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0(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8553341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0(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0(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0(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0(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0(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0(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20(附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附答案解析)1. 问答题:简述复习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答案: 本题解析:在新课学习的过程中和学习后,教师一般会安排复习课,复习教学贯穿在整个教与学过程中,有平时新课教学中的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总复习三种类型。复习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物理复习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复习加深理解,巩固已学知识技能,防止遗忘,同时给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深层次学习的机会,让滞后的学生查漏补缺,矫正学生在知识和实验学习中存在的偏、错现象。(2)通过复习使学生将零散的、片段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构建成物理知识网络,同时梳理蕴含于物理知识中的

2、科学思想方法,包括实验的方法,使其系统化,有利于知识的储存和提取,以便灵活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复习可以让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并总结解决各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 问答题: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师:同学们,大家看屏幕中的视频,看一下这些运动都有什么特点 (播放视频投出的篮球、被打出的网球、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生:运动轨迹都是曲线。师:它和我们之前学习的匀加速和匀速直线运动一样吗生:不一样,它的运动轨迹是曲线,而之前学习的是直线。师:很好,同学们观察非常仔细,这种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曲线运动。那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物体会做曲线运动呢生:(不知道)师:

3、大家想物体怎样的情况下会做直线运动呢生1: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生2:受力平衡的时候物体也做匀速直线运动。生3: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候也是直线运动,也受合外力。师:是不是物体不受合外力或者合外力的方向沿着运动方向啊生:是。师:那好大家想物体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做曲线运动呢生:(不知道)师:是不是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啊生:是的。师:也就是说合外力与物体运动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问题:(1)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述。(2)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改进的教学方案。(形式不限,可以是教学思路、教学活动等)答案: 本题解析:(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视频

4、引入,体现了课堂导入激发、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改的理念。设置疑问的环节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进行评价,而是采取了灌输式的教学,这违背了评价的反馈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不利于学生思考习惯和探究思维的养成:例如:在 学生回答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不是教师所想要的答案时,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评价而是采取了一种反问的语气直接提醒学生答案。(2)教学思路:此教学方案可以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可以采用设问加实验的方式。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回答分为受力平衡和受力不平衡。受力平衡时,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受力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小车实验引导学生说出力

5、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教师再次设置疑问,如果物体受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时会怎么样呢从而导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3. 问答题: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简述“能量”包含哪些二级主题,以及能量的形式,并举出几个利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生活工具。答案: 本题解析: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共有三个一级主题,分别是: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其中能量包括六个二级主题,分别是: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量的形式有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声能、磁能、化学能、核能等。(1)机械

6、能:机械能又包括动能和势能。例如:绷紧的橡皮筋、山上的石头、水库中蓄积的水等,都具有势能。当松开绷紧的橡皮筋时,它会动;山崩时,石头会向下移动;水库泄洪时,水流急下等,这些物质的移动表现出动能。(2)内能:燃烧木柴,就是氧化分解木柴中的碳氢化学键,释放出能量,使周围的温度升高,这就是热能,又称内能。、(3)电能:电流具有的能量。电能可以使电器用品产生作用,如电锅将电能转变为热能;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4)光能:燃料燃烧时,部分的能量会以光的形式来表现;阳光也有光能,可以使我们温暖,另外可以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5)声能:声音也有能量,例如声音可以震动耳膜,巨大的声响

7、可以震破玻璃。(6)磁能:磁铁在吸引铁时所表现出的能就是磁能。(7)化学能:由于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物质的分子结构变化而产生的能量。例如:木材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时产生的光和热,就来源于木材里储存的化学能。(8)核能:是由于核反应,物质的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能量。例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时释放的能量就来源于原子核的反应。能量转化实例:(1)电灯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2)摩擦生热动能转化成热能。(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转化成热能。(4)电风扇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热能。(5)发电机机械能转化成电能。4. 问答题:下面是高中物理“光的干涉”一课的教学片段李老师在引入了光的干涉现象后用幻灯

8、片演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示意图。李老师:大家看这个示意图,第一个屏上只有一个缝,而第二个屏上有两个缝,那么平行光经过两个屏后能在观察屏上看到什么?学生:条纹。李老师:这些条纹有什么特点?学生甲:明暗相间。学生乙:宽度几乎一样。李老师:对,双缝干涉产生的干涉图样特点是明暗相间、粗细均匀、间隔相等的条纹。学生丙:但是肥皂泡上的干涉现象看起来和这有些不同啊是否所有这些现象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李老师:当然一样了,记住我刚才说的干涉条纹的特点就行了。学生乙:书上也是这么说的。李老师:接下来我们学习光的干涉的应用。问题:(1)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述;(15分)(2)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改进教学的方案。(

