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记县委办驻乡村第一书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8531822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委书记记县委办驻乡村第一书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县委书记记县委办驻乡村第一书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县委书记记县委办驻乡村第一书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县委书记记县委办驻乡村第一书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县委书记记县委办驻乡村第一书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委书记记县委办驻乡村第一书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委书记记县委办驻乡村第一书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委书记记县委办驻*乡*村第一书记*呕心沥血为百姓,衣带渐宽终不悔 记县委办驻*乡*村第一书记* *,男,侗族,大学学历,1995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县委办主任科员,20XX年3月至今任*乡*村扶贫工作队长。 *村位于*乡西北部,是由原吉利寨、*、竹寨三村合并的新村,总面积2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16亩,林地面积24645.6亩,有25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团寨,总人口673户2683人,20XX年动态调整后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5户663人,20XX-20XX年已脱贫155户645人,综合贫困发生率0.67%,20XX年通过省市脱贫攻坚评估检查顺利实现脱贫摘帽。20XX年以前,村里基础设施

2、比较薄弱,大部分团寨道路、村民入户道路未硬化,村民每天行走泥巴路,环境卫生脏、乱、差,村集体经济收入为空白村,村支两委班子思想不统一,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从20XX年以来,“贫困村”这顶帽子就一直牢牢地戴着,怎么摘都摘不掉,如此一个地方,谁来都会头痛。*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他毫不被困难所吓倒。他经过一个多月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同当地群众面对面交谈,宣传扶贫政策,详细了解该村的基础设施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在详细了解村情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后,认真分析p 致贫原因,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和工作计划,并做出了“不脱贫、不回城”的庄严承诺,*村的发展蓝图也在他脑海里渐渐形成

3、并越来越清晰。他觉得,工作该有条不紊地进行了。 突出重点 狠抓党建 俗话说:“要想火车快,全靠车头带”,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支两委班子,*村要想如期脱贫摘帽,比登天还难。上任伊始,为解决*村基层党建薄弱、支部软弱无力的状况,他分别与每个村干部促膝谈心,定期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教育,组织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加强村支两委作风建设,实行村支两委坐班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从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入手,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成立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组织全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共产党员户”挂牌活动,全村党员亮出身份,当好表率。通过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

4、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多方协调 办好惠民实事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是*村民过去出行的真实写照,*在下乡的第一天上门调查研究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这也是广大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他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上和党员大会上承诺,要把全村团寨道路、村民入户道路硬化,让全村村民走上水泥路,彻底改变村容村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积极向县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争取和推进*村扶贫项目建设,为把争取到的项目尽快落实见效,他白天到施工现场清障碍、催进度,晚上到群众家里做工作,短短几个月时间便完成了竹寨至会同苏家坡2公里3.5米宽公路硬化,竹寨至会同石家3.3公里4.5米宽的公路硬化,完成*村团寨道路

5、硬化和8700平方米村民入户道路硬化,不到一年时间,就修建了竹寨4、5、6、7、8组安全饮水提质改造工程、三个文化广场、两个休憩亭子和一个风雨桥,修好了农田水渠,建成了标准化现代化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和文化舞台,对村民房前屋后沟渠、空坪进行硬化等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高兴地吹起了唢呐,放起了鞭炮,都竖起大拇指,感谢上级派来了一个好干部。 发展产业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村在村集体经济方面一直是个空白村。群众穷,村集体更穷,原先的办公经费就全靠上级那点可怜的拨款,要是突发意外支出,后面买红纸写标语的钱都会困难。靠“输血”过日子是不安稳的,必须自己有造血功能,*从下村的第一天就一直考虑这个问题。他

6、是学畜牧兽医的,曾经是在县畜牧水产局任业务副局长多年,他发现这里搞畜牧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要是能在*村搞一个*温氏生猪养殖扶贫小区,那是最好的选择,他和村支两委班子研究决定后,无论如何要争取上这个项目。目标一定,就雷厉风行。他三番五次往靖州温氏项目办和温氏公司跑,把温室集团当地的负责人多次拉到现场查看,诚心感动上帝,靖州温氏公司终于拍板,同意在*村建一个年出栏4000余头的温氏生猪养殖扶贫,于是他和村支两委人员商量,整合165户670名贫困群众每人2000元产业帮扶资金、村扶贫资金。温氏设备垫资,组织成立*一体化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建立*温氏生猪养殖扶贫小区,修建2个养殖场。温室养殖小区开

7、工建设的日子,也是他最高兴最忙碌却又最愁心的日子,因为这里有千头万绪的手续需要办理,还有100多万缺口资金需要协调,他整天忙上忙下,身体清瘦,有些村干部都感动的哭了,他说:“姚书记,你就休息几天吧!你打个电话,我们去班里一下。”但他不放心,他说这是关系*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增收致富项目,必须加快进度实施。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0XX年8月*直麦冲养殖场建成投产,20XX年8月实现满负荷生产,村集体经济收入由零增加到10万元,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每人分红150元,同时引进外地老板投资40万元办起了养牛场、生猪养殖场,帮助贫困户办起酿米酒厂,帮助开挖鱼塘养鱼,鼓励村民成立种养专业合

8、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种养增收,为带动*村民发展特色土猪养殖增收,发放猪苗249头,使186户长年不养猪的农户用传统方法养起了土猪,每户增收2000元以上。 扎根农村 真情帮扶 自驻村扶贫以来,*严格遵守住村制度,因工作任务重,每月坚持住村22天以上,开展工作24天以上,在关键时期,双休日和节假日,他都主动放弃了休息,在儿子放假期间,把小孩叫到村里帮助扶贫,父母亲有时生病住院,他也没能照顾,坚守扶贫一线。20XX年上半年,儿子正面临高三升学考试,家里正是需要他照顾陪伴的时候,但他为了扶贫工作一直住在村部,兢兢业业干好扶贫工作。他时刻把贫困户的需求和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当贫困户胡德友想发展母猪养殖时

9、,他筹资7000元帮助胡德友建猪栏4间,并赠送价值7500元的3头能繁母猪,为他免费买疫苗、药物,进行技术指导。20XX年7月,销售第一批仔猪就获利7800元,贫困户黄同明、黄大礼找到他,想养几头猪,于是他找到大康牧业和佳和公司养殖场负责人求助,免费为他们赠送2头仔猪,免费提供技术服务,还帮他们免费销售,他们每户就获利5000元。20XX年8月,他得知*竹寨5组非贫困户胡磅在贵州建筑工地务工,未领到务工工资,无钱供女儿报名读书,立刻上门资助现金2000元,圆了胡磅女儿读一中上学的梦想,全家流出了激动的泪水。20XX年冬天,看到一些老人缺米缺棉被,他就到县民政局汇报,为老人解决棉被,并自掏腰包购米给老人,同时联系温氏公司非公党支部对困难户进行走访慰问,切实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在*同志住村的两年里,整个*已是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个共产党员对群众的承诺,敢于担当、认真负责,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的确是值得我们每个党员学习的榜样。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