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系统泄漏应急预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855351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醇系统泄漏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甲醇系统泄漏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甲醇系统泄漏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甲醇系统泄漏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甲醇系统泄漏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醇系统泄漏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醇系统泄漏应急预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醇系统泄漏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甲醇系统泄漏后应急疏散的组织,有效地控制初期灾情,避免发生更大的中毒、爆炸事故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突发的甲醇系统泄漏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 3职责 3.1生产安全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事故发生后的防护、救护、处理工作。 3.2安环部负责组织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分析组织工作。 3.3事故部门负责协助事故发生后的防护、救护、处理工作。 4定义 5安全注意事项 6程序和要求 6.1危险性评价 6.1.1特种酶制剂生产部诱导用甲醇,甲醇系统区域属于公司内“消防安全重点区域”。 6.1.2甲醇为易燃液体,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

2、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甲醇爆炸极限: 6%36.5%,引燃温度464,闪点:11,易溶于水。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甲醇对人体的伤害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可引起病变,同时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6.1.3甲醇的其他特性见甲醇的“危险品技术说明书”。 6.1.4接触途径、中毒症状及急救措施 6.1.4.1接触途径和中毒症状: a吸入和皮肤接触。吸入高浓度蒸汽能产生眩晕、昏迷、麻木等症状,蒸汽与液体都能严重损害眼睛和粘膜,也有人因甲醇溅洒在足部,甲醇浸湿了衣服及皮靴仍继续工作,数日后失明

3、的案例。 b误饮。当人口服10ml时,就会双目失明,饮用30ml就可致命。 6.1.4.2急救措施 甲醇中毒,通常可以用乙醇解毒法。其原理是,甲醇本身无毒,而代谢产物有毒,因此可以通过抑制代谢的方法来解毒。甲醇和乙醇在人体的代谢都是同一种酶,而这种酶和乙醇更具亲和力。因此,甲醇中毒者,可以通过饮用烈性酒(酒精度通常在60度以上)的方式来缓解甲醇代谢,进而使之排出体外。而甲醇已经代谢产生的甲酸,可以通过服用小苏打(碳酸氢钠)的方式来中和。 6.2常规预防措施和现场消防设施 6.2.1当班人员坚持经常性巡检、查漏 6.2.2现场配备氧气呼吸器和防毒面具(滤毒罐型号为3号) 6.2.3现场配备齐全完

4、好并且足够的灭火器、喷淋水、消火栓等消防器材 6.2.4现场配备甲醇的“危险品技术说明书”和防护救护药品。 6.2.5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维修规程,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6.2.6冬季生产现场严禁使用电炉等暴露型取暖器材 6.2.7严禁随便搭设临时电线,破损和老化的电源线路必须及时更换。 6.2.8部门每周对消防设施、检查一次,公司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定期监督检查,切实保证消防设施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6.2.9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向部门领导报告,进行整改,必要时可直接向公司安全部门报告。 6.2.10甲醇堆场严禁使用手机!过程泄漏过程中整个处理现场都禁止使用手机,相关人员进入泄漏区域时应主动将手机交给现

5、场管理人员保管。 6.2.11生产或检修过程,应对设备进行置换吹扫。在可能接触毒物前,应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包括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等,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6.3液氨泄漏初始阶段 6.3.1泄漏事故发生后,马上大声呼救,并拨打“9999”紧急呼救内线电话或“6666”违章举报内线电话,也可拨打自己熟悉的号码。只要有人接听,立即将地点和所发生的紧急情况作简洁说明并重复一到两次,要求支援。如果是晚上,应立即报告本部门或公司行政值班人员。 6.3.2呼救结束后,当班人员应第一时间通知中控室,通知所有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立即开启消防水喷淋,迅速连接好消防水带和开花水枪并对准泄

6、漏点、面进行喷水,将甲醇溶于水中,不使扩散。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在保证人员不受伤害的情况下进行。 6.3.3如果泄漏点尚小,救助人员可戴上防毒面具(注意取下底部密封),进行临时紧急维修处理堵漏。如果感觉不适,应立即退出。 6.3.4如果泄漏面较大或仍在发展时,迅速通知切断现场电源,打开应急灯。 6.3.5援助专业组人员赶到现场后,由现场最高行政负责人组织堵漏和工作,将燃烧点附近的易燃和贵重物质转移,并联接好消火栓、水带、水枪(砸碎玻璃,取出消防器材)。如火势继续扩大,打开消火栓开关,用高压水枪稀释甲醇。 6.3.6当事态逐渐扩大(即发展阶段)时,采用以上措施仍不能有效控制其扩散,由现场最高行政负

7、责人决定向市级公安、消防机构报警(110、119),请求支援。有人员伤亡要同时拨打市级救护电话“120、999”。 6.3.7甲醇泄漏后实施救护时,必须阅读甲醇的“危险品技术说明书”。 6.3.8在甲醇泄漏现场或附近出现火情,必须立即用灭火器扑灭,以防发生爆炸事故。 6.4甲醇泄漏的几种情况及技术处理方法 6.4.1通用处理流程。发现氨泄漏时,按6.3.1条呼叫并实施初级救护,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6.4.1.1备好防毒面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6.4.1.2用消防水对准泄漏部位稀释(如有电源在漏点附近,必须首先切断电源,以免电火花引发燃爆事故)。 6.4.1.3关闭相应的阀门。(泄漏点明确的也可

8、以用湿的棉被、大衣等物覆盖),情况严重还要全面断电。 6.4.1.4由专业维修人员处理。 6.5事故预案组织措施 6.5.1公司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按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方案组织救护。 6.5.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进入现场后,立即接受现场指挥权。 6.5.3注意:实施救护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6.6事故发展阶段 6.6.1公司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必须及时赶赴火灾现场组织救援。 6.6.2组织疏散与救护无关的人员,划定隔离区域做好明确防火标识并由专人监护。 6.6.3清点当班的员工人数,搜寻受伤和失踪人员,组织医护治疗工作。 6.6.4对现场周围

9、进行保护,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6.6.5组织现场设备维修和救援工作。 6.7危险消除确认 6.7.1一般甲醇泄漏现象,由公司内部组织人员维修和控制解决。事故消除后,现场清理完毕,由安环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并将勘察情况、确认危险消除以书面形式上报生产行政领导,经生产行政领导批准后,方可一切恢复正常。 6.7.2重大火灾事故,由市安监局与公安消防部门现场勘察后确认危险消除,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一切恢复正常。必要时申请专人维修队伍参与。 6.7.3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危险消除还应由市总工会、市检察院有关人员参加确认。 6.8恢复生产 生产区域的甲醇泄漏危险消除后,经安环部、设备动力部和生

10、产作业部门负责人会同其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备、设施检查,并通过仪器监测,确认隐患消除后,报请总经理批准方可恢复生产、投入运行。 6.9事故调查、分析 6.9.1事故调查与分析。事故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必须如实以书面形式向安环部报告事故发生经过,不得隐瞒或谎报;危化品和设备专业技术人员要配合安环部对事故现场和当事人的汇报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注意坚持证据说明问题的原则。 6.9.2纠正预防措施。针对调查的事故原因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各部门要坚持举一反三的原则,分别在自己部门贯彻纠正预防措施。 6.9.3责任追究与考核。安环部在事故发生后,要尽快组织相关人员调查出事故原因,划分事故责任,提出考核意见报OHS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实施。 6.9.4事故案例培训。安环部要结合已发生的事故,制作成事故安全教材,以便于开展继续教育。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安全案例教育。 7参照 8相关性文件 8.1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方案 9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