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业大学《生态学》考试试卷(667)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857099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农业大学《生态学》考试试卷(667)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某农业大学《生态学》考试试卷(667)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某农业大学《生态学》考试试卷(667)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某农业大学《生态学》考试试卷(667)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某农业大学《生态学》考试试卷(667)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农业大学《生态学》考试试卷(66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农业大学《生态学》考试试卷(667)(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农业大学生态学课程试卷(含答案)学年第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90 分钟年级专业学号 姓名1、判断题(20分,每题5分)1. 初级生产是将无机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答案:正确解析:初级生产是指自养生物即无机营养性生物所进行的有机物的生 产。在一般生态系统中,光合成生物(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所进行 的有机物生产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因此,一般也多指光合成生物的 有机物的生产。它是一个能量转化和物质的积累过程,是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过程。2. 淡水动物面临的主要渗透压调节问题是排出过量的溶质、获取大 量的水分。( )答案:错误解析:淡水动物面临的主要渗透压调节问题是

2、排出过量的水分、获取 大量的盐离子,以保证体内盐分的平衡。3. 在生态学中,环境因子和生态因子是同一概念,具有完全相同的 含义。( )答案:错误解析:4. 群落季相变化的主要标志是群落主要层的物候变化。( ) 答案:错误 解析:群落季相变化的主要标志是群落主要层的植物的生长型和生活 型的变化。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1. Ordination排序山东大学2018研答案:排序也称生境梯度分析,是指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 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间及其与生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通常用于研究连续群落变化。排序方法 可分为两类:直接排序和间接排序。解析:空

3、2. Rescue effect挽救效应山东大学2018研答案:挽救效应是岛屿生物地理学中的一种现象,是指一个迁移到某 岛屿的物种可能早已存在于该岛屿上,因而具有降低该物种从该岛屿上灭绝机会的效应。距离大陆越近的岛屿,由于迁移率较大,拯救效 应也越大。解析:空3. 耐受性定律答案:耐受性定律是指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 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 不能生存。耐受定律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估计了环境因子量的变化, 还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限度;同时,耐受性定律允许生态因子间的 相互作用。解析:空4. 温周期现象答案:温周期现象是指植物适应于温度节律变化

4、的现象。温周期现象实际上是植物适应温度变化(变温)的结果。对于大部分植物来说, 适当的变温是有利的,但变温过大就会有害。解析:空5. Innate rate of increase内禀增长率山东大学2018研;四川大学2017研答案:内禀增长率也称生物潜能,是指在无限制环境条件下,种群内 在因素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对于某一种群来说,不同的年龄构成表现出不同的增长率,当建立了稳定的年龄分布时,其稳定的相对 增长率即为内禀增长率。解析:空6. 食物网答案:食物网是指不同的食物链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网状结构。在生态 系统中,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 联系,这种联系像是一个

5、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彼 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食物网解析:空7. 竞争排斥原理答案: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环境资源上需求接近的两个种类是不能在同一地区生活的,如果在同一地区生活,往往在栖息地、食性、活动 时间等方面有所不同;若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重叠,必然是一个物种 死亡,若使两个物种同时生存,则要使生态位有差异,使生态位分化解析:空8. 密度制约因素答案:密度制约因素是指在种群自然调节中,其作用与种群密度有关 系的那些调节因素,如生物种间的捕食、寄生、食物、竞争等。密度 本身自动限制了种群的进一步增长,种群的自我调节和自动稳态机制 有一部分基于密度制约原理。解析:

6、空3、填空题(30分,每题5分)1. 烟雾事件是由于和排放的有害气体,在一定的形成的。 答案:工厂|汽车|气候条件 解析:烟雾事件是由于工厂和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在一定的气候条 件形成的。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 在城市上空。人们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会出现胸闷、 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伦敦烟雾事件”为20世 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2. 治理沙漠化最有效的措施是、。 答案:发展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沙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 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 (非自然)现象。发展

7、植被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治理沙漠化最有效的措 施。3.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的。答案:嵌性解析:4. 种群年龄结构可以是或结构。答案:同龄结构|异龄结构解析:种群年龄结构还可以划分为同龄结构和异龄结构,这通常体现 在木林种群中。5. 从种群调节的角度,可将生态因子分为和两类。 答案: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 解析:种群倾向于受生物因子控制,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它们的密度是 自我调节的。从种群调节的角度来说,任何因子不管它对种群来说是 限制因子还是促进因子,都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密度制约(通常是 直接的),即其对种群的影响是种群密度的函数;非密度制约,即 其影响和作用与种群大小无关。6.

