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观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861550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观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观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观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观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代表人物思想理论及著作孔子论语中,教育主“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育容上教授的根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中提到“予以四教:文、行、忠、信。教学容偏重社会人事与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教学原则与方法上: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相结合;温故知新。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也有说学-思-习-行的统一过程。孟子“性善论,这是其教育思想的根底。孟子认为教育是扩大“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儒家思孟学派对学习过程的理解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

2、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荀子孟子提出“性恶论,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墨翟“兼爱、非攻,教育容的特色和价值主要表达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畴,堪称一大创造。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醒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提醒了教育的个体功能。学记提出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孰,党有痒,术有序,国有学。在学校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试: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

3、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谓之大成。学记教学原则: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尊师重道“师严而后道尊,这是一种教师观。藏息相辅“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豫时摩。启发诱导,反对死记硬背,主启发式教学。长善救失。学记还主“学不塌等,即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开展特点,循序渐进。同时,重视学生学习,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保罗-朗格朗法国教育家;1965年,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培根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1623年论科学的价值和开展首

4、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概念和学科提出。夸美纽斯捷克;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场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建立班级授课制。教育目的:他认为现世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教育适应自然。学制系统。三中心论:教师、教材、课堂中心。提出了影响后世的“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稳固性“自觉性等五大教学原则。夸美纽斯对学习过程的理解是,主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根底之上。康德康德重视人的理性,推崇人的尊严,肯定人的价值,认为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对人的本性进展适当的控制,“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前后四

5、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赫尔巴特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年标志着规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主要观点有: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根底是伦理学和心理学;其奉献在于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根底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根底上,可以说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根底;教育目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性教学原则,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6、;规教学的形成,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他根据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论这一理论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后来被他的学生席勒开展为五阶段,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赫尔巴特被看做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教师中心论,最明确的建构教育学体系。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最早明确阐述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二者之间辩证关系;杜威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其理论是现代教育论的代表,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历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其代表作主义与教育及反响在其作品中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

7、20世纪教育和教学有深远影响。主要观点有: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历的改组或改造。此外还提出“学校即社会;论教育的目的,杜威从“教育及生活中引出他的“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历的不断改造和增大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杜威是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儿童经历中心课程理论;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现代教育理论的受邀代表。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教学法。进步主义教育学派代表。洛克英国哲学家;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天赋智力人人平等。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

8、士,由此提出了“绅士教育论。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论述了绅士教育的容即体育、德育、和智育及方法。其教育思想对18世纪英国的家庭教师教育和学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凯洛夫1939年,联教育理论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重视智育在全面开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布鲁纳美国教育家;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开展学习的理论;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根本构造。构造主义教学理论代表人物。赞可夫联教育家;开展教育学;教学与开展中以一般开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

9、得到开展的五大教学原则。布鲁姆美国教育家;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霍姆林斯基联教育家;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被称为“获得教育学。格拉底产婆术。第一步:格拉底挖苦;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助产术。柏拉图著作理想国;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认为教育与政治有密切联系,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是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思想的工具。这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到达高潮。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它秉承了柏拉图的

10、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的,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其教育思想主要表达在著作政治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按照儿童心理开展的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展教育,提倡对儿童进展和谐的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开展教育的思想渊源。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开展的教育思想。昆体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步教学法论著。卢梭坚决地“性善论者,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这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著作是爱弥儿。裴斯泰洛齐在希望教育史上,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

11、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要素教育,首次把心理学作为教学原则根底。福禄贝尔幼儿园之父博比特美国学者;定了现代课程领域的围和研究取向,提出了研究课程的“活动分析法。拉尔夫-泰勒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之作。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原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被称作“目标模式;确定目标、选择经历、组织经历、评价结果。乌申斯基1868俄国教育家认识研究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方岳东译日本小原又一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行之小先生制廖世成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加里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泰勒课程评价之父马卡连柯“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同去影响这个学生

12、,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教育学知识点流派代表人物学科中心课程论构造主义课程理论 布鲁纳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巴格拉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赫钦斯课程专家施瓦布儿童中心课程论又称学生中心课程论卢梭,自然主义课程论杜威,儿童经历主义课程论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社会改造课程论美国学者布莱梅尔德和巴西学者弗莱雷形式教育论英国 洛克 瑞士 裴斯泰洛齐开展学生智力实质教育论德国 赫尔巴特 英国 斯宾塞教授学生生活常识教育无目的论杜威神学教育目的论夸美纽斯全面和谐开展教育目的论裴斯泰洛齐学习结果分类加涅机械学习意义学习分类美国

13、奥泊尔经典条件反射俄国 巴普洛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美国 斯金纳试误说桑代克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顿悟说科勒 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学派学习理论认知地图论托尔曼信息加工理论加涅、西蒙、安德森认知建构理论布鲁纳、奥泊尔、维特洛克教育的神话起源教育的生物起源法国 利托尔诺 英国 沛西能教育的心理起源美国 孟禄教育的劳动起源联教育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人文主义教育意大利 维多利诺尼德兰 埃拉斯莫斯伊拉莫斯法 国 拉伯雷 、 蒙田20世纪教育学-实验教育学德国 梅伊曼法国 比纳美国 霍尔美国 桑代克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纲要20世纪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

14、科学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教育与文化20世纪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主义与教育经历与教育设计教学法20世纪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凯洛夫教育学20世纪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美国 鲍尔斯 金帝斯 阿普尔 法国 布尔迪尔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与权力、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发论遗传决定论孟子 弗洛伊德 威尔逊 高尔顿 格赛尔 霍尔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荀子 洛克 华生教育万能论英国 洛克 德国 康德 美国 华生 法国 爱尔维修个人本位论孟子 卢梭 裴斯泰洛齐 福禄贝尔 马利坦 赫钦斯 奈勒 马斯洛 萨特社会本位论荀子 柏拉图 赫尔巴特 涂尔干 纳托普 凯兴斯泰纳 孔德 巴格莱现代学制双轨学制产生于欧洲现代学制单轨学制产生于美国现代学制分支型学制产生于沙皇俄国时代的学制属于欧洲双轨制联学制为分支型学制壬寅学制1902年未实行,以日本学制为蓝本,由当时官学达成百熙起草,是我国首次公布的第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