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的镍都--金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8529259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腾飞的镍都--金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腾飞的镍都--金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腾飞的镍都--金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腾飞的镍都--金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腾飞的镍都--金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腾飞的镍都--金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腾飞的镍都--金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腾飞的镍都我的家一于家乡经济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目录腾飞的镍都我的家关于家乡经济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2一、文化产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八网络文化发展迅速32、休闲娱乐文化步入正轨33、印刷业文化蒸蒸日上44、图书文化日趋繁荣45、旅游文化备受青睐4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三、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6八娱乐业62、印刷业63、文化旅游业74、文艺演出业75、音像制品、图书零售业7腾飞的镍都我的家关于家乡经济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数学科学学院 10 (4)班 魏晨鸿我的家乡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甘肃省境内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一一金昌,始 建于1981年,是甘肃省的省辖地级市,因盛产竦而被誉为“祖

2、国的竦都”。地处 中国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古丝绸之路要塞。六十年代邓小平同志视察金昌时 亲切地称之为“祖国的金娃娃”,1992年,江泽民同志视察时题写了 “腾飞的竦 都”。这里地域广阔,矿藏丰富,特别是竦的储量名列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铜、 钻的储量位居全国第二,铂族稀有金属的储量居全国之首。工业上已形成有色冶金、化工、建材、能源、 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基 便利,基础设施配套齐 人们热情好客,目前已 热土。竦都金昌热忱欢 泛的交流与合作,热忱轻工五大支柱产业,农 础良好。城乡交通十分 备,城市环境十分优美, 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投资 迎与国内外各界进行广 欢迎国内处朋友参加金昌的开发和建设,共同谱写西

3、部大开发的新篇章。我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文物点有203处,省级以上有13 处。以唐代圣容寺塔为代表的汉唐文化遗存在我市星罗棋布,随处可见。秦汉长 城、三角城遗址、水泉堡遗址、北山岩画、钟鼓楼、北海塔等众多文物遗存无不 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对古丝绸之路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北海 子风景名胜、圣容寺塔景区、骊靬遗址、西大河鸾鸟遗址等均具较好的开发前景, 尤其值得注重的是在中国革命史上,西路红军曾浴血奋战于永昌,大量珍贵的文 物、史料不可多得,堪称全国第一,给我市留下了辉煌的革命历史文化,记录着 西路红军壮丽的历史。现代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日益繁荣。金昌民办文化产业始于1984

4、年,当 时,以录像厅、舞厅、书店为代表的民办文化产业开始兴起,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的文化产业也向多元化、深度化方向发展,截止目前我市文化市场已基本形成了以旅游、音像、网络、书刊、印刷、美术品、 艺术培训、娱乐和电影等九个门类的各类文化娱乐场所7 9 5家,其中:营业性“网 吧”3 9家,音像制品经营网点116家,美术品经营场所13家,图书经营店6 0家,印刷企业10 0家(印刷厂2 9家,打字、复印店7 1家),歌舞娱乐场所 3 3家,音乐茶座等8 3家,旅游及附属经营场所3 4 6家,其它文化经营场所 21家,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

5、用。一、文化产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出了应有贡献。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市场日趋繁荣,呈现出 多门类、多层次、多投资主体的良好发展格局,止2 0 0 2 年底,全市文化旅游经营网点达795家,从业人员达28 6 6人,年总产值约8 5 14万元,上缴税金约4 2 5.7 万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1 .7 3%。部分企业已成为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支柱,不仅为推动全市文化产业的发 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也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就业作1、网络文化发展迅速我市网络文化始于1999年,当时,经营网点只有2家。随着网络文化的兴 起,我市的网络文化迅速发展。止2002年底,全

6、市共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 场所3 8家,从业人员19 0人,年上缴税金约2 9万元,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广大群众交流信息、学习科 学文化知识发挥了应有作用。音像文化方兴未艾。全市共有音像制品经营网 点118个;从业人员2 9 4人,年营业额达 6 5 0多万元,上缴利税约3 3万元。2、休闲娱乐文化步入正轨近年来,通过治理整顿,娱乐文化经营场所逐步朝着规范化、健康化轨道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歌舞娱乐场所33家,音乐茶座等83家,从业人员596人, 年上缴税金约99万元。3、印刷业文化蒸蒸日上近年来,我市的印刷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企业改制等措施,由小 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向高、

7、新、精方向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具备了一定的 现代化印刷条件。截止2 0 0 2年底,全市共有印刷企业(含打字、复印店)1 0 0家,从业人员4 3 9人,年上缴税金约10 5万元。个别企业已成为文化产 业的生力军,如金川公司立昇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通过改制重组,由原来的 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从业人员100多 人,固定资产320万元,年产值约400万元,上缴利税50万元,为企业改 革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成绩。4、图书文化日趋繁荣据统计,1 9 9 8年我市有图书经营网点2 9个,从业人员8 8人,年上缴 税金14.2万元,发展到2 0 0 2年,共有图书经营网点

