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8591975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 文 测 试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4分)( ) A.清冽() 摇缀() 俶尔() 佁然() B.三春晖() 谗言() 伛偻() 林霏() C.啮齿类() 滑稽() 模糊() 馄饨() D.解剖() 描摹() 戳痛() 哂笑() 2.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4分)( ) A.正襟危坐(理好)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B.朔方(北方) 众目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C.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家醅(泛指酒) D.从流飘荡(顺从) 袍敝衣(敞开) 3.名句积累(5分) (1)急湍甚箭,_。与朱元思书 (2)“

2、_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3)东风不与周郎便,_。赤壁 (4)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中国人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B.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员。 C.他学习普通话很认真,一有机会就纠正和学习发音不正的地方。 D.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在不断改善。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选自_,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_。(2分)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2分) (1)篁竹( ) (2)往来翕忽( ) (3)寂寥( ) (4)差互( )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1)伐竹取道( ) (2)百许头( ) (3)斗折蛇行( ) (3)其境过清( ) 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突出

4、了潭水清的特点?(3分) 5.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话是什么?(3分) 6.作者因“其境过清”而离开,生活中你是否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3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我母亲选择的生活 美玛丽莱坚特 像大多数小孩子一样,我相信我母亲无所不能,她是个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女性,打网球,缝制所有的衣服,还为一个报纸专栏供稿。我对她的才艺和美貌崇敬无比。 她爱请客,会花好几小时做饭前小吃,摘了她花园里的鲜花摆满一屋子,并把家具重新布置,让朋友好好跳舞,然而,最爱跳舞的是母亲自己。 我会入迷地看着她在欢聚前盛装打扮。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我们喜爱的那件配有深黑色精细网织罩衣的黑裙子

5、,经她金黄色头发衬托得格外美丽,然后,她会穿上黑色的高跟舞鞋,成为在我眼中全世界最美的女人。 可是在31岁的时候,她的生活变了,我的生活也变了。 仿佛在突然之间,她因为生了一个良性脊椎瘤而_(),平躺着睡在医院病床上,我当时10岁,年纪还小,不能领略“良性”一词是怎样的反话,因为,她从此以后便永远不一样了。 母亲以她对其他一切事物的那种积极心情面对她的病。“物理治疗”和“残疾”等词成了我们一起进入的那个陌生新世界的一部分。我逐渐开始照顾一向照顾我的母亲。 她终于可以起来坐轮椅了,于是,把她推入厨房便成了我的例行工作。在那里,她指点我把胡萝卜和马铃薯皮削去,以及用鲜蒜、盐和大块牛油揉在要烤的牛肉

6、上的_()。 我11岁的时候,母亲告诉我她和爹爹将会有个小宝宝。不久,我便成了我那个小妹妹玛莉特蕾丝的“母亲”。我很快便学会替小宝宝换尿片、洗澡和喂奶。 有一件事我至今仍然记得特别清楚:玛莉特蕾丝两岁时跌了一跤,膝盖皮_()破了,她哭了起来,掠过我母亲伸出的双臂而投入我的怀抱。我看到母亲脸上隐约浮现的难过神情时,已经太晚了,但她只是说道:“她当然应该跑到你那里你把她照顾得那么好。”母亲的每一项成就都是我们俩人生命中的大事:驾驶有动力辅助转向和动力辅助煞车装置的汽车,她重返大学读书,以及得到辅导硕士学位。 她尽力学习一切残疾人士的知识,后来成立了一个名叫残障社的辅导团体。有天晚上,她带着我的妹妹

7、和我到那里去。我从没见到过那么多身体上有各种不同残疾的人。我回到家里,心想我们多么幸运。她还介绍我们认识一些大脑麻痹患者,让我们知道他们大都和我们同样聪明。她又教我们怎样和弱智人沟通,指出他们时常都很亲切和热情。 由于母亲那么乐观接受了她的处境,我也很少对此感到悲伤或怨恨。可是有一天,我不能再心平气和了。在我母亲穿高跟鞋的形象消失以后很久,我家有个晚会。当时我十几岁,当我看到微笑着的母亲坐在旁边看她的朋友跳舞时,突然醒悟到她的身体缺陷是多么残酷。我脑海里再度映现母亲容光焕发、翩翩起舞的倩影,不知道她自己是否也记得。我和她挨近时,看到她虽然面带笑容,却热泪盈眶。我奔回自己的卧室,哭了起来,对上帝

