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300题(可编辑)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8517311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300题(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检验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300题(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检验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300题(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检验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300题(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检验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300题(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300题(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300题(可编辑)(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验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300题 检验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 命题组长:部 职 别:军区总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技师命题专家:部 职 别:第二二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技师 (实践技能部分)解释MCV、MCH、MCHC及临床价值? MCV即平均红细胞体积;MCH为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即每个红细胞中平均的血红蛋白量;MCHC为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即每升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根据上述三个指标可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单纯小细胞贫血。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实验的原理? 葡萄球菌可产生两种凝固酶。一种是结合凝固酶,结合在细胞壁上,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

2、原变成纤维蛋白而附着于细菌表面,发生凝集,可用玻片法测出。另一种是分泌至体外的游离凝固酶,作用类似凝血酶原物质,可被血浆中的协同因子激活变为凝血酶样物质,而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从而使血浆凝固,可用试管法测出。 举例说明A群链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各引起何类型疾病? A群链球菌引起咽炎、中耳炎、乳突炎、肾盂肾炎、产褥热等。无乳链球菌引起新生儿菌血症和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可引起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等。哪些病理情况可见红细胞增多 病理性红细胞增多有:相对性增多:由于大量失水导致血浆减少,血液浓缩,血中各种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均相对增多;如连续呕吐、反复腹泻。绝对性增多:原发性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

3、增多症;继发性增多见于长期缺氧引起的红细胞代偿性增生,如慢性肺心病。哪些病理情况可见红细胞减少? 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红细胞生成减少:如造血原料缺乏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见于红细胞膜或酶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红细胞丢失:如急性、慢性失血性贫血。何谓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有什么临床意义 核左移: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更幼稚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核左移的粒细胞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常见于各种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和白血病,也可见于急性中毒和急性溶血。何谓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有什么

4、临床意义 核右移:正常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者为主,若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则称核右移。核右移为造血功能衰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抗代谢药物应用后。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提示预后不良。但在疾病恢复期亦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什么情况可引起淋巴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某些慢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粒细胞缺乏症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什么情况可引起淋巴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淋巴细胞百分率减低,但绝对值仍在正常范围。根

5、据不同的血清类别、毒力和所致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将致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分为哪几类? 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简述血小板的病理性减少的原因?举2-3例。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成减少,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药物影响等;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免疫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简述血小板的病理性增多的临床意义?举2-3例。 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出血后及脾切除手术后等。 嗜酸性粒

6、细胞在什么病理情况下增多举2-3例。 嗜酸性粒细胞在变态反应、某些皮肤病、寄生虫病及血液病等情况下增多,其它如猩红热、X线照射、脾切除及传染病恢复期等因素均可使之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病理情况增多有何临床意义? 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可用于观察急性传染病和估计手术及烧伤病人的预后,以及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简述继发性免疫球蛋白降低的原因? 免疫抑制剂导致的免疫球蛋白降低。 恶性B细胞病。 泌尿系统或消化系统的免疫球蛋白丢失。如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症、急性或慢性胃肠道疾患等。 烧伤病人经皮肤丢失免疫球蛋白。 抗免疫球蛋白抗体对免疫球蛋白的破坏作用。为什么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后,嗜酸性粒细胞反而下降

7、ACTH可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该激素能阻止骨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并促进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进入组织。故当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时,注射ACTH后,在一定时间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降低。 血片用瑞特染色法时,pH对其有何影响 细胞主要成分由蛋白质构成,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其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血沉病理性增高有何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可见于急性炎症;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组织严重破坏、贫血;高球蛋白和异常球蛋白血症;风湿热活动期。简述红细胞比积(HCT)测定的临床意义? HCT增

8、高可见于各种脱水和大面积烧伤病人,测定HCT可了解血液浓缩情况,作为补液计算的依据;HCT常用作计算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有助于贫血的鉴别诊断;各种贫血时,红细胞减少,HCT常随之减低,但因不同性质贫血时红细胞大小不同。因此,两者并不平行。除肝病外尚有哪些情况可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举2-3例。 胆道疾病: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胆管炎、癌性肝外胆道梗阻等,血清ALT轻中度增高;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肝淤血等血清ALT轻中度增高;药物:服用氯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利福平、某些避孕药等,均可引起血清ALT增高。尿中亚硝酸盐作为尿路感

9、染指标应具备哪些条件? 尿中亚硝酸盐试验是细菌感染的指针,但阳性结果须具备于三个条件:致病菌需含有硝酸盐还原酶;体内有适量的硝酸盐存在;尿液在膀胱内存留有足够时间,如无硝酸盐还原酶等,或禁食等原因均可导致假阴性。故实验结果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细菌感染。 常规血栓止血筛选试验有哪些要求,包括哪些试验 筛选试验要求:快速、准确、实用,能够覆盖大部分出血原因。常规筛选试验一般有: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测定等。 简述出血时间延长的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明显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

