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音乐概述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8574592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间音乐概述(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间音乐概述绪言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 . 在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传统音乐的五大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丰富的。. 其中民歌是最早形成, 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积极作用,许多歌舞、 曲艺、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一、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民族音乐:从广义来讲,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全部音乐就是该民族的民族音乐。在中国应包含自古至今的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音乐;以及“西乐东渐”以后发展起来的近现代专业音乐音乐家创作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音乐和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通俗音乐。从狭义来讲,民族音乐则专

2、指传统音乐。民间音乐:是当今世界各国、 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 是创造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 (日常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承方式来共同操纵、 共同享用、共同演绎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三、民间音乐的文化特征(一)、口头性、集体性和变异性 . 口头性是指人民在劳动、生活中情之所至即兴讴歌,见啥想啥就唱啥奏啥;唱词是口头文学,音乐是口头,都不是用笔头书写成的。简言之,是口头创作。 . 集体性是指集体创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人口头创作出“原型”后,在传播过程中(共时或历时)经他人改造(即再创造)逐步定型,成为集体创作的成果。 一种是在原创时不有

3、二人以上参与,一人一句凑合而成,在集体劳动、集体生活中,二人对唱或集体歌唱的民歌,数人接唱的山歌中,这种情况较为普遍。. 变异性是民间音乐在传播过程中(被再创作时)原型发生了变异,有时是局部变异,有时因变异较大,而由母体(原型)产生了子体。因此在民间音乐中, 同一首民歌或乐曲在不同演唱 (奏)者的唱、奏中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 形成一曲多变, 或许多曲调大同小异、小同大异的状况,这是民间音乐创作中变异性的体现。(二)传承性和演变性传承性是传统与继承的特征, 民间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现象,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 具有一定特色的音乐观念、 音乐形成、表现手法等,通过口传心授在世代相

4、传中作历时性传递。这些相对稳定、 具有一定特色的因素就是传统。 后代继承前代的传统,据此继续向前发展,就是继承性。演变性是指民间音乐的传承不是静态的, 一成不变的。 在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社会的变迁和战争、迁徙(民族和地域间)所引起的文化传播等影响下, 民间音乐在继承传统时,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常吸收、消化其他民族、地域或艺术形式的因素,在原有的传统中融入新的因素,因此, 民间音乐的传承是动态的,是处于不断更新和演变之中。(三)人民性和民俗性人民性指民间音乐直接反映人民的社会生活、 日常生活,直接表达人民的心声、感情和愿望;成为人民表情达意最直接、最有效的艺术形式,人民的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从中得到

5、鲜明的体现。民俗性指民间音乐因和民俗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体现的特性。 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依附于民俗活动的民间音乐就是民俗音乐, 我国的民俗音乐主要有礼仪音乐、婚嫁音乐、丧葬音乐和祭祀音乐;如西北地区汉族、回族的“花儿会”、壮族的“歌墟”、苗族的“跳月”。四、民间音乐的丰富多彩体现在多民族、多地域和多体裁、多形式上。地理、气候复杂多样,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方言土语等各异,为各民族、各地域的民间音乐提供了生长的沃土。需补充五、民间音乐的价值民间音乐是人类音乐中最丰富的矿藏, 其中蕴藏着历史上沉淀下来的无数宝贵音乐资料;它随着历史的进程发生、发展、演变,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具有独特的价值:人文价值、

6、学术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音乐创作素材价值。(一)人文价值民间音乐反映的历代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历史事件、生活习俗、伦理道德、价值观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宝贵财富,对人文学科(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在编写地方(或民族)史、志时,民间音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广西盛传的有关太平天国的民歌, 是历史事件的有力佐证。 四川九寨沟县的闹五更是清代康熙年间“金川之役”的佐证。(二)学术研究价值民间音乐自身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音乐观念、形态特征、风格特点等都是音乐理论研究的对象;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经验,并上升为理论,有利于建立中国音乐理论体系, 诸如中国的音乐美学、律学、音乐形态

7、学、音乐民俗学、音乐社会学、音乐考古学等。(三)审美价值民间音乐积累了丰富的优秀曲目, 它们按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在流传中千锤百炼、凝聚成富有高度艺术感染力音乐形象, 有的催人泪下,令人断肠,有的令人心旷神怡,有的令人兴奋、愉悦,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四)音乐创作的素材价值民间音乐作为民族音乐的基础, 曾哺育了历代文人音乐家和宫廷音乐家;同样也哺育着中国新音乐的专业创作和通俗音乐创作。聂耳、冼星海等老一辈音乐家的创作在挖掘和运用民间音乐资料上为后辈做出了榜样。世纪年代至今,群众喜爱的歌剧白毛女 、洪湖赤卫队、江姐等,电影五朵金花 、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

