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研(迭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852752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研(迭部)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研(迭部)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研(迭部)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研(迭部)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研(迭部)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研(迭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可研(迭部)(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迭部县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迭部县畜牧草原工作站通渭县陇中牧草种籽公司二0一0年七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简介11.2 项目概况21.3 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31.4 项目由来31.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6 实施单位概况61.7 编制依据71.8 问题与建议7第二章 市场预测102.1 甘南州牧草种子生产现状102.2 市场供求预测102.3 市场竞争力及风险分析11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33.1 项目建设规模133.2 产品方案13第四章 项目地址选择144.1 项目建设区概况144.2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

2、54.3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16第五章 技术措施、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175.1 技术措施175.2 设备方案185.3 工程方案18第六章 节能措施与节约用水196.1 节能措施196.2 节水措施19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207.1 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源以及对环境的影响207.2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措施207.3 说明227.4 防护措施22第八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方式238.1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强化管理238.2 严格财经纪律、强化资金管理238.3 实行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监理制238.4 项目采用群众参与性管理的办法248.5 狠抓项目内容到位248.6 实抓科技培训到位2

3、48.7 加强牧草种子的检测、检疫工作248.8 运行方式25第九章 项目经营管理279.1 生产管理279.2 工程管理279.3 资金管理279.4信息管理28第十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2910.1 项目实施期限2910.2计划进度29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011.1 农田建设3011.2 土建工程3011.3 引种3011. 设备购置3111.前期勘察、管理、培训等31第十二章 综合效益评估3312.1经济效益3312.2社会效益3312.3生态效益33第十三章 附件34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简介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紫花苜蓿抗

4、逆性强,适应范围广,能生长在多种类型的气候、土壤环境下。性喜干燥、温暖、多晴天、少雨天的气候和高燥、疏松、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土壤。在海拔2700米以下,无霜期100天以上,全年10积温1700以上,年平均气温4以上的地区都是紫花苜蓿宜植区。阿尔冈金、金皇后、陇中紫花苜蓿等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在适应地正式推广应用。我国紫花苜蓿种子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甘肃陇东、陕西关中、宁夏南部、内蒙敖汉以及新疆等地,西北灌区种子产量高,适合于紫花苜蓿的种子生产。据农业部1989年北方3省市区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当年生产紫花苜蓿种子约10860吨,其中出口1645吨。甘肃省是国内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省

5、份,1988年面积达37.3万公顷,约占全国总种植面积总面积的28%,年产种子约3000吨,除满足本省需要外,每年约有6001000吨种子销往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国内苜蓿种子的生产通常只作为种草的副产品,缺少专业化的种子生产田,管理和加工技术落后,品种选育、种子繁殖和推广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陇中紫花苜蓿抗旱性强,耐寒,产草量高,尤其是第一茬产量更高,头茬草占总产量的50%左右,二茬占30%,三茬占20%左右。陇中苜蓿含水量小,干草产量高。草地持久性强,使用年限长,是旱作条件下的高产地方牧草品种。适宜于在甘南、定西等高海拔地区种植。2008年11月,州委、州政府提出关于深入实施农牧互补

6、战略全力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意见,从2009年起在全州实施退粮还草工程,到2013年全州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到70万亩。迭部县的气候条件适宜多年生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的生长,通过三年努力,建立陇中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2000亩,具有年生产规模20万公斤且具有现代化生产手段的专业化种子繁育基地,将有利于推进全州退粮还草工程,为农牧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1.2 项目概况1.2.1 项目名称:迭部县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1.2.2 项目主管单位:迭部县农牧局1.2.3 项目实施单位:迭部县畜牧草原工作站 通渭县陇中牧草种子公司1.2.4 项目性质:新建1.2.5 项目建设期限

7、:2011年2013年1.2.6 项目实施地点:迭部县畜牧草原工作站牧草基地(迭部县电尕镇更古村委吉爱那村)1.2.7 项目建设规模在迭部县畜牧草原工作站牧草种植基地建设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2000亩。同时完成种子繁育田和种子库房、种子质检室、种子试验室及种子清选加工车间等土建工程,配套先进移动式喷灌灌溉机组设备和生产加工设备。使基地牧草种子年生产量达到20万公斤以上。1.2.8 项目投资规模迭部县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1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及企业自筹110万元。 1.3 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的原则,总结以往牧草种子生产和推广

8、工作经验,通过三年努力,在迭部县建设2000亩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同时建成种子库房、种子质检室、牧草种子试验室等,届时将对全州牧业生产、退粮还草、人工及半人工草地建设等提供优质牧草种子保证,并向周边地区和全国同类地区提供服务,同时发展具备一定的植物资源开发,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牧草引种和有关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1.4 项目由来迭部县地处甘肃西南部、白龙江上游。境内山大沟深、西高东低相差近千米,气候水平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在611C之间,年降雨量在450600毫米,降水量可以满足农作物需水量。全县有11个乡镇52个村委会,农业人口3.8万人。农耕地总面积21万亩,净面积13.7万亩,

