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8531393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性能测试报告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气性能测试报告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气性能测试报告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气性能测试报告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气性能测试报告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性能测试报告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性能测试报告模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电气性能测试报告产品型号:_ xxx _ 测试日期:_xxx 测试人:_xxx 一、 测试设备参数表1:测试设备参数表测试设备设备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DUTXXXXXXXXX示波器TD3032B/频率计HC-F2600L/接触式AC调压器/钳流表KYORITSU 2004/万用表FLUKE 17B/二、 测试目的验证待测设备电源系统的纹波、噪声、上电时序、功耗的电气性能;验证待测设备的时钟、复位的电气性能。验证待测设备在常温下启动测试是否异常。三、 测试方法与要求3.1、测试要求1.测试前必需熟悉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示波器、频率计、钳流表、万用表等)。2.测试前必需熟悉各测试项的测试方法

2、及注意事项。3.测试满载时必需让待测设备工作在满载条件下。3.2、测试方法3.2.1、电源纹波、噪声测试 1.纹波测试时,示波器设置20M带宽模式;噪声测试时设置为全带宽模式,以“峰峰值”读数为准。示波器的设置如附录1:(示波器2.1、常规设置)。2.在满载的动态负载情况下,IC引脚输入电源的纹波不超过50mV为宜,瞬态响应的峰值及噪音不超过100 mV为宜3.2.2、电源电流的测试 1.如附录1:钳流表的使用说明。3.2.3、电源上电时序与复位测试1.上电时序测量标准:使用示波器“DC、上升边沿、双通道、单一序列、正常触发&释放”方式对比测量输入电源与最先开始上电源的时差、上电完成时差,以此

3、路电源作为基准;同样的方式分别对比测量基准与其它电源之间的开始与完成上电时差,同时计算出上电爬升时间;上电的时间以电压上升到10%开始计算,爬升至90%截止; 2. 上电复位测量标准:使用示波器“DC、上升边沿、双通道、单一序列、正常触发&释放”方式测量复位完成与被监控电源上电完成的时差;在有两组以上复位要求时,同样的方式测量各组复位信号的时差,以判定复位的顺序、复位时差是否满足要求;3.具体设置如附录1:(2.3、 上电时序与上电复位触发测试)。3.2.4、系统时钟测试1.如附录1:(2.4、 时钟的上升/下降时间、抖动测试)。2.如附录1:(3、 频率计)。 3.2.4、市电波动测试 1.

4、待测设备以接触式AC调压器的输出作为其供电电源。 2.调节接触式AC调压器,控制其输出在标准AC电压的40%120% (90V264V)范围内变动。分别在40%和120%时记录待测设备的输入和板载电压。 3.在电压调整过程中观察待测设备是否有异常现象。3.2.5、常温启动测试 1.该测试在厂线试产样机测试完后进行。 2.将多台待测设备接于同一个供电电源上,同时对其上下电测试。观察是否有启机不良的现象。 3.测试次数500次。 4.此项测试由硬件工程师主导。3.2.6、发热器件温度测试 1.此处不作要求,由高低温老化测试体现。四、 测试数据4.1、 电源系统性能测试4.1.1、 标配输入电源类型

5、内置模块9V/600mA外置适配器开关电源火流变压器 USB 5V 其它_4.1.2、 标准输入电源测试标称值 (V/A)状态输入电压 (V/AC)输入电压 (V/DC)输入电流 (mA)纹波(mV)噪声 (mV)功耗 (W)标准(功率W)判定结果9V/600mA空载满载空载状态说明: 满载状态说明: 备注说明: 4.1.3、板载电源电路输出测试电路名称/标称值 (V/A)状态输出电压(V)输出电流(mA)纹波(mV pp)噪声 (mV pp)功耗 (W)标准(纹波/噪声mV pp)判定结果空载80/100满载80/100空载80/100满载80/100空载80/100满载80/100空载80