9、15分)答案: 本题解析:(1)该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合作者没有引导学生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识记,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回答正确后,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回答过于简单,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此类问题。 (2)改进思路:为了体现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应重现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过程,从实验中观察双缝干涉图样的特点进而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和水波干涉进行类比,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理解光的干涉原理,这样对日常生活中的干涉,如肥皂泡的干涉现象,才能有正确的认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为什么会出现明暗相间的现象等。5. 问答题

10、:案例:某同学对一道练习题的解答如下。某薄壁容器重4N,其容积为25dm3,高为30 cm,底面积为200cm2,该容器装满水,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解:(1)设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水,压强为P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压力为F,则P水水gh1103 kgm398 Nkg03 m2940 PaF水p水S水2940 Pa002 m2588 N。(2)FG588 N4 N628 NpFS628 Nm2628 Pa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88 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28 Pa。问题:(1)指出该学生答题的错误,并分析答错的可能原因。(5

11、分)(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分析和正确解答该问题。(15分)答案: 本题解析:(1)该学生的错误在于将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容器的重力之和等同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将桌面的面积错误地等同于容器和桌面的接触面积。错误的原因是该生没有理清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没有弄清楚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容器和水的总重力之和,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接触面积的商。(2)教学片段:师:第一问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做的非常好,我们知道了液体底部的压强可以用P水=水gh来求解,接下来,要求整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这个应该怎么去计算生:先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然后除以接触面积。师:很好,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属于固体对

12、固体之间的作用力,又是静止状态,这种情况应该用什么思路求解生:要先做受力分析。师:对,可以考虑整体法或者分离法进行受力分析,如果按整体法,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应该怎么做生: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应该用容器和水的总重力。师:对,这样就求出来压力。你算一下压力是多少。师: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力跟F水+G容器不一样。是因为容器不是规则的,水对整个容器的作用力包括对容器底部的作用力和容器壁的作用力。在这里求整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是水对容器的压力和容器的重力之和。生:我明白了。师:求压强呢 压强是怎么计算的呢生: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师:这个题干中有两个面积,一个是容器和桌子的接触面积,一个是桌面的

13、面积。应该用哪一个生:哦,应该用前一个,因为接触面积之外的桌面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师:对,识记公式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它的适用环境以及它的物理意义,一定要认准是对应的物理量。6. 问答题:案例:李老师在初中物理“运动与静止”一课的教学中,讲述了运动、静止和参照物的概念后展示了一幅同学在操场跑步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李老师:同学们,谁能说出这幅图片描述的是什么场景 小亮:接力跑。李老师:对。如果我们坐看台上观看比赛那我们会说这些运动员在小鸣:运动。李老师:对!运动员在运动,那运动员看我们,他会认为我们也在小亮:运动。李老师:很好!小兰:老师,我认为不对。我们实际上是坐

14、在看台上不运动的,怎么能说我们在运动呢 小亮:书上说了这种情况在运动员看来,我们就是运动的。小兰:可我们却是静止的呀问题:(1)针对上述案例,指出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2)分析学生关于“运动与静止”的原有观念对学习的影响。(3)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与静止的相关物理概念。答案: 本题解析:(1)该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时受到错误的生活观念的影响。(2)一部分同学比如小亮同学对于“运动与静止”的理解都是正确的,但部分学生尤其是小兰同学关于“运动和静止”原概念是: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就是静止的,相对地球运动的物体就是运动的。事实上,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

15、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参考物本身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原有观念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正确的物理前概念是物理学习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其正迁移作用可成为物理概念学习的资源和概念学习的新的增长点,可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新的科学知识体系。在一些情况下,学生对物理现象、过程、材料的片面或错误理解而产生的前概念,会成为物理学习的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将影响新知识学习,甚至歪曲新知识的意义,变成学习的障碍。(3)教学片段:教师:同学们.谁能说出这张图片描述的是什么情景学生:接力跑。教师:是的,如果我们坐在看台上观看比赛,这时运动员看我们的话,我们是静止还是运动呢学生:运动。教师:小明在路边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