9、分布在海拔16002700米之间,但因农业基础设施差,土地零散,受肥力和劳力的限制常年播种面积在8万亩左右,轮歇地面积达5.7万亩,目前全县保灌面积1.037万亩,占粮播面积的13%,其余均为山坡地,属于雨养农业。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全县平均亩产150公斤左右,正常年景只能自给,如遇灾情自给都困难,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增加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事在必行。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大力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意见和全州退粮还草要求,为了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提出优化农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适应生态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产业

10、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农牧互补战略农区种草、牧区育肥为基础,实施退粮还草,建立优质牧草基地则是十分重要而且可行的手段。而目前,迭部县乃至全甘南州尚无一家具备一定规模且比较正规的牧草繁育基地和生产单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正是建设此项目的由来。1.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1 是解决草畜矛盾、建立饲草料基地的前提牧区或半牧区天然草场的生产力常常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极不稳定,每年冬、春季牲畜都因缺少必要的饲草而大量死损。草畜供求关系上的季节不平衡,严重困扰和制约了畜牧业的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建立优质半人工草场和人工草场是实现牧草高产、稳产的有效手段,可大大提高牧草的生产数量和质量。

11、近年来,甘南州多年生牧草种子基本上从外地购进,这不仅增加了人工草地和草场改良的成本,而且可供选择的草种也受到了一定气候条件的限制,从根本上制约了人工草地的发展和群众退粮还草的积极性。所以,在迭部县建立一个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现代化生产手段的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是解决草畜矛盾、建立优质饲草料基地的前提条件。1.5.2 是实施生态治理和退粮还草工作的保障迭部县属半农半牧区,光热资源充足,环境无污染,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非常有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由于过度放牧和全球性气候变迁的影响,导致全县90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重度退化草场达60万亩。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将促

12、进全州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全州大部分耕地实施退粮还草工程,急需大量的当地优良牧草种子作保障。目前,甘南州还没有牧草良种繁育基地,每年需求的14万亩牧草种子都需外调,所需资金达140万元以上。因此,通过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为全州提供优质牧草种子,将有利于增加农牧民群众的收入。1.5.3 是开发当地优良牧草资源的需要。迭部县草地具有非常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是一座天然的高寒植物种质基因库。牧草植被有75科,291属,573种,其中饲用植物31科、287种;在饲用植物中禾本科76种,豆科38种。该基地的建立将会对这些种质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力的保障。总之,在迭部县建立一个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现代化生

13、产手段的专业化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不仅是甘南持续稳定发展优质高产牧业生产的根本要求,也是国家进行生态建设改良草场的必要条件,而且对毗邻地区乃至青藏高原及同类地区的牧草种子供应也将发挥有效的兼顾作用。同时,在高寒植物资源开发,优良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有关实验研究方面亦具有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1.6 实施单位概况项目实施单位为迭部县畜牧草原工作站和通渭陇中牧草种籽公司:迭部县畜牧草原工作站有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技术,长期从事草业推广、牧草引种栽培、草原保护与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目前,现有高级畜牧师1人,畜牧师5人,助理畜牧师以下技术人员8人,技术力量雄厚。技术人员在牧草单、混播丰产栽培技术方面做了大

14、量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能为进行紫花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的、可靠的技术服务和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通渭陇中牧草种籽公司成立于1993年12月,是专门从事牧草种子经营的专业性公司。现有员工14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专业技术人员6人,其中3人持有甘肃省草种检验技术人员资格证;技术工人2人;后勤服务人员4人。正常情况下,年经营额达到300多万元。公司下设销售部、财务部、技术服务部及售后服务中心。主要生产及经营的牧草品种有紫花苜蓿、红豆草、披碱草、老芒麦、燕麦、沙打旺、沙蒿、草木樨等数十个品种;草种销往甘肃、宁夏、陕西、新疆、内蒙、青海、四川、河北、辽宁等省(区),

15、年销售量达20多万公斤。公司先后承担了定西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甘肃省飞播种牧草项目、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承德市双滦区2005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地建设项目、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辽宁省阜新市天然草地治理项目、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及宣化县草地治理项目等项目的牧草种子供应任务,公司按规定的数量、质量及时间要求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1.7 编制依据本项目是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国家发改委、经贸委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的技术目录、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制定的甘肃省农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及甘南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科教兴州战略的意见和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全力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牧民增收意见等。结合甘南州实际,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以农牧互补战略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培育支柱产业、实现产业规模化、现代化、饲草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