8、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植物称为。 答案:优势种解析:4、简答题(30分,每题5分)1. 顶极群落的特征。答案: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比较,顶极生物群落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量高。(2)总生产量群落呼吸小,约为1。(3)总生产量生物量小。(4)群落净生产量低。(5)食物链(网)复杂多样。(6)群落结构复杂。(7)物种多样性最高。(8)生化多样性最高。(9)生物与环境物质交换速度慢(10)矿质养分循环封闭。11)生物的生活周期长而复杂,生物体积大。12)群落稳定性高、熵低、信息多。解析:空2. 植物群落与植物种群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研究它们的动态变化的 主要方法有哪些?答案: 植物

9、群落是指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 合,植物之间及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 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的功能的植物集合体。植物种群是指占据 着一定环境空间的同一种植物的个体集群。(1)植物群落与植物种群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各种生物的总和, 群落的数量特征非常复杂。 联系:群落是由不同种群构成的,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种 群的集合体,并且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和 非生物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研究种群和群落动态变化的主要方法 种群:计数(数或密度,标志重捕法);调查分布格局;调 查数量变动(年龄结构、生命表

10、、性比例、基因频率等)和扩散迁移; 调查和推测种群变动的原因。 群落:建立永久固定样地进行定位研究;通过空间代替时间进 行比较研究;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动态模拟研究。解析:空3. 简述全球磷循环的基本过程。答案: 全球磷循环的基本过程如下:(1)磷没有任何气体形式或蒸汽形式的化合物,是比较典型的沉 积型循环物质。磷有两种存在相:岩石相和溶盐相,其循环起自岩石 的风化,终于水中的沉积。(2)岩石风化后,溶解在水中的盐便随着水流经土壤进入溪、河 湖、海并沉积在海底,部分长期留在海里,其他可形成新的地壳,风 化后又再次进入循环圈。(3)动植物从溶盐中或其他生物中获得这些物质,死后又通过分 解和腐败过程而

11、使这些物质重新回到水中和土壤中。解析:空4. 简述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答案: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主要有:(1)发育初期特点 建群种明显。 种类组成不稳定。 每个物种个体数量不稳定。 群落结构尚未定型,层次不明显。 群落内部特有小环境正在形成中。(2)发育盛期特点 种类组成稳定。 群落结构已定型,层次分化良好。 群落内特有小环境有较典型的特点。 通常建群种生长和更新正常。(3)发育末期特点 群落不断改造,群落内小环境导致原物种生存不利,尤其建群 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 新物种不断迁入、定居并与原来生物竞争并处于竞争优势。 种类组成开始混杂。 原来的群落结构和内部环境特点逐渐发生变化。解析:空5

12、. 简述热带雨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答案: 热带雨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如下:1)分布赤道及其两侧湿润地区。2)生境终年高温多雨。(3)群落特征 种群组成较为丰富 群落结构极其复杂 乔木具有板状根、裸芽、茎花等特征 无明显季相变化。解析:空6. 概括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及其意义。答案: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和不可逆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因为在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 代谢的活动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都将以热的形式消 散到周围空间中去。(2)意义: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13、如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断绝对一个 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灭亡。解析:空5、绘图题(5分,每题5分)1. 绘出全球磷循环的基本过程图。答案:全球磷循环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LJ-1全球磷循环的基本过程解析:空6、论述题(15分,每题5分)1. 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请比较二者的异同。答案: 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象称为演替。演替可以从裸露的地面上开始,也可以从已有的一个 群落中开始。裸地可以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 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次生 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

14、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1)原生演替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是指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2)次生演替植物群落的次生演替是指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3)共同点演替都是在裸地上开始。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都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和植物之间的 竞争这三个方面的条件和作用。 都是进展演替,即群落向着物种多样化、中生化和高生产力方 向演替。(4)不同点演替开始的土壤条件不同a原生演替开始的裸地条件严酷,从来没有植物的繁殖体或被彻 底消灭了。b次生演替开始的裸地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一些繁殖体存在。演替速度不同 a .原生演替慢.b 次生演替快解析:空2. 比较r

15、选择和K选择两种进化对策的差异。中山大学2018研答案: (1)r 选择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称为 r 选择。其种群密度很不稳定, 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 高、有较强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生境(2)K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増加的选择称为K选择。其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常处于K值周围。这类动物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多具有 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多不具较强的扩散能力,它 们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3 )r选择和K选择两种进化对策的差异(如下表所示)表 r选择和K选择的差异解析:空3. 论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專: s si :ss$毋蛊雷血al豐當snal霊sas庄s雷 撰。i TSISIKSSSS MBai (sass)%esl尊窗 0S ss (sit)囱WTPe SI s警專翻蓉認氏画雪番零喜扇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