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8594816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6年3月15日说明:1本测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0页。2本试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3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还须将这些项目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把本卷的答案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序的答案标号

2、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不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本卷的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回答12题。1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A10米 B40米 C80米 D110米2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A甲 B乙 C丙 D丁 图1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地理空间分析领域,成为现代地理科学的重要标志。回答34题。3采用GIS和GPS技术,某出租车公司在中

3、心调度系统中可以快速查询本公司任一辆出租车在任一时刻的位置信息,为该系统服务的GPS卫星至少有A1颗 B2颗 C3颗 D4颗4能对森林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地分析所采用的技术是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图1是科考队员小李在某地观测到的太阳高度角变化示意图,在这一天小李还观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从右到左运行的。据此回答57题。图1高度(度)40时刻(时)20abcde0061218245小李所在纬度位置是A70S B70N C80S D80N6在ae相对应的五个时刻中,小李的人影指向正北的是Ac Bb、d Ca、e Da、c、e7该季节A正是华北平原盐碱地淋盐的季节 B正

4、是穿越南极大陆最好的季节C墨累达令盆地的农场里正忙着剪羊毛 D美国“硅谷”适逢旱季图250705545甲读图2经纬网示意图,回答89题。8图示区域A地形平坦,一望无际B地跨两大洲C轻工业发达D自然带为苔原带9图中甲处是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该地建立卫星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晴天多 海拔高纬度低 地广人稀A B C D图3是我国某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后回答1011题。1200米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甲红壤、黄壤、水稻土900米400米400米800米1100米北图3南10在山地中,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候、生物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土壤的类型、分布产生垂直变化。图中甲地的土壤类型是A山地水稻土B山地

5、红壤C山地黄壤D山地棕壤1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A西北地区 B江南丘陵 C东北地区 D青藏高原2005年10月,我国政府在联合国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联合国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设立的奖项。据此回答1215题:12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其在当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有利于封建制度建立C建立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D加速了奴隶社会瓦解 13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想形成。这里“新”的含义是A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C儒家学说与人文主义相结合 D确立“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观念14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

6、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其本质目的在于说明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 B孔子是历代专制统治的标志C孔子提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D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是“吃人”的历史15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模式 C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的经济模式“现代化”是指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变为现代工业

7、文明,农业宗法社会转变为工业法制社会。回答第1617题。16鸦片战争后,表明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史实是 洋务运动 清末新政 义和团运动 实业救国 一五计划 改革开放ABCD17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法美与德俄日政治体制形成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前者商品经济发达,后者商品经济不发达 B前者通过革命的道路、后者是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C前者建立的是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后者建立的是资产阶级立宪政体 D前者是民选方式,后者是经过帝王任命二战给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回答1819题:18以下历史文献中,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的是A波茨坦公告 B大西洋宪章 C北大西洋公

8、约 D开罗宣言19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法西斯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 B亚洲国家的弱小C英美等国的绥靖政策 D日本的军国主义传统20.19世纪末的戊戌维新运动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其核心主张是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是中国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开始 使中国现代化历程深入到政治领域A. B. C. D.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具体国情不同,十九世纪以来,世界近代化的发展道路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回答2123题。21.中国近代史上,在追求经济近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近代化的过程。下列各项中,最早提出“以法治国”主张的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C.戊戌变法中的

9、定国是诏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2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探索农村经济发展道路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是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其长远意义在于 A.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 B.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C.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D.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现代化2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和韩国在发展经济方面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主要是指 A.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 B.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C.发展出口主导型经济 D.制定适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并适时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是一个系统工程。回答24-26题24.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正在全国陆续展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

10、新形势 下对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A. B. C. D.25.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坚持的原则是 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深化企业改革、增强活力的要求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根本性措施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A. B. C. D.26.读图6。这位领导之所以“念歪经”,其错误在于 A只看到事物联系的普遍性B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没有弄清内外因辩证关系27.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社会发展与 图6:歪嘴和尚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社会意识对

11、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A. B. C. D. 28.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他平凡的事迹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A.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没有区别B.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C.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社会对个人尊重和满足的基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韩剧大长今在中国的热播,牵动了亿万观众的眼球。回答29-30题 29.在电视剧的生产上,国内的做法是依照剧本进行拍摄,而韩国是在不断听取观众反馈 的基础上逐步完成拍摄的。韩剧的制作方式体现了 电视剧的制作由观众的主观意愿决定事物的变化发展没有确定不移的趋势 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电视剧的制作生产 电视剧的制作要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A B C D30大长今的热播引发了一环扣一环的商业多米诺骨牌效应。由于追星,韩国的服饰、美食、电子产品等风靡中国市场,2005年中韩贸易突破1000亿美元。这表明 A中韩贸易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消费需求B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C文化消费的增长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原因D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对外贸易的发展31. 我们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