6、/100满载80/100空载状态说明: 满载状态说明: 备注说明: 4.1.4、主要IC引脚输入电源测试(包含时钟模块电源引脚、PLL电源引脚、模拟电源引脚等对噪音高度敏感的电源输入引脚)IC引脚/标称输入电源 (V)状态输入电压V)纹波(mV pp)噪声(mV pp)标准(纹波/噪声mV pp)判定结果空载80/100满载80/100空载80/100满载80/100空载80/100满载80/100空载80/100满载80/100空载状态说明: 满载状态说明: 备注说明: 4.1.5、各组电源上电时序测试(无上电时序要求的产品也应当测量上电爬升时间、上电过冲波形)电源/时序要求1电源1(基准)

7、电源2电源3电源4电源5电源(V)时序要求时差(开始/截止us)结果判定备注说明: 各组电源上电波形评估:上电爬升时间是否过长,超过500mS? 正常;可能异常;上电爬升的波形是否有异常的抖动? 正常;可能异常;上电波形是否有过冲,尖峰的幅值是否在安全范围? 正常;可能异常;4.1.6、 市电波动测试(仅适用于使用线性电源输入的产品,稳压电源输入不需要此项测试)输入市电 (V/AC)板上输入电压(AC/DC,V)板载输出1(V DC)板载输出2(V DC)板载输出3(V DC)板载输出4(V DC)板载输出5(V DV)标准低18%满载:标准高18%空载:判定标准判定结果满载条件下:18%范围

8、内(国标约AC180264V)模拟市电波动时是否工作正常,是否有异常的概率? 正常,可能异常在-18%时,板上输入电压是否高于电源芯片输入欠压保护阈值? 正常;可能异常;在-18%时,输入电流是否低于电源芯片、功率管、限流器件的额定电流? 正常;可能异常;在-18%时,标配电源是否工作在额定的安全输出电压与电流范围内? 正常;可能异常;(需扣除线性压降的损耗)空载条件下:18%范围内(国标约AC180264V)模拟市电波动时是否工作正常,是否有异常的概率? 正常,可能异常;在+18%时,板上输入电压是否低于电源芯片、各功率管、电容等有耐压限制的安全耐压值,而绝对无击穿的危险? 正常,可能异常;

9、备注说明: 4.2、 时钟系统性能评测时钟电路/标称频率(HZ)使用时钟的IC实测频率值 (HZ)波形/*上升/*下降时间振幅/对地电压 (V pp)*抖动(pS)标准(精度15ppm)判定结果/备注说明: 4.3、 复位系统性能测试复位电路/复位信号类型(高/低有效)复位保持时间(S)被监控电源(V)复位后电平幅值(V)复位时差(S)实测值(保持时间/幅值/时差)判定结果/ 备注说明: 4.4、 常温下上下电测试待测设备数量上下电次数异常起机次数判定结果 备注说明: 五、 测试结论正常,通过测试;异常,但是可以接受;说明: 重大异常,需要重新评估设计;说明: 测试:XXX 审核:XXX 批准

10、:XXX附录1:各项测试时仪器的参考设置与注意事项(操作指南)测试人应当非常清楚产品的工作特性:例如:千兆交换机所有端口在1000Mbps全双工下64B小包线性转发时整体功耗最大、10Mbps次之、100Mbps反而最小,而各组电源因用途不一样,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存在很大功耗差异;再例如:路由器因CPU的占用率的高低而功耗变化巨大,常规NAT时核心可能只有0.5A,而在多连接数、复杂报文处理时可能飚升到1.5A;因而,应当设法模拟各种极限条件,以评估在最复杂、最恶劣环境下、每一个元件、每一部分电路是否都能稳定的工作,这样才能检验整个产品的设计质量;1、 钳流表:1.1、 调至“A”电流档、“20A”小电流量程档;AC电源输入时选用“AC”,DC电源输入为“DC”档;测试DC小电流时要特别注意 调零”,以及电流的方向正确,不能为负数;1.2、 测量时应将通过电流的导线垂直通过完全闭合的钳口,并尽量避开其它通电的导体,以确保测量准确。1.3、 尽量选择测量电源导线,而非“地”导线;并确保所选择测试点是电源的唯一导通途径;1.4、 测量开关模式的 DCDC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当将导线串接在电感之后,且导线短而粗;1.5、 测量线性压差模式的电路的输出电流,电源输入/输出点串接导线测得的电流值是一致的;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