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855902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湖南文艺)演唱浏阳河教学目标:1 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2 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 ,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等。教学过程:一 、欣赏导入师: 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 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 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 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 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欣赏男声独唱

2、,钢琴独奏,古筝独奏)生: ,师:你觉得这段旋律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生:抒情、舒展、流畅 ,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1 师: (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 仔细听, 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 (欣赏歌曲)生:对答或问答式2师: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待会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表演。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式?生:对花、什么结籽高又高。3师:其实民歌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演唱形式,比如我唱你来合。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合作。 (出示课件)在前三句的句尾

3、加上重复的字词。 (师范唱,生伴唱) 。( 1 )师范唱,生按节奏说( 2 )既然是我唱你来和,那光说不唱多没劲啊,老师也来做个伴唱,仔细听,老师的伴唱有什么特点吗?(加入音高,指谱) 生:重复前一句句尾的音,只有第三处不一样。音是向上走的。( 3 ) 师: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 那你们能试试跟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和的部分吗?(师范唱,生来和,纠正第三个音)评价4、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 1 )听乐句模唱( 2 )摇着船桨荡舟在浏阳河上,似乎能感受到浪头一波一波的涌动。同学们,那我们唱歌的声音是不是也能来找一找这一推一收的感觉。 (师示范一两句)(

4、 3 )这首歌曲中略为上扬又比较舒展,可以作为小高潮的部分在哪里?应该怎样唱?( 4 )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和清晰的吐字)( 5 )师:评价,能否将第二段歌词填进去唱一唱。最后一句翻高八度演唱,很多民歌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 (尝试唱最后一句的乐谱,最后一句作为结束句就象一叶小舟穿行在浏阳河上渐行渐远的感觉。渐弱渐慢)将词填进去唱一唱,提醒学生在延长音后轻换一口气。( 6 )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带有歌颂性的)( 7 )师:之前我们欣赏过各种形式的浏阳河,我们能否用自己的演唱形式来丰富、表现这首歌曲呢。 你有什么想法呢?老师想在你们创意中挑选一到两种来尝试着演唱哦, 其

5、他同学也可以仔细聆听,选出你所喜欢的方式。生: 齐唱、合唱、轮唱等想法, (师尝试一两句表现)( 8 )师:可不可以将我唱你来和的形式加进去呢?我们来尝试一下他的想法好吗?(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9 )师:事实证明你们的想法很有创意哦。( 10 )完整演绎(领 +齐 +伴) (第一段慢速,舒展优美的;第二段加速,活跃欢快地,似乎在歌唱着毛主席和共产党。 )三、欣赏体验又唱浏阳河1、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开拓,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你听,他们又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请欣赏又唱浏阳河 ,仔细听歌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音乐) 生:出现了浏阳河的主旋律、独唱、

6、伴唱(独唱、有加入合唱的部分)2、 师: 合唱的部分在哪里出现?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 合唱出现在歌曲的后半部分,他将浏阳河的旋律烘托地更磅礴、唱出了浏阳河人民的激情,3、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合唱的曲谱,感受这浏阳河磅礴的另一面。 (出示浏阳河第一句曲谱和改编后的又唱浏阳河曲谱,将原曲与改编部分进行对比演唱)4、 让我们再次欣赏。 (复听, 学生跟着轻声哼唱, 在合唱处完整加入进来演唱) 5 、 师: 又唱浏阳河运用了原曲浏阳河的旋律元素,但又加入了其他音乐元素,进行了改编,更富有时代气息。 美好的旋律象浏阳河水一般清澈荡漾, 它涌动着的音符拨动我们的心弦, 你听,老师还要在这个

7、基础上再进行小小的改编(弹奏)四、小结师: 浏阳河的旋律六十年前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的它依旧留在我们的心中,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浏阳河的声音,让这旋律伴你成长!演唱哩哩哩教学目标:1 .能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2 .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3 .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 ;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教学难点:力度记号的表现、声音的颗粒感。教学过程:一、导语:师: 描写春天的歌曲很多很多, 其中有一首是同学们从小唱着长大的, 想一想是什么歌曲?生: 嘀哩 嘀哩或春天在哪里 。

8、师:下面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教师弹旋律,学生跟唱) 。那么,通过演唱我们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是明亮的、 节奏是活泼的、 欢快的, 旋律是流畅的, 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同时它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向往。 这是我国描写春天的歌曲, 其它国家描写春天的歌曲也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朝鲜民歌哩哩哩 。二、学习歌曲(总-分总)(一)通过欣赏全曲明确该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1 : 我们带着问题来完整的欣赏一遍, 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否和刚才我们唱过的 嘀哩嘀哩相似?师生小结: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和嘀哩嘀哩的风格相似,它的色彩也是明亮的,节奏欢快、旋律流畅,都是以少年儿童纯真、甜美的口吻,生