8、大发脾气,对我母亲身受的不平深感愤慨。 我长大后在州监狱任职,母亲毛遂自荐去教授写作。我记得只要她一到,囚犯便围着她,专心聆听她讲的每一个字,就像我小时候那样。 她甚至不能再去监狱时,仍与囚犯通信。有一天,她给了我一封信叫我寄给一个姓韦蒙的囚犯。我问她信可不可以看,她答允了,但她完全没想到这信会给我多大的启示。信是这么写的: 亲爱的韦蒙: 自从接到你的信后,我便时常想到你,你提起关在监狱里多么难受,我深为同情。可是你说我不能想象坐牢的滋味,那我觉得你是大错特错了。 监狱是有许多种的,韦蒙。 我31岁时有天醒来,人完全瘫痪。一想到自己被囚在躯体之内,再不能在草地上跑或跳舞或抱我的孩子,我伤心极了

9、。 有好长一阵子,我躺在那里问自己这种生活值不值得过。我所重视的所有的东西,似乎都已失去了。 可是,后来有一天,我忽然想到我仍有选择的自由。看见我的孩子时应该笑还是哭?我应该咒骂上帝还是请他加强我的信心?换句话说,我应该怎样运用仍然属于我的自由意志? 我决心尽可能充实地生活,设法超越我身体的缺陷,扩展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我可以选择为孩子做个好榜样,也可以在感情上和肉体上枯_()死亡。 自由有很多种,韦蒙。我们失去一种,就要寻找另一种。 你可以看着铁栏,也可以穿过铁栏往外看,你可以作为年轻囚友的做人榜样,也可以和捣乱分子混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说,韦蒙,我们命运相同。 看完信时,我已泪眼模糊。然

10、而,我这时才能把母亲看得更加清楚,我再度感到一个小女孩对无所不能的母亲的崇敬。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撰稿( ) 膝盖( ) 麻痹( ) 翩翩起舞( ) 2.给文中拼音处填上汉字。(2分) ( ) ( ) ( )破 枯( ) 3.本文1、2、3自然段描述的母亲的生活怎样?用一句话概括。(4分) 4.母亲的生活变了,“我”的生活也变了的原因是什么?(3分) 5.本文第9自然段“我看到母亲的脸上隐约浮现的难过神情时,已经太晚了”一句你如何理解?(3分) 6.阅读本文11自然段回答,母亲一直很坚强,很乐观,为什么“她虽然面带笑容,却热泪盈眶?”(4分) 7.说明引用给韦蒙的信的作用

11、。(3分) 8.面对漫长的人生旅途,该怎样选择,谈谈你的认识。(4分) (三)文学放飞(4分) 1.对联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之一,它集文化、艺术与智慧于一体。我们常用对联来丰富生活,其实,在好多文学作品中也蕴藏着许多优秀的对联。比如红楼梦中有许多诗词和对联,请你写出其中一副对联。(2分) 上联_ 下联_ 2.中外文学名著中有许许多多的悲剧形象,他们不幸的身世、悲惨的遭遇让人读后为之落泪,难以忘怀。请你列举出一个来,并说说他(她)的性格特点。(2分) 参考答案 一、1.B 2.B 3.略 4.D 二、(一)1.柳河东集 柳宗元 2.(1) (2) (3) (4) 3.(1)砍 (2)大约、左右

12、(3)像蛇一样 (4)凄清 4.游鱼、日光、鱼影。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略,只要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即可,不求唯一。 (二)1. 2.瘫痪 诀窍 蹭 萎 3.母亲不但美丽而且生活很幸福。 4.母亲因为生了一个良性脊椎瘤而瘫痪,我逐渐开始照顾我的母亲。 5.作为母亲本应和自己的亲生女儿最亲,可是由于母亲瘫痪不能照顾女儿,导致母女关系疏远,当妹妹掠过母亲的双臂而投入我的怀抱时,对于母亲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失落感。 6.从母亲带笑含泪的神态中我们读到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对往事的追忆,与残酷现实的抗争。 7.作用是袒露母亲的内心世界,伤心过,痛苦过,彷徨过,但最终自由的意志战胜了肉体上的枯萎,使我更崇敬我的母亲。 8.观点正确,语言连贯,表述清楚即可。(应围绕“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来写) (三)1.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2.哈姆雷特:复仇心强。 苔丝:软弱但对生活充满向往。 三、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