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洋流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8525833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的洋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世界的洋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世界的洋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世界的洋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世界的洋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的洋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的洋流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世界的洋流教案教学目标 洋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运用课本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进一

2、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增强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合作精神、交流能力、质疑与交流问题的习惯。二、教学重点: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运用课本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三、教学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据彭城晚报报道,一位游客在英国海滩上捡到一只漂流瓶,内有一封信,按信封上的地址,此信被送到一位74岁的名叫斯塔娜的老太太手里。这位老太太读着此

3、信,声泪俱下。原来,此信是她56年前的情人英军上尉乔治,在军舰开到非洲佛得角的时候写来的,当时怕再也见不到朝思暮想的恋人,于是给斯塔娜写了一封信装入瓶内投入大海。不久,乔治殉职海底。谁想此瓶竟漂流了56年。那么这封信是如何漂流到英国去的呢?学生分析回答: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归纳并过渡:这封信是如何利用洋流到达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学习洋流的分布规律来揭开本次事件的神秘面纱。板书:洋流自学:学生阅读课本第61页和63页“全球洋流分布”图,思考1怎样的海水运动才能成为洋流 ?2洋流按性质分有哪些类型?3、从纬度角度考虑,寒流和暖流的流向一般应是什么方向?学生阅读、回答:教师总结: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

4、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洋流的分类(按性质):暖流: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高(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寒流: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低(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板书:一、洋流的概念 二、洋流的分类(按性质):暖流和寒流多媒体:放映全球洋流图教师讲解:这是一副全球洋流图, 如在太平洋我们可以看到中低纬度北半球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利亚寒流组成;南半球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组成。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海水的这种大规模运动呢?洋流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下图。多媒体:放映三圈环流图和洋流模式简图学生思考:南北赤道暖流的

5、形成与信风带之间有何关系?西风漂流的形成与西风带之间有何关系?讲评:在赤道附近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共同作用,形成自东向西流动的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在盛行西风的吹拂下,形成了西风漂流。思考: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读 “全球洋流分布”图,为什么墨西哥湾暖流强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暖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受南美洲轮廓的影响,南赤道暖流加入北赤道暖流。提问:我们看到南赤道暖流到澳大利亚东岸,变成成东澳大利亚暖流,那为什么会改变方向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受到了陆地阻挡,同时也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另外洋流还收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密度差异与补偿

6、作用。教师讲评:在赤道两侧,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分别驱动两侧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收到陆地阻挡,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沿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加入极低环流,一部分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提问:南半球中高纬度为什么没有和北半球中高纬度一样的环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因为在南半球中高纬度是广阔的海洋,所以形成了西风漂流提问:从洋流模式简图我们可以看出,世界洋流分布到底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7、,在中高纬度形成了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南纬40-60形成西风漂流板书:四、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南纬40-60形成西风漂流学生阅读思考:课本62页,是不是所有大洋都遵循这个模式呢?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在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风,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盛行东北风,海水向西流,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板书: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夏顺冬逆板书:五、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渡:我们学习地理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洋流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

8、学生读图思考:爱尔兰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为什么?教师提问:提到沙漠,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我国的西北地区,联想到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实际上有些地区是沿海,却是荒漠景观,我们看图思考一下,这些大陆西岸的荒漠的沿岸都有哪些洋流经过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澳大利亚东部降水较多,西部是沙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爱尔兰都柏林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纽芬兰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荒漠的沿岸一般都有寒流经过。澳大利亚西部有西澳大利亚寒流,但它西部沙漠的形成还与地形和大气环流有关系。大部分地区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大分水岭紧靠东部

9、太平洋沿岸,缩小了东南信风和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范围,使多雨区局限于东部太平洋沿岸,而广大内陆和西部地区降水稀少。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地势平坦,不起抬升作用。西部印度洋沿岸盛吹离陆风,沿岸又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有降温减湿作用。板书: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促进沿岸荒漠的形成暖流:增温增湿学生读图: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提问:世界渔场与洋流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讲解:世界渔场主要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在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扰动,可使海水深层的硅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上泛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因养料丰富而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随暖流来的多为暖水性鱼类,随寒流来的多为冷水性鱼类

10、。寒暖流交汇处鱼的种类多,因而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大的渔场。北海成为北大西洋重要渔场不光是寒暖流交汇处,还因为它是浅海又经常受气旋风暴侵袭,翻滚的波浪把海底的无机盐类卷至上层,为浮游生物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北海周边有许多河流汇聚,带来丰富的有机、无机养料和鱼饵,因而渔产丰富。在上升流海区,上升流把海水深层的硅酸盐、磷酸盐带到海水表层,供给海洋生物所需要的养料,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饵料,因此秘鲁附近的海域也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提问: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主要位于哪些寒暖流交汇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纽芬兰渔场:位于加拿大的纽芬兰岛的东海岸,墨西哥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

11、位于日本北海道的东岸既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我国舟山渔场也在沿岸寒流和台湾暖流交汇处。板书:2、洋流对渔场分布的影响提问:哥伦布第一次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只用了22天,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讲解:A路线逆风逆水(逆西风、逆北大西洋暖流),B路线顺风顺水(顺东北信风、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顺洋流航行可提高航行速度,省时间;逆洋流航行则减慢速度,多耗费时间。板书: 3、洋流对航海的影响顺流:速度快,省时省力 逆流:速度慢,耗时耗力提问: 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 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带到其他海域,降低了浓度,有利于石油污染区净化,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板书:4、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加速海区污染物净化不利:扩大污染范围板书设计: 洋 流一、洋流的概念二、洋流的分类(按性质):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南纬40-60形成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夏顺冬逆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气候2、渔场分布3、航海4、海洋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