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板桥施工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8620613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心板桥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空心板桥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空心板桥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空心板桥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空心板桥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心板桥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心板桥施工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邵县大新乡坳头桥施 工 方 案编 制: 审 核: 湘潭市政工程公司大新乡坳头桥项目经理部二0一四年六月六日1 编制依据和原则1.1 编制依据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3.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055-2000)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8. 新邵县大新乡坳头桥施工图9. 现场踏勘所了解该桥

2、和全线情况等。10. 国家现行其他关于桥板施工技术规范、章程等1.2 编制原则1.工程施工管理目标:质量创优,工期正点,安全无事故,文明施工、环保水保全面达标。2.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实行试验先行、样板引路、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施工。3.采用先进高效实用、配套完善、匹配合理的机械装备,科学组织施工生产,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生产能力。4.确保水土保持和既有构筑物且减少扰民的原则,切实维护建设单位及地方群众利益的原则。5.文明施工,重视环保,珍惜土地,合理利用的原则。6.临时工程本着经济、合理、确保安全、工期和质量的原则。1.3 编制范围本方案用于大新乡坳头桥施工。2 工程概况2.1

3、 工程位置及规模大新乡坳头桥位于新邵县大新乡坳头村境内省道S338上,桥梁中心桩号为K83+042,。本桥板设计为1*8m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桥宽为8.5m(0.5m防撞栏杆+7.5m车行道+0.5m防撞栏杆),桥梁全长24.04m,桥台采用浆砌片石U型桥台,扩大基础。全桥共8块预制板,其中边板2块,中板6块,板长15.92米,高0.42米。2.2 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公路-级;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3.桥面横坡:2%;4. 桥面纵坡:0.1%。2.3 工程地质根据地勘报告,拟建桥板处场地底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1、粉质粘土2、中等风化泥灰岩。桥台基础放置在中等

4、风化泥灰岩上,承载力要求达到600Kpa。2.4 自然条件场地位于一条小溪注入资江的入江口,溪口深约9m,沟宽达20m,溪水宽约6-8m,底坡坡度小,水流平缓,桥下常年水位317.30m,有记载的历史最高洪水位323.05m。2.5 施工条件水:由于本桥用商品砼,用水量较少。施工用水拟采用小溪水,此水经检验符合施工用水要求。电:采用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原材:砼采用新邵县混凝土有限公司;钢材:在新邵县本地采购;其他材料均在本地采购。材料检测: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2.6 主要工程数量浆砌片石基础:149.54m;浆砌片石台身626.66m;浆砌片石挡墙61.32m;R235钢筋2410kg;HR

5、B钢筋11192kg;C25砼17.34m;C30砼40.33m;C40砼36.2m;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170;15cm厚级配碎石基层160;30cm厚C30水泥砼面层1503 施工部署3.1 总体施工方案基础开挖:基础采用明挖施工,开挖后立即浇筑砼。模板:台帽、挡块及台背模板为拼接式木模;预制板内、外模均为组合式定型钢模。钢筋连接:板的纵向16主筋采用搭接焊。板运输及架设:拟用拖车用于板运输,2台QY25C汽车吊架设。3.2 工期安排3.2.1 总工期计划安排计划于2014年6月*日开工,2014年8月*日完工,总工期*天。3.2.2 主要项目阶段性目标安排6月*破土开挖桥台基础及板场平

6、整,制板台座施工,6月*日片石石桥台砌筑,6月*日预制板预制,6月*日台帽浇筑,7月*日安装预制板,8月*日桥面结构层施工,8月*日全部竣工;3.3 施工任务的划分本桥属小桥施工,按照工序划分为片石砌筑、砼、模板、钢筋等四个施工班组。3.4 临时工程预制场位置:预制场位于新邵县内,具体里程约14km。预制台座:预制台座采用一次型砖砌台座, 0.3m高, 16m长,宽度同所预制的板的底宽。钢筋加工棚:钢筋加工棚为钢管支架覆盖塑料篷布,尺寸10*6m。施工便道:铺设临时施工便道。人行便桥:采用钢结构支架,面板为6mm花纹钢板。4 组织机构按项目法管理原则组建现场管理机构,成立湘潭市市政工程公司大新

7、乡坳头桥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工作,代表公司全面履行合同。项目经理部对人员、设备、资金行使统一调配权,对质量、工期、成本实行统一控制,并对本项目的施工、验收交付和缺陷修复工作对业主全面负责。5 施工方法5.1 基础施工桩位定线:桥台测量定线,采用尼康DTM532型全站仪准确放出桩位,桩位放线时,放出桥位位置,再经过复测,精确定出桩位,误差控制在5mm以内,桩位用木桩打入地面3040cm,并钉上铁钉作为桩的中心点位置,然后按桩径洒上白灰圆圈作为记号,即便于寻找,又可防止机械位移时破坏桩位。基础开挖:按照设计文件将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基底比设计平面尺寸各边增宽50cm,方便立模板和做排水

8、沟。基坑开挖时要检查地质情况是否和地勘报告相符,并按1:1放坡。基坑开挖采用机械与人工结合开挖,当机械开挖至距离设计标高20-30cm进行保留,在扩大基础混凝土浇筑前采用人工开挖到设计高程,随即进行检验并进行基础施工。开挖基坑注意以下问题:1、坑壁必须稳定2、基坑内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完成后,应会同设计、勘探单位实地验槽,确认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若地基受水浸泡或者超挖,应会同设计结合现场进行方案处理。5.2 台身施工1、材质:片石石料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表面的污渍予以清除。片石形状不受限制,但其中部厚度不得小于15cm,用作镶面的片石表面平整、尺寸较大、边缘厚度不得

