕地类型考虑样方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样方的总量及面积要有一定规模,同类型耕地布设不少于2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在15亩以上,样方总面积不小于代表耕地面积的3%的原则。通过采用典型选样、综合总体区划分析,在项目区选取了11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样方。(4)

10、样方量测按地形图测量标准,测出样方的外围,及其样方内的沟、渠、路、田坎等非耕地,并用皮尺分段实地量测沟、渠、路、田坎的宽度,并标注在相应的位置上,其他非耕地量测出外围。室内将实测的样方图扫描,并纠正变形引起的误差,用Microstation 95软件数字化样方图,并量算出样方外围总面积(扣除已上1:2000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图斑)、内部的沟、渠、路、田坎的长度以及其它非耕地的面积。计算出样方内非耕地面积,样方周边线状地物面积算一半。(5)净耕地系数计算项目区的耕地划分为3个类型,由于1525的旱地面积较小,分布零散,只选取了一个样方,因此项目区共选取了11个样方。以下是3个类型的计算:通过

11、加权平均计算得到旱地该类型的净耕地系数K。26水田:样方一:毛面积=19.57亩,其中非耕地面积=0.97亩净耕地系数K1=(19.57-0.97)19.57100%=95.04% 样方二:毛面积=18.46亩,其中非耕地面积=1.17亩净耕地系数K2=(18.46-1.17)18.46100%=93.66%样方三:毛面积=16.68亩,其中非耕地面积=1.03亩净耕地系数K3=(16.68-1.03)16.68100%=93.82%K=(19.5795.04%+18.4693.66%+16.6893.82%)(19.57+18.46+16.68)= 94.20% 26旱地:样方四:毛面积=1

12、9.46亩,其中非耕地面积=2.04亩净耕地系数K4=(19.46-2.04)19.46100%=89.51% 样方五:毛面积=15.36亩,其中非耕地面积=1.69亩净耕地系数K5=(15.36-1.69)15.36100%=89.00% K=(19.4689.51%+15.3689.00%)(19.46+15.36)= 89.28% 615水田: 样方六:毛面积=16.99亩,其中非耕地面积=2.06亩净耕地系数K6=(16.99-2.06)16.99100%=87.88% 样方七:毛面积=17.80亩,其中非耕地面积=1.93亩净耕地系数K7=(17.80-1.93)17.80100%=

13、89.16%K=(16.9987.88%+17.8089.16%)(16.99+17.80)= 88.53%615旱地:样方八:毛面积=18.43亩,其中非耕地面积=2.17亩净耕地系数K8=(18.43-2.17)18.43100%=88.23%样方九:毛面积=16.28亩,其中非耕地面积=2.00亩净耕地系数K9=(16.28-2.00)16.28100%=87.71%样方十:毛面积=16.80亩,其中非耕地面积=2.04亩净耕地系数K10=(16.80-2.04)16.80100%=87.86%K=(18.4388.23%+16.2887.71%+16.8087.86%)(18.43+1

14、6.28+16.80)= 87.94%1525旱地: 样方十一:毛面积=19.92亩,其中非耕地面积=3.36亩净耕地系数K11=(19.92-3.36)19.92100%=83.13% K=19.9283.13%19.92= 83.13%本项目区按照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对土地整理后1:2000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建库,并根据测算出旱地的净耕地系数26为0.8928、615为0.8794、1525为0.8313,水田的净耕地系数26为0.9420、615为0.8853。2、净耕地面积计算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立项范围内耕地毛面积为269.67公顷,净耕地面积为247.97公顷(详见下表)。净耕地面积计算表 单位: 公顷地类2-6度6-15度15-25度合计毛面积净耕地毛面积净耕地毛面积净耕地毛面积净耕地水田166.64156.97 15.1613.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