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8565965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心理压力大;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 自以为是,偏于固执;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抑郁, 表现出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焦虑、心里 烦躁不安;适应能力差;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等等。其 中,由学业带来的学习压力,是当前高中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分析其原因,当前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学生学习成绩落 后导致心理障碍。学生认为理想破灭,从而精神空虚,产生过激行为或消 沉抑郁等。2、畸形家庭如单亲家庭、非正常组合的家庭、无正常生活

2、的 家庭等,造成学生心理障碍。3、教师看重学生家长的地位、身份,或因 请客送礼等引发的对学生的不公正的待遇,使学生形成报复心理。4、教师打击、挖苦、侮辱学生, 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引发暴力行为。5、处在生理成熟时期的学生,不能 正确对待和处理同学间的友情和感情,引起成长的烦恼。6、社会道德风气、精神污染、不正之风、贪污腐败等现象,对中学生的 毒害很大。在以上这些因素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和学生的家庭或者说父 母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至关重要。一是教师。教师处在学生心理和道德建设的第一线,是学生的“密切接触者”和直接影响者。教师和学生接触时的一切活动都是 “身教”,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老

3、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 眼神、一个表情,都包含着道德信息。只要学生能感觉到,就会产生德育 效果。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就容易烦躁不安、易怒、情绪压抑、 缺乏兴趣和耐心。某些教师有个性缺陷,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失控,或表 达情绪的方式欠妥,就容易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拿学生出气,甚 至对学生动武而违法犯罪。教师缺乏健全的人格,赏罚无度,喜怒无常, 或冷淡,或严厉,就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教师 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为重要,因为教 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更是在塑造人格,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 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大量事实表明,现在教师的

4、心理健康状况不容 乐观。教师们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压力,一些人正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 题的困扰,比如焦虑、忧郁、烦躁、易怒、交际困惑等。二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优秀孩子多是优秀教育的 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 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孩子身上的多 数习惯一一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一一都是父母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在教,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主要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造成孩子 的压力过大。天下的父母都望子成龙,很少有当普通人的心理准备。把家 庭教育简单等同于智育,淡化德智体

5、全面发展。智力开发成了很多父母眼 里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内容,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习成绩。对未成年子 女只要求学好功课,千叮咛万嘱咐的是“只要学习好,别的不用管”,不 让做家务劳动,不让接待亲朋。有的父母对他们的课外时间甚至做出规定: 不准看电视,不准踢球,不准私自找同学玩,不准参加跟学习无关系的活 动。什么法制教育、道德教育、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都被视为无用的。 家庭如此的潜移默化,使得未成年人从小就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 习惯,口:只会读书不知世事,孤陋寡闻不懂关心他人;思想拘谨,缺乏生活兴趣等。也有一些父母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一一对孩子放任自流,认为 “树大自然直”、“是什么命、吃多大食

6、”等等,还有很多父母认为“家 长操那么多心还要学校干吗”,将孩子的不良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 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惟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二、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我们就应该从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培训家长两方面入手,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着重防患于未然导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异常繁重;物质 待遇偏低;竞争激烈;受到压抑的管理与监督;社会地位不被重视;必须时刻注意细节,行动受约束;经常接触不成熟的人;校外生活受限制,与 社会交往太少等等。所有这些可以归结为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心理因素两 大方面。外在环境因素,要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教师管理方面更 加人性化

7、,要树立“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的教师第一的观念。 在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重视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减轻教师的 负担。当然,外部环境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是复杂而且难以控制的。那么,较为现实的就是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认知。我们学校注意多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关心教师,帮助他们不断自我 完善,走出心理的误区。其一,关注工作的兴奋点。许多教师觉得,教师这一职业太枯燥, 每天总是从事着相同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免不失去热情产生 职业倦怠。我们通过心理咨询、集中学习、开展大讨论等方式帮助广大教 师认识到,教育教学本身是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 是动态的,而且所面对的学生

8、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在这充满活力的教 学环境中,每一天都不可能是单一重复的。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善于发 现新的兴奋点,以此来刺激自己的精神、唤起自己的情趣和热情。其二,增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工作是否有 效的一种主观体验,能够对自己的努力结果产生实际的感受,是使自己不 断受到鼓舞、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的重要基础。增强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要学会称赞自己、奖励自己,要多关注 自己成功的点点滴滴,积极地进行自我肯定。第二,重新调整期望值,也 就是给自己确定一个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工作目标,避免因目标不切合实际而导致无谓的挫败感。第三,注意从多种积极的体验中去 积累和增强自

9、我效能感。其三,克服不合理信念。教师通常都有着强烈的 责任心,对于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事认真,这些都是优点;但是从另一 个角度上讲,具有这些人格特征的人却容易出现不合理信念。在教师中存 在较多的是下列三种不合理信念:第一,完美主义倾向。这容易使人苛求 自己、苛求别人,其结果只能招来无休止的烦恼。第二,寻求绝对公平。 公平只是相对的,现实生活中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去寻求绝对的公平,就 必然会遭遇更多的挫折。第三,以偏概全。这些都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以及 行为。其四,丰富文化生活。丰富的文化生活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 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应多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

10、在多彩的生活中增强自己的生活乐趣。生活的情趣 可以对职业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五,多与他人交往、沟通。找他人倾诉、宣泄,倾听别人的工 作感受和经验是非常便捷的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父母是孩子孩子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比如,父母关心未成年人的 学习成绩,本为人间常情。然而对学习成绩的期望过高,“只能考好不能 考坏”,连一次小测验都要看名次找过错,往往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难以承 受的压力,扭曲孩子的人格。厌学、逃学、违法犯罪等越轨行为,则常常 由此而发生。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最大障碍也由此产生。针对这种情况,应通过家长心理学校匡正家长教育观

11、念。对家长 进行指导,使其掌握良好而有效的家教手段,以形成教育合力。根据高中 生在校时间多,在家时间少,应把“家长心理教育学校”办成函授辅导式, 并做到“三定”。定时间:每学期期中考试后一次、寒假和暑假各一次。定内容:由专职教师按高中生心理特点及家长教材知识编写,定 期发放。我们着重向家长指出:任何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衡量 都是要讲德才兼备。因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屡屡证明:“有德无才, 不足以委重任;有才无德,才足以助其奸。”人才的成长不仅要提高智商, 而且要有品德教育提升情商,这已是全球育才之共识。面对如此的育才理 念和人才需求,爱子心切、望子成龙的家长,就不能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 绩,还要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康,匡正自己的人才观念。家庭是未成年人品 德养成的摇篮,为人父母者具有科学的人才观,就能通过日常的言传身教 使孩子从小在父母的全面关怀中通向德智体全面发展。定纪律:通过信件访谈,当面辅导等多种方式提出要求,检验效果,其子女受教育发展程度将直接取决于家长的努力,而这也正是家长最关心的,比单纯的评优奖惩更见效益。可以说,家长心理教育学校既帮助家长改变人才观念,又帮助家 长认识、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又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使学校 各项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起到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