8、6 1个,从业人员2 4 8人,年上缴税金约4 5.8万元。图书业的发展,为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 化生活,方便群众读书学习发挥了积极作用。文化艺术前景美好。近年来,我市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各类艺术作品频频在国内 外比赛中获奖,特别是书画、摄影艺术更是人才济济,硕果累累,每年有近百件 作品获奖,在全省地州市中一枝独秀,充分显示了我市的文化艺术综合实力。5、旅游文化备受青睐遗产,大力开发旅游 胜资源得到有效利 到较快发展,同时还 发展。如永昌县北海 合开发,促进其它服 海子风景旅游区从近年来,利用文化 资源,使我市的文化名 用,不仅使旅游产业得 带动了餐饮、商贸业的 子风景旅游区,通过综 务业的发展

9、。目前,北业人员达1000多人,年接待游客14万多人,其中外宾80多人,收入达4 00多万元,上缴税金约62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市的文化产业在逐步发展壮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但从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与全市社会发展水平相比,文化 产业发展步伐还相对迟缓,其经济效益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应有 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一方面说明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 小,层次低,资源开发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潜力很 大,可挖掘资源多,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特别是旅游业的挖掘极具优势,需各方 面、多渠道投资开发。二、文化

10、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的来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与省内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 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无论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还是服务水平、开发深度等方 面,都还处在起步阶段,制约因素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受对文化产业认识的局限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 双重制约,文化产业投入不足、层次偏低,基本还处在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状态, 难以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整体竞争优势。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散滥小现象普遍,总量失衡、布局 不合理、服务水平低、效益差,尚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的品牌企业。产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市场对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文化资源的有 效配置作用发挥不

11、 利,尤其是国办文 化经营单位的改革 创新没有实质性突 破,不适应市场需 求,不能形成自主 经营、自负盈亏、 自担风险的市场主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文化事业机制多年来形成的隋性思想还困扰着文 化产业的发展。在一些文化事业部门和文化人中,存在躺在国家财政怀里吃“大锅 饭”的思想,“等、靠、要”的依赖情绪仍然很重。三、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十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积极适应文化事 业发展新形势,紧紧围绕文化强市建设做文章。坚持以发展为宗旨,以创新为基 础,以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为中心,加快产业结构和国有文化产业资产结构调整, 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文化产业门类;突出优势,实

12、行品牌战略,逐步形成并创出 若干名牌产业项目和特色骨干产业;整合优化产业资源,推进文化产业的规模化、 集约化经营,逐步创建若干较大规模的龙头文化企业集团,走社会办产业、科技 兴产业、品牌立产业的路子。“十五”末,娱乐业、印刷业、艺术培训业初步形成集 约化发展态势;音像、图书零售业向规模化、连锁式方向发展;演出业、文化旅 游业初步形成产业雏型。力争到2 0 10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要求的产业运行机制和产业体系,文化产业所创造产值每年以2 0%的增长 值快速发展,所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1、娱乐业引入灵活高效的现代化经营管理制度,不断提升产业层

13、次,提高产业素质, 改变结构雷同,千人一面的状况。大力倡导特色经营,发展一批具有企业个性, 地区特色的名牌娱乐场所。改变项目单调、品种贫乏的状况,发展一批多功能综 合性大型娱乐场所。推广规模经营,克服低水平、小规模和重复建设现状,尽快 走上集约发展道路。2、印刷业控制总量提高质量,充分发挥政策杠杆和市场调节作用,支持和鼓励规模化 经营和专业化协作,提高印刷行业的规模效益。大力推进印刷业的科技进步,倡 导企业之间优势互补,促进资产、人才、技术要素的合理组合,形成若干以优秀 人才、高新技术、名牌产品为要素的高效益的经营单位,为最终实现组建以资产 为纽带、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创造必

14、要前提条件。3、文化旅游业积极鼓励开发城乡文化旅游资源,强化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的相互合作及优势 互补。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与文化旅游业的开发、利用和经营,有 计划、有步骤地开发以北海子风景名胜旅游区、圣容寺旅游观光区、骊靬遗址旅 游景点、西大河自然风景旅游区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实行“谁开发、谁受益”的政策,引导社会 开发。着力开发文 值,有效提高景区 的效益发挥出最大 民俗文化产品开发 子鼓”、“口字灯”、 独具特色的民间艺力量参与景区综合 化遗址的潜在价 文化含量,使景区 值。同时重视民间 利用。我市独有“节 “清河皮影”等一批 术,有着较大的文 化产品开发价值,要组织力量有重点地开发利用,创出特色品牌并逐步推进与文 化旅游项目有机结合,为文化经济服务。4、文艺演出业培育扩大演出市场,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艺演出业,组建、建立各类形 式面向市场的文艺表演团体、文艺表演场所和演出中介服务机构。国办文艺表演 团体要树立经营意识、产业意识,以市场为中心,按需创作、按需演出,主动参 与市场竞争,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走产业化发展之路。5、音像制品、图书零售业大力倡导规模经营、连锁经营,改变散滥小的经营现状,通过资产重组、联 营联合,加盟连锁等市场手段,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骨干企业,提高服务水平, 满足市场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