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与交换》课程标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8586064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由与交换》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路由与交换》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路由与交换》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路由与交换》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路由与交换》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路由与交换》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由与交换》课程标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由与交换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路由与交换课程隶属工学类下的电气信息一级学科下的网络工程专业二级学科,是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专业基础课程系列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二、课程理念路由与交换是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网络原理之后的一门对网络知识进行实践的一门课程,课程主要从计算机网络中的核心设备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使用和配置的角度出发,使学生能够掌握网络的基本构建方法、熟练掌握交换和路由设备的使用和配置。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的相关工作,具备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1、课程所属学科分析及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和社会生产实际中的地位及作用。路由与交换所属学科为电气信息类网络工

2、程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属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主要介绍实现一个局域网或者广域网需要的基础网络知识,重点介绍了组成网络的路由器、交换机的连接和配置方法,路由协议的原理和应用以及访问控制列表的实质和设计方法。该课程的侧重点是解决局域网和广域网(LAN和WAN)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多协议安装和配置,提供一级故障排除服务并改善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2、课程授课对象分析本课程开设在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第四学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具备大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网络体系结构等知识,具有了一定的计算机语言编程基础、网络分层治理概念和自学能力。3、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分析根据路由与交换教学大纲及

3、指定教材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提炼出该课程、每章、每节的框架体系,从交换技术、虚拟局域网、STP协议、路由技术、路由协议、园区网安全、NAT等方面去组织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而不求面面俱到。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预见学生会对哪些内容感到困难,在学习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做到有的放矢。4、课程学习要求的分析 路由与交换是面向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是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我院网络工程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并且通过相应的实验对所得结果进行分

4、析,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精神与学习精神,这样一来,学生的职业能力将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且能很快地适应职业岗位工作。路由与交换实验课程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拓展,培养学生应用课程中所学到的技术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设计具体课题技术路线的能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个体的专业背景和接受能力,采用课堂讲述法、现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特点,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学习方法,并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课程考核目标和方法的分析依据本课程的目标要求,强调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双重训

5、练。依据路由与交换课程特点提出了该课程的考核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考核模式,该模式包含了课堂理论考核、项目实训(上机实践)考核、教学效果检验等环节三、 课程目标总目标使学生具备安装和配置计算机网络设备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和综合能力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使之逐步形成辩证的思维观,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分目标序号内容单元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文化素质目标01交换技术MAC子层和LLC子层以太网概述CSMA/CD以太网帧格式交换机工作原理帧转发方式启动交换机较强的自我知识、技术更新能力,快速跟踪计算机软件的

6、新技术及开发技术的新动态。02虚拟局域网VLAN的概念VLAN的用途和优点VLAN的定义方法802.1Q协议原理配置VLAN和Trunk利用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通信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通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初步的创新能力。03路由技术路由和路由表的作用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原理静态路由协议与动态路由协议的区别培养逻辑性、抽象性的思维模式,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和相对性理念。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04RIP路由协议RIP的概念RIP的工作过程RIP更新路由表路由环路的产生及防止RIPv1与RIPv2RIP

7、的配置方法配置RIP单播更新与被动接口RIP的检验与排错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05OSPF路由协议OSPF协议的配置与其他路由协议相似,不同的是它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OSPF协议的配置与其他路由协议相似,不同的是它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培养学生结构与功能对立统一的观点;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06点对点协议PPP是一个面向连接但不可靠的面向字节的连接,使用无编号帧PPP是一个面向连接但不可靠的面向字节的连接,使用无编号帧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去看IT技术的发展问题。07网络地址转换掌握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概念掌握NAT和NAPT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正确体会用I

8、T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四、课程内容序号基础性内容提高性内容拓展性内容深度拓展宽度拓展01交换技术理解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和LLC子层.掌握以太网的帧格式理解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和发展.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02虚拟局域网理解虚拟局域网的概念理解虚拟局域网的用途和优点理解虚拟局域网的类型掌握802.1Q标准掌握VLAN的配置方法掌握Trunk的配置方法掌握利用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的方法03路由技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路由协议的比较04RIP路由协议理解RIP协议的概念理解RIP协议的工作过程掌握RIP协议的配置

9、方法掌握RIP的检验与排错理解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存在的问题05OSPF路由协议掌握单区域OSPF配置方法。掌握OSPF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SPF算法。06点对点协议PPP的配置方法。PPP的工作原理。PAP和CHAP认证PPP的工作原理。07网络地址转换掌握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概念NAT和NAPT的工作过程。验证和诊断NAT转换。五、课程实施1、课时安排本课程总共72学时,理论教学36学时,实验教学36学时。知识单元章次学时分配理论课时实验课时总学时第一单元网络基础2236+36交换技术(一)22交换技术(二)22第二单元虚拟局域网(一)22虚拟局域网(二)22局域网中的冗余链路(一)2

10、2局域网中的冗余链路(二)22第三单元路由技术(一)22路由技术(二)22第四单元RIP路由协议(一)22RIP路由协议(二)22第五单元OSPF路由协议(一)22OSPF路由协议(二)22第六单元点对点协议(一)22点对点协议(二)22第七单元园区网安全22网络地址转换22复习22合计3636722、教学建议为达到路由与交换及实验课程的总目标,建议课程采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进行组织教学。理论教学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外扩展学习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并且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辅导答疑。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鼓励创新,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

11、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集中和开放式相结合(除传统的集中式教学方式外,探索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科研和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课外参加教学团队成员及相关教师的科研项目)的形式组织教学。尝试“研究型”教学方法,在讲解主要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基础上,结合关键问题和实际应用举例,进行课堂讨论和讲解,指定文献供学生课后自学,通过布置作业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手段上,尽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每节课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并辅助以板书、视频等。尽可能全程录像,供网上学习,提供PPT教案、教学录像以及其他扩展性学习的教学资料,实现网络教学和资源共享。3、教学环境与策略(1)教学环境理论教学环境

12、,采用多媒体、录像等多媒体设备教学,并结合课堂讲授的重点内容,提供课外扩展学习的科研文献资料。提供网络教学环境,建设课程网站,设计相关如“教学扩展”、“网络课堂”、“学科前沿”等栏目,提供文字、视频、PPT、网站、科技进展新闻等补充资料,供课外扩展学习。实践性教学环境,实验教学中心或实验室,提供相应的仪器设备,配有专职的实验教学教师。(2)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条件综合考虑进行。每节课的教学策略都应不同,因此,总的建议是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前置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多种方式(讲授、自学、讨论等)组织教学(3)学业考核与评定考核方式:考试考核形式:平时成绩

13、+实验成绩+期末考核总评成绩的组成及评定标准:1)、平时成绩:主以检查作业和平时考勤为主,占10%2)、实验成绩:主要以实验的完成情况为主,占20%3)、期末综合考核:可以选择试卷考试或完成实验项目,根据完成情况评定成绩,占70%六、教材建设、选用及参考书1、建议教材网络设备互联 作者:高峡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8月本教材详细介绍了构建园区网所涉及的交换、路由、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将园区网接入到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全书由14章组成,包括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参考模型、交换机工作原理、VLAN、STPRSTP、路由基础、RIP、OSPF、PPP、ACL和交换机端口安全、NAT、

14、WLAN、网络规划与设计、常见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等相关技术。本教材在每个章节中不仅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而且还介绍了如何部署和配置这些技术,并给出了相应的配置案例。2、教学参考书1 鲁士文.计算机网络习题与分析 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 Tanenbaum,A.S.Computer Networks 4rd Ed.,Prentice-Hall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3 高传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陈鸣翻.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M.清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 陈明.计算机网络设备教程 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