10、板无力症和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如DIC;血管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药物干扰。简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原理?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接触因子启动剂和部分磷脂和Ca2+后,测定其凝固时间。待测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超过10秒以上才有病理意义。简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临床意义? APTT为检查内源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筛选试验,其长短可反映血浆中内源凝血系统凝血因子、共同途径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 在抗凝血浆中,加入足够量的组织凝血活酶组织因子,TF和适量的Ca2+,血浆凝固

11、所需的时间,即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简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和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定义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为被检者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比值。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 PTRISI表示, ISI为国际敏感度指数, ISI值越小小于2.0,组织凝血活酶试剂的敏感性越高。对口服抗凝剂患者必须使用INR报告结果,INR报告方式比PT以秒报告在各个实验室间更具可比性。正常尿液呈什么颜色? 异常情况可出现什么颜色 正常尿液呈淡黄到橘黄色。如服用带黄色药物可呈黄色甚至黄褐色;血尿可呈红色混浊;血红蛋白尿症或溶血性输血反应可出现鲜红色的血红蛋白尿;丝虫

12、病或尿中磷酸盐增多可出现乳白色;恶性黑色素瘤或尿黑酸尿症时尿呈黑色。尿比密测定有何临床意义? 举2-5例说明 比密增高:见于脱水、蛋白尿、糖尿、惊厥、肾脂肪变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高热、周围循环衰竭、使用造影剂等。 比密减低:见于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多尿期。AmpC酶的定义? AmpC内酰胺酶(简称AmpC酶)是由肠杆菌科细菌或/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染色体或质粒介导产生的一类内酰胺酶,由于它是作用于头孢菌素,且不被克拉维酸所抑制的内酰胺酶,故AmpC酶又称为头孢菌素酶。AmpC酶最简便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AmpC酶检测最常用和简单的方法为头孢西丁敏感试验,包括纸片法和肉汤稀释法,均可作为临床

13、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的日常筛选方法。检测尿液pH有哪些方法 尿液pH值即尿液酸碱度,可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测定尿pH有多种方法:pH试纸法、指示剂法、滴定法、pH计法。 正常尿液的pH值范围是多少?哪些常见因素影响尿液pH 正常尿液为弱酸性,pH变动范围在4.68.0之间, 与人的摄食和活动有关。 进食蛋白质较多,饥饿,服用某些药物,如氯化钙,尿中含酸性磷酸盐等,可呈酸性尿;食用蔬菜、含钾、钠较多的水果,服用某些药物如碳酸氢钠、碳酸钾,尿内混入多量脓、血或细菌污染等可呈碱性尿。尿液pH升高和降低有何临床意义 尿液pH升高:见于频繁呕吐、换气过度及丢失CO2过多的呼吸性碱中毒,服用重碳酸

14、盐等。 尿液pH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酸中毒、痛风、糖尿病等排酸增加、呼吸性酸中毒CO2潴留等。 简述本-周蛋白的检测方法。 过筛检测可用热沉淀反应法;电泳免疫分析,本-周蛋白大多位于区带及-球蛋白间出现一条浓集的区带;为进一步分型,可用抗轻链及抗轻链抗体进行免疫学测定,以区分轻链类型。简述常见病理性蛋白尿的形成原因。 肾小球性蛋白尿:因肾小球受到炎症、毒素等损害引起;肾小管性蛋白尿:因炎症或中毒引起近曲小管对相对低分子质量蛋白质的重吸收能力减退而出现的蛋白尿; 混合性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及肾小管;溢出性蛋白尿:主要指血循环中出现大量相对低分子质量蛋白质,如本-周蛋白、肌红蛋白;

15、偶然性蛋白尿:主要是泌尿道炎症、出血及混入阴道分泌物和精液等,一般并不伴有肾脏损害。干化学法测尿蛋白的注意事项? 尿液的pH是影响尿蛋白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当尿液pH高于9.0或pH低于3.0时,由于超过了试剂带的自身缓冲能力可使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干化学法对尿内蛋白质不同成分敏感性不一,主要是对白蛋白敏感。因此对肾病患者,特别是需要观察尿蛋白变化的病例,最好不要用干化学法。肝纤维化时胶原蛋白是如何变化的? 胶原蛋白在体内细胞间以纤维形式存在,在肝脏内占蛋白总量的4%-10%。当肝纤维化时,胶原蛋白可增加到50%左右;若肝胶原含量大于正常肝的5倍时,可见有明显的肝纤维化形成,主要是I型和III型胶原增加。简述肌红蛋白尿来源? 如何检测? 肌红蛋白Mb是当肌肉损伤时,肌红蛋白释放进入血循环,因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而排入尿中,用隐血试验不能与血红蛋白尿区别,目前多用Mb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酶免疫法。 红细胞分布宽度测定(RDW)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