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859079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校本培训为依托 促动教师专业发展【摘要】教师专业化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焦点。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是教师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学校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可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小学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形式的开放性、课程功能的发展性、课程学习的自主性、课程理念的先进性,对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及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实践证明:扎实展开校本培训是促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更新观点 创设环境 培训研修 促动发展我校是广东省唯一海岛山区县南澳县基础教育中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学校。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直是我校的工作重点。多年来,我校克服诸多困难,坚持校本培

2、训,着力实施名师工程,精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从专业思想、专业品质、专业水平等方面,不断提高教师适合现代教育的水平,促动教师的专业成长,确保百年老校永葆青春。实践也证明,教育人的过程,也是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一、更新观点,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是教师专业水平的动态发展过程和结果,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本质。不同阶段教师的培养、培训需求的内容和形式也都不尽相同,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实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所以,我们要

3、即时更新观点,充分理解到“教师专业化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 要树立“教师专业化终身发展的理念”,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教师自我发展、终身学习的内在要求,活到老、学到老;要始终把教育作为自己的理想,在岗一天,学习一天。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读他人优秀经验文章,向专家学习,向同伴学习,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即时调整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确保自己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二、创设良好环境,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学实践,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的提高必须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实现,得以发展。所以我们努力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职业环境,积极创造条

4、件,让教师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成长。1、以人为本,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实现学校可不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师资队伍质量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积极地创设机会,努力为教师提供优质的专业成长环境。针对教师的思想及心理特点,我们注重激发他们的成功欲望,积极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使教师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专业潜能和创新水平。如结合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竞赛活动,学校积极把教师推上舞台,激励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并加强教学指导,使一些有特长的教师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许多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事实证明,教师参与各类教学活动,一方面使更多的教师看到

5、了自己的潜能,一次次地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加强了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近年来,我们以“四优”(优秀论文、优秀课件或教学设计、优秀教学案例、优质课)和“四课”(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优质课)为载体,积极展开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水平和素质。2、建章立制,为教师专业发展保驾护航。建立“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的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激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等活动。如通过开辟宣传专栏,展示优秀教师风范;通过业务竞赛,表彰优秀,树立典型;通过政策倾斜,激励先进,努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3、抓住重点,为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方向。我们坚持贯彻上级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

6、,走内涵发展之路。坚持“政治上严要求,思想上重引导,业务上勤指导,工作上压担子,生活上多关心”。在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参加省、市培训学习的同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进修,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水平。三、展开校本研修,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学校的发展,关键是教师的发展。几年来,我校在努力打造“学习型学校”实践过程中,坚持走校本研修之路,不断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促动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一)立足本校实际,抓校本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灵魂的塑造者。一个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是学校实现可不断发展的根基。当前,促动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教师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学校提高教师队

7、伍整体素质,实现可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知识、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更要有职业理想和追求,要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所以,我们认真制订了教师学习规划,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落实专门人员负责,做到“周周有内容,月月有安排,人人都参与”的良好校本学习氛围。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法律意识。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了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周济部长在重庆市优秀教师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时指出:“要把师德建设放

8、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陶行知先生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也精辟论述了高尚师德的重要性。为此,我们以教师大会、宣传橱窗、校园网等为载体,积极宣传教师优秀群体与先进个人的高尚思想情操和师德风范,努力在教师队伍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尚;其次,我们通过建立各项师德考核机制,制定师德考核条例,表彰奖励,树立典型,狠抓管理育人、教书育人,使师德教育成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群众性活动。3、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一是教研组集中培训。各教研组利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教研组活动

9、时间组织教师加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学校集中培训。校长、主抓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或名教师每月对全校教师组织一场集中培训;三是专业引领。我们以市、县教研活动为契机,经常性地邀请教研员做校本教研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以不断提高。(二)发挥教研组作用,抓校本研修教研组建设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不仅能够使个人的智慧在团队中获得充分的彰显,还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分享专业资源。另一方面,它能充分发挥和发展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主体性,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励教师个体的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1、规范教研制度,拓宽校本研修途径。一是

10、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校本培训功能。我校现有6个年级,每级各有5个班,同科级教师人数较多,发挥备课组的集体研讨作用尤为重要。我们坚持“和谐协作,共同提高”的宗旨,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推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发展。各备课组每周在备课组长的精心组织下,开展周集体备课活动;学校在学校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下开展月集体备课活动。每次活动都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现象和问题,寻求共同认可的教改方案。在这种合作式的备课活动中,教师们集思广益,既有相互间的合作,又有教师个性化的发挥;二

11、是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校本教研最普通的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三是注重主题会诊,提升教研能力。主题会诊就是针对多次集备时,不能解决的校本教研问题而组织的一次专业研讨。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教学主题会诊可以使教师的教研能力得到较大幅度地提高。2、以主题研修为中心,明确研修目标。一是立足本校实际定主题。二是立足学科特点定主题。与此同时,学校领导采用推门听课、随堂听课等形式深入课堂听课,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做好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近年来,我校把课题研究做为校本培训的龙头。继两个省级课题:德育课程在小学生思想

12、道德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的探索(思想品德课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主动发展的课堂研究(数学课题)结题之后,我们又申报了省、市级的课题共四个,分别是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方法探究(省级)、以打造书香校园为依托,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的研究(省级)、运用活动途径,开展扎实有效的常态课教学研究(市级英语科)和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意识的行动研究(市级语文科)。各课题组均能开展实质性的研讨活动,坚持做到“三定”(即定期、定主题、定主讲人),使课题研究朝着科学、有序、实效的方向发展。教师专业文化素质、整体素质的培训、提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校本培训”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不断拓展校本培训新路子,为教师队伍的稳定、提高,为教育的繁荣,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参考文献】:论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作者:丁振刚)陶行知文集(作者:胡晓风 金成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