9、动的音乐语言表现了渴望春天到来,祈盼丰收的喜悦心情, 同时在演唱中还运用了轮唱、 合唱、 对唱等多种形式使歌曲情绪更加热烈欢快, 那抱春的布谷鸟, 使人联想到农事的繁忙景象; 那尽情欢歌的百灵鸟, 使人想象;人民生活的很幸福,进一步体现了朝鲜人民祈盼丰收的乐观主义精神。2欣赏第二遍引出曲式结构: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鼓励学生回答或到黑板上写出图式,给予肯定) 引子 A B(1 4)(5 18)(19 16)初步陈述 展开主题(二)学习节奏和旋律,讨论并解决难点1、 节奏难点及图示, 师范奏。 然后读奏, 学生模奏, 反复练习, 切分节奏借用体育课 “ 向右 转” 的口令来加以联系和想象达到会奏

10、的目的,逐一解决难点。总结:因为有了这些密集节奏才使歌曲富于变化、活泼、具有舞蹈性,使歌曲显的流畅、自然。2、学唱主旋律:( 1 )在学唱旋律前先练习音阶( 2)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找A 、 B 、 C、 D 四位同学分别唱、连起来唱。( 3 )教师范唱后学生随琴轻唱并发现难点,及时指导。3、填入歌词,加二声部合唱。三、演唱全曲( 1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这首歌曲用什么速度、力度和情绪,通过练习进行比较,提示注意歌曲前后两部分情绪的对比。( 2 )演唱的基础上可适当做游戏,游戏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请男女两个同学分别演唱二声部。( 3 )全班同学进行演唱,同时邀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碰铃、响板、三

11、角铁等)为同学们伴奏。四、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朝鲜民歌哩哩哩 ,主题是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喜悦心情,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两个典型节奏型, 有了它们才使歌曲的情绪更加热烈欢快, 体现了朝鲜人民的乐观精神。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民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让我们在以后的音乐课上领略更多不同民族的音乐。斑鸠调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这首歌曲。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知、体验江西“灯歌”的音乐风格、特征。3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了解江西的风土人情,喜爱民族音乐的韵味。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斑鸠调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感受并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乐曲

12、中音程大跳的演唱。电子琴、课件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出示望庐山瀑布图画,对话交流,让学生看画吟诵望庐山瀑布2 .引领学生根据自身所了解的介绍江西人文景观。3 .感受江西民歌,播放歌曲请茶歌 、 江西是个好地方 。4 .聆听歌曲斑鸠调 ,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二、学习新歌斑鸠调1 教师范唱斑鸠调 ,学生静中聆听、感悟。2出示歌片,结合歌曲,让学生找找含有动物叫声的乐句,并跟随琴声唱一唱。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说说有些什么特点?4板书音乐知识:下滑音记号,简介并实践示范练习。5 学生学唱斑鸠调的第一段。 (采用听录音范唱学、随琴声学唱等方式进行)6疑难解答:师:你们觉得什么地

13、方最难唱?为什么难唱?( 1 )板书出示: “叽哩咕噜”的乐句。( 2 )指导学生边唱边用手指画出旋律线。( 3 )师与全体学生对答演唱。 (解决难点问题)7 随音乐范唱自主学习歌曲。 (教师聆听发现不足,及时纠正)8完整地随琴声演唱全曲。三、歌曲巩固与处理:1.结合歌曲的风格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1 )师与生对答演唱练习。( 2 )学生分组分句演唱。( 3 )学生接龙对答式演唱。( 4 )男、女生分段练习。(演唱时,教师进一步强调乐句间的强、弱处理,尽可能的与歌曲风格相一致)( 5 )有表情地完整地随伴奏演唱斑鸠调 。四、小结:1 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学习的音乐内容。适当渗透情感、思想

14、教育,并布置课后收集自已家 乡的民歌唱一唱。2 全体师生再次唱起斑鸠调。放风筝教学目标:1 欣赏河北民歌放风筝 ,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欢快的情绪。2学生能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兴参与音乐活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3 通过聆听不同版本的放风筝, 进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4能听辩南北不同风格的民歌。教学重点:演唱河北民歌放风筝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不同版本的放风筝 ,进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能听辩南北不同风格的民歌。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感受歌曲情绪。引导学生带着背景音乐所渲染的情绪愉快进入教室。二、激趣导入阶段

15、性目标:用“猜猜歌名”的方式自然导入作品,初次完整视听歌曲、感受歌词,使学生充满兴趣,带着几多新奇、几许期待来欣赏音乐。1、瞧瞧你们一张张笑脸, 快来说说听了这首歌曲你是带着怎样的情绪走进教室的?生:高兴、愉快、开心,2 、同学们的感受很准确,刚才带给我们愉快情绪的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河北民歌,它的名字是什么呢?老师先不告诉大家,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完整地欣赏一遍歌曲 ,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听到的歌曲中找到答案。3、同学们起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老师看得出来,你们都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这首歌的歌名就在同学们的答案中,是什么呢?(揭示课题)4 、 放风筝这首歌曲是流传于我国河北南方一带的民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