8、的音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交响诗嘎达梅林,均是从民间音乐资料库中吸收了有益的营养。世纪年代以来的通俗音乐, 由早期模仿港台, 外国风格开始,之后相继刮起了“西北风” 、“东北风”,至今已涌现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总之,作曲家不可能离开本民族的音乐土壤, 要想创作出为群众认可的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 就必须认真学习民间音乐, 到民间音乐矿藏中去挖掘宝藏、汲取营养。六、民间音乐的分类 . 按民族分类:汉族民间音乐,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注与书本上不一样!). 按形式分类:按该民族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艺术特征和社会功能的音乐形式来划分,如汉族的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简称民歌) 、民间歌舞音乐、说唱

9、音乐(或称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种。其他民族和汉族不完全相同但多数民族都有有民歌、 民间歌舞音乐和民间器乐。 . 第三层是根据各种类型民间音乐的具体情况划分体裁或类别或再往下细分:歌种、舞种、曲种、剧种、乐种等。第一章 民歌第一节 概述民歌是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提炼, 具有集体创作、口头创作,在口头传播中不断变异,并能表达人民心声的特点。它源于生活,对人民生活有着深入的作用。它是民族文化的精粹,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性格、气质、心里素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短

10、小精悍、易于传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一、民歌的起源民歌的起源,是世界上民族音乐学家、 人类学家及感兴趣的课题,曾经有过许多种学说:劳动说、情动说、本性说、神说、情爱说、呜响说等。中国民族音乐界一般认为:民歌起源于人类劳动与生活。远古时代,当人类处于原始的渔猎时期, 在与大自然博斗和集体劳动中,发出的呐喊声;劳动之余,愉快地回忆,模仿劳动情景,手舞足蹈地敲击石块、木棒,发出的欢呼声、讴歌声,逐渐形成早期的民歌。二、汉族民歌历史民展概况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 、“雅”、“颂”。其中“国风”是当时北方个地区的民歌。楚辞、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随唐民歌继承前朝民歌,在形式上

11、有较大民展,以有农村民歌与市镇民歌之别。三、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伴随着人的一生:在各族人民传统的习俗活动中更离不开民歌,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 劳动人民就处于社会最底层, 他们终日劳累,创造了社会财富和灿烂的文化,在艰难的生活中, 民歌唱出人民生活中种种不幸遭遇; 繁重的劳动、穷困的生活、不幸的婚姻、家庭的离散也唱出人民对爱情、幸福的向往与追求。人民以歌声抒发感情,减轻心中的忧愁。如唱个山歌解忧愁。当今在中国被称为“半边天”的妇女,在旧社会,却处于封建的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的四重压迫之下。如宁夏的媳妇受折磨 、四川的妇女苦情多、苦麻菜茵茵等都是妇女在重压下的痛苦呻吟。因此,民歌与人民的生活

12、关系密切,哪里有人民、有生活,哪里就有民歌。民歌是时代的镜子,是人民的喉舌与心声,是人民生活中的忠实伴侣。四、民歌的价值(一)民歌具有人文研究价值它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 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是人民生活的亲切伴侣,劳动中的助手,社会斗争中的武器,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二)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对其它音乐的影响)民歌最早形成, 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上, 民歌起着积极作用,许多歌舞、曲艺、戏曲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或间接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各地的“花灯”歌舞、“花灯戏”、“花鼓戏”;说唱

13、音乐中牌子曲类、琴书类、杂曲类中大部曲种; “河北吹歌”等乐种以及许多民族器乐曲牌,如梳妆台、剪剪花等均由民间歌曲发展移植或改编而来。民歌对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也有积极影响。(三)民歌对专业音乐影响 . 历史上,民歌曾哺育过文人、音乐家和职业艺人,今天仍然是作曲家不可缺少的养料。. “五四”以来优秀音乐家的许多经典作品都曾从民歌中吸取营养:聂耳的塞外村女、码头工人歌大路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 、河边对口曲、黄水谣等。. 中国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歌剧更和民歌有不解之缘,白毛女主题取材自河北民歌小白菜 、青阳传、山西民歌检麦根 ;洪湖赤卫队采用了湖北洪湖地区的民歌襄河谣等。电影音乐

14、作曲家雷振邦的 冰山上的来客 成功运用了塔吉克族民歌古丽别塔;五朵金花成功地运用了云南民歌。五、民歌的艺术特点(一)诗与乐的高度结合(为什么说民歌长于抒情) . 从诗的角度看,民歌具有紧贴人民生活,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特点。. 民歌的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一般句式整齐、押韵、平仄不严;以七字句为多,兼有其他句式, 在结构上以两句体、四句体为多。. 民歌的作者在短短数句歌词中运用比喻、比兴、对比、夸张、叙事等手法,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体现。如:用“苦麻菜”比喻远嫁少女之苦命,用“小白菜地里黄”比喻没娘的孩子,在农夫怨、长江调等歌中运用贫富的对比槐花几时开短短四句就做到情景交融,人物性格鲜明、感情细腻地表现了爱情主题。. 音乐则将诗的内涵、情感予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在民歌中,诗与乐达到高度的完美的结合。(二)长于抒发人的内心,具有人民性民歌运用短小的结构, 凝练的音乐语言, 极为经济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深刻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走西口表达了离乡背井、生死离别的亲人间的凄婉、依恋之情; 牧歌短短两句就勾勒出一幅清新、辽阔、宽广的草原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