9、小于15cm。片石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片石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 2、砂浆水泥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粒径在5mm以下的天然砂。砂浆强度等级按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的抗压极限强度表示。砂浆配合比设计、试件制作、养护及抗压强度取值符合规范的规定。砂浆的稠度以砂浆稠度仪测定的下沉度表示,为1050mm。砂浆随拌随用。当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现象时,砌筑前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砂浆配合比应经过试验确定,在无试验数据的情况下,可参照以前工地数据(kg/m3),水泥:细集料:水=300:1830:240的配合比执

10、行。 3、砌筑施工片石砌筑采用挤浆法分层砌筑:分层水平砌缝大致水平。各砌块的砌缝相互错开,砌缝饱满。各砌层先砌外圈定位砌块,并与里层砌块连成一体。定位砌块选用表面较平整且尺寸较大的石料,定位砌缝满铺砂浆,不得镶嵌小石块。定位砌块砌完后,先在圈内底部铺一层砂浆,其厚度使石料在挤压安砌时能紧密连接,且砌缝砂浆密实、饱满。砌筑腹石时,石料间的砌缝互相交错、咬搭,砂浆密实。石料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得干填石料后铺灌砂浆;石料大小搭配,较大的石料以大面为底,较宽的砌缝可用小石块挤塞,挤浆时用小锤敲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留有孔隙。定位砌块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大于4cm。砌体表面三块相邻石料相切的内切圆直径

11、不大于7cm,两层间的错缝不小于8cm,每砌筑120cm高度以内找平一次。填腹部分的砌缝减小,在较宽的砌缝中用小石块塞填。砌体砌筑完毕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d。 4、 砌体质量检查砌体各项材料符合要求;砌缝宽度、错缝距离符合规定,砂浆铺填饱满,勾缝坚实、整齐 ;砌体位置、尺寸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五、砌体施工验收标准1、砌体工程所用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砂浆强度的试件应在搅拌机出料口随机抽样制作。检验数量:同类型、同强度等级每100m3砌体为一批,不足100m3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检验一次;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砂浆强度试

12、验;监理单位检查砂浆强度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2、砂浆砌体砌缝宽度、位置和砌筑方式符合下表:3、砌体砌筑完毕应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d。4、沉降缝、泄水孔、反滤层位置、数量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5、砌体表面应砂浆饱满、砌体整齐。宽度和错缝距离符合规定,无脱落和裂缝。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6、砌体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5.3 台帽施工台帽按以下施工工序施工:测量、放样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侧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板,模板面板采用5mm厚钢板,8#槽钢及角钢做肋。其他工序施工同预制板施工。5.

13、4 板的预制5.4.1 预制台座的设置拟定采用采用一次型砖砌台座, 0.3m高, 22m长,宽度同所预制的板的底宽,表面抹2cm厚水泥砂浆后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台座每隔1m设置一道拉杆孔,直径60mm。5.4.2 模板安装与拆除模板采用工厂加工的拼装式钢模板,配置按中板2套,边板1套的方案配置。5.4.2.1 模板的组成模板主要由侧模组成,面板厚6mm。模板有如下基本要求:板体模板各部位的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必须正确,并且钢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能满足制板需要,且能经多次反复使用而不至发生影响板体结构性能的变形。模板必须安拆方便,结合严密,不得漏浆。5.4.2.2 模板安装前的

14、准备工作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模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用于台座和外模(含端模)之间连接处的双面胶粘贴是否严密,连接处的砼残碴及模板上的灰碴和端模管道孔内的杂物是否清除干净。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均涂刷脱模剂, 使其在模板表面少而均匀,不漏涂又不积聚。检查所有模板连接端部和底脚有无碰撞而造成影响使用的缺陷或变形,附着式振动器板座及模板焊缝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应及时补焊、整修。检查支撑等设施状态是否良好,以确保安全。检查模板安装前所需的各类联接件、紧固件是否齐全。安装模板前必须检查桥板支座预埋钢板位置是否正确,支承模板的支撑等是否完好、齐全,并处于待用状态。5.4.2.3 模板制

15、作与安装我部模板安装采用侧模包端模的形式。端模制作与安装、端模与侧模骨架固定,形成封闭端,端模通过连接结构调整板长,端模纵向设加筋板以抵抗侧压力。、端模安装流程为:清理涂刷脱模剂安装端模与侧模固定。、清理端模表面及密封胶条处砼浆,更换或维修损坏的胶条。、均匀涂刷脱模剂。 、吊装端模,端模吊装时要保持水平。 、端模到位、固定后,将钢管安装好。侧模制作与安装、侧模由面板、横肋、竖肋等组成。面板为6mm钢板,竖肋为L63角钢,横肋为50mm宽,6mm厚钢带。侧模底、上部通过拉杆联接,拉杆间距1m,拉杆为16mm螺纹钢,两端车丝。、侧模安装流程为:端模板安装就位后,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扇安装侧模(脱模剂已涂刷),先一侧再另一侧。在吊装另一侧模板时,对准底部钢模板的相对位置,上好顶镐、打紧底脚楔子,并校正垂直度。依照上述方法安装固定好外侧模。、安装前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灰浆。检查所有模板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