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2》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3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856078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2》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2》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2》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2》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2》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2》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2》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师范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2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作家是( )。A.陈子龙B.夏完淳C.顾炎武D.黄宗羲参考答案:C2. “元曲四大家”属于大德年间以后的作者是( )。A.关汉卿B.马致远C.郑光祖D.白朴参考答案:C3. 北宋被并称为“梅苏”的诗人是( )。A.梅尧臣B.梅兰芳C.苏舜钦D.苏轼参考答案:AC4. 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是( )。A.于谦B.杨士奇C.杨荣D.杨溥参考答案:BCD5. 下列作品中,属于柳宗元寓言的有( )。A.临江之麋B.黔之驴C.蝜蝂传D.哀溺文参考答案:ABCD6. 边塞诗派(名词解释)参考答案: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

2、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7. ( )齐名,并称“元嘉三大家”。A.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B.鲍照与谢眺、颜延之C.左思与谢灵运、颜延之D.鲍照与谢灵运、沈约参考答案:A8. 清初“江左三大家”包括( )。A.王夫之B.钱谦益C.吴伟业D.龚鼎孳参考答案:BCD9. 关汉卿戏剧望江亭的主人公是( ):A.赵盼儿B.谭记儿C.宋引章D.周舍参考答案:B10. 唐诗的发展一般分为哪几个时期( )A.

3、初唐B.中唐C.盛唐D.晚唐E.末唐参考答案:ABCD11. 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是( )A.高适和岑参B.孟浩然和陶渊明C.王昌龄和高适D.高适和王翰参考答案:A12. 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称为咏梅绝唱。( )T、对F、错参考答案:T13. 明代散曲的代表作家有( )。A.杨维桢B.王磐C.陈铎D.冯惟敏参考答案:BCD14.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出自( )A、“三言”B、警世通言C、醒世恒言D、喻世明言参考答案:AB15. 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 )创作方面。A、小说B、戏剧C、诗歌D、话本参考答案:B16. 在李白诗歌中,具有境界清新、风神飘逸潇洒艺术特

4、色的诗体是( )A.乐府B.绝句C.歌行D.七律参考答案:B17. 太康时期最杰出诗人是( )A.左思B.曹植C.曹丕D.陶潜参考答案:A18. 散曲“酸甜乐府”的作者是徐再思与贯云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9. 下列文人雅号中属于苏轼的是( )A.东坡居士B.六一居士C.淮海居士D.后山居士参考答案:A20. 下面诗学主张继承晚明公安派思想的是( )。A.性灵说B.神韵说C.格调说D.肌理说参考答案:A21. 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 )A.“茶陵诗派”B.“前七子”C.“台阁体”D.“唐宋派”参考答案:B22. ( )不是杂剧窦娥冤中的人物A、张驴儿B、桃杌太守C、郑

5、恒D、蔡婆婆参考答案:C23. 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4. 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属于哪个文学派别( ):A.前七子B.后七子C.茶陵派D.公安派参考答案:C25.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论诗的一个重要观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6. 中国哲学的人生观就是先哲对于人生的意义和理想的根本观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7. 沈璟的传奇合称( )。A.临川四梦B.荆王拜杀C.南词全谱D.属玉堂传奇参考答案:D28. 周邦彦的号是( )A、淮海居士B、清真居士C、青莲居士D、六一居士参考答案:B29.

6、 道教是外来宗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0. 章学诚认为三国演义是“三实七虚”。(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1. 西厢记诸宫调(名词解释)参考答案:董解元所作,共用宫调一百八十八套,五万余言,又分别以不同角色的口吻演唱,且有白有曲,对元杂剧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故事情节源于莺莺传,但主题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维护封建夫权变为赞美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最终成功,达到全新的思想高度。32. 关于水浒传中宋江这一人物形象叙述正确的是( )。A.肝胆照人的大义士B.具有出色的组织才能C.笃信封建的忠孝之说D.历史悲剧精神参考答案:ABCD33. 白居易的著名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

7、,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 )。A.长相思B.忆江南C.渔歌子D.菩萨蛮参考答案:B34.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的代表作品是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5. 下列关于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和乐而歌的新体诗B.最初流行于宫廷,后流传于民间C.词的别称有“倚声”、“乐府”、“诗馀”、“长短句”等D.词最初一般称为“曲子”或曲子词,后简称为“词”E.词是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产物参考答案:ABCDE36. 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的是洪昇的桃花扇和孔尚任的长生殿,他们两人也因此被称为“南洪北孔”。(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7. “沈宋”指的初唐

8、诗人是( )。A.沈约、宋之问B.沈佺期、宋玉C.沈佺期、宋之问D.沈约、宋玉参考答案:C38. 下列诗人不属于宋代白体诗人的是( )。A.李昉B.林逋C.徐铉D.王禹偁参考答案:B39. 琵琶记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以陈留蔡家为中心,以赵五娘为刻画对象另外一条线索以京城牛府为中心,以蔡伯喈为刻画重点。( )T、对F、错参考答案:T40. 以下关于红楼梦的表述,( )是错误的A、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B、与古代很多小说戏曲一样,属于世代累积型作品C、以传神之笔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D、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作品参考答案:B41.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包括( )。

9、A.紫钗记B.牡丹亭C.邯郸记D.南柯记参考答案:ABCD42. 宋明理学,是以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为开端,经过程朱“理学”,发展为陆王“心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3. 吴伟业的是个代表作是圆圆曲。(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4. 清代蒋士铨的临川梦以戏曲形式为汤显祖作传。(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5. 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编著者为罗贯中。(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6. 公安派的诗学主张是( )。A.文必秦汉,诗必盛唐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C.不著一字,尽得风流D.摩取声调,讲求格律参考答案:B47. “苏门四学士”是指( )A

10、、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D、张耒E、陈师道参考答案:ABCD48. 与唐诗相比,宋代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富有( )A、情韵B、神韵C、情景D、理趣参考答案:D49. 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钟惺与谭元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幽深孤峭”的风格。(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0. 西湖七月半的作者是张岱。(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1. 唐朝把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地传播到欧亚大陆各地,唐朝的首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2. 被后人称为“明第一曲”的戏曲作品是四声猿。(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11、:B53. 清末民初“中晚唐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A.陈衍B.陈三立C.樊增祥D.易顺鼎参考答案:CD54. 紫钗记、南柯梦记、邯郸记故事分别取材于唐人小说( )。A.长恨歌传B.霍小玉传C.南柯太守传D.枕中记参考答案:BCD55. 杜甫用律诗写时事,较少叙述而较多抒情与议论,如秋笛、王命、征夫等。(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6. “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7. 清代凌濛初创作的“二拍”是指( )A.初刻拍案惊奇B.二刻拍案惊奇C.一刻拍案惊奇D.两刻拍案惊奇E.壹刻拍案惊奇参考答案:AB58. 欧阳修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其诗体被称为( )A.西昆体B.古文体C.向奁体D.元祐体参考答案:B59. 以下不属于柳永对词的艺术方面的贡献的是( )。A.发展了慢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力B.多描写具有现实感情和现实环境中的女性C.语言上雅俗结合D.音调优美,格律考究参考答案:B60. 元代剧作家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神,朴实而优雅。(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