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提升教育智慧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851270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提升教育智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提升教育智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提升教育智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提升教育智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提升教育智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提升教育智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提升教育智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造学习共同体 提升教育智慧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农村高级中学校本研训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内容摘要 目前,依托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共识,各校校本研训开展得有声有色,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工作负担重等因素约束,使得部分教师对校本研训的认识不足,教师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淡薄,缺乏营造学习共同体的氛围,研训分离,校本研训活动收效甚微。本文倡导在研训活动中重视“学习共同体”的建设,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文化,营造“学习共同体”环境,打造“学习共同体”团队,明确“学习共同体”目标,增进“学习共同体”与外界环境的结合等手段,实现校本研训一体化策略,加强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研究与对话

2、,强调合作与团队学习,学会分享与交流,提升教育智慧。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教育智慧 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训 一体化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和更新的周期缩短,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提高,学习进而专业再发展就成为个人、组织乃至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学校应努力营造“学习共同体”,建构“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当前校本研训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困惑1、目前教师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科研存在分离现象,校本培训主要以师德讲座、新课程理论、教学经验为依托的培训为主,大部分教师在参与讲授为主的培训后,都

3、很难把听来的理论和技能运用到日常教学上,这已经成为教师培训难以消解的困惑;而校本教研主要以学科教研组和集体备课组建设为主,在组织上存在“无厘头”和“蜻蜓点水”现象;校本科研则主要以课题研究为主,研究的成果很少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因此,如何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是我们校本研训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急待解决的问题。2、校本研训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研训理念,无论对学校的发展还是对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都是最直接有效的。但事实上,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并不以为然,如何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尤其提高学校一把手重视程度,发挥其组织领导作用。3、校本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校本研训的起点应当是学校和教师对教育教学实

4、践中存在或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的关注。而事实上,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或习惯于自以为是、或懒于思考,因此,校本研训中应思考和关注如何促进学校和教师勤于反思、积极投身于校本研训之中。4、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同伴互助是校本研训的重要因素和主要形式之一,教师间的不平衡状况也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但事实上,大多数学校的集体教研活动一直开展不起来,或徒有虚名,教师之间在业务上也长期处于自闭状态,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活动停留在表面上,解决一些事务,真正敢于提出问题与疑惑,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的老师很少,缺乏集体教学研究的氛围;教学研讨活动中,往往是“一言堂”,虽组织者往往都期望教师在交流中碰撞、反思、重建,

5、但跟进者较少;师徒结对往往青年教师听得多、问得少,老教师指点少,相互交流更少。因此,校本研训中如何建立和运行教师合作、互助机制问题。5、计算机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一条有效途径。许多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教育博客、级部QQ群等平台,教师们可将自己的教学设计、课件、教育随笔等上传网上交流,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但目前只有少数教师这样做,一大部分还不习惯或因各种原因无瑕顾及。二、校本研训工作现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一)、当前校本研训工作低效的原因1、传统观念束缚及对校本研训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许多教师看来,教学还是靠自己,只

6、要自己认真备课,就自然能上好课,至于参加校本研训,则认为可有可无。2、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工作负担过重: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上,由于教师工作的个体性特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通常是在独立状态下完成,加以文人相轻,教师之间难以形成合作关系,造成了教师参加校本研训意识淡薄。同时,教育行政部分和学校对教师教学实绩进行评价、考核,更加剧了教师间的竞争关系,影响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中小学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工作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工作负担过重是导致教师间合作交流缺乏的又一个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社会对成绩深切关注,各种评比从不间断,教师承受到较大的升学压力,对学生成绩不敢掉以轻心,常常是通

7、过“精讲、细讲”和大运动量的解题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可以说天天忙得晕头转向,精疲力尽。沉重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使教师们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被用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没有功夫参加校本研训及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即使偶尔有之,也是走走过场而已。3、校本研训的内容和形式不为广大教师所认可:传统研训多自上而下,从内容到形式,更多的是为他人,研究他人要你研究的东西,校本研训的内容与教师需要相分离,组织形式不为广大教师的所认可。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学校研训工作也应随之发生着变化。为使教研工作适应课程改革,成为教师的需要,学

8、校校本研训的工作重点放在解决教师实际问题上,而校本研训正是自下而上的,自己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研究的都是日常教学中出现的真问题、自己存在的问题,百分之百的是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二)、提高校本研训工作成效的对策营造学习共同体,实现研训一体化1、构建“学习共同体”文化,营造良好的校本研训一体化氛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专家引领、同行互助及倡导自学反思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学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帮助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没有学校的发展,就没有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没有合作教育,就没有学校事业的发展;没有对教育的深思与研究,就不可能成就真正的

9、教育者”的创新理念,充分认识到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及实施新课改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学习不仅是实现自身价值和目标追求的需要,也是学校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更是个人生活的重要取向。因此学校要积极营造各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努力为员工的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建立和健全员工学习培训机制,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校本培训及倡导教师自主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科研气氛。让校以师而立,师以校而名,把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的发展之本。2、营造“学习共同体”环境,促进校本研训一体化中的研究与对话。学校要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的组织机制,培育相互友爱的人际关系,保持宽松自由的工作氛围。学校管理者要

10、注重教育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和管理的能力,做到知人善任,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了解青年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做到宽容有度。学校要积极营造各种学习共同体,如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研究组、级部、班级及各种非常规学习共同体;要帮助员工改变学习理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员工善于思考,努力创新;要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学,让员工在主动探究过程中获取对知识的理解,成为个人自己的知识;要鼓励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研究与反思、学会交流与分享,促进与学习伙伴及学生加强对话和沟通,努力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智慧。新课程的主阵地是课堂,课例研讨始终是教师间合作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各校都要求教师进行听评课活动,

11、但公开课往往收益不大,原因在于我们流于形式,在研训过程中没有加强教师间的研究与对话。因此,公开课教学中应强调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使每次公开课真正成为教师进行研究与对话的一次教研活动。3、营造“学习共同体”团队,强调合作与团队学习,让教师在校本研训一体化中的学会分享与交流。合作学习是学习共同体学习者之间的一种学习关系,是在传统学习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师生之间,还体现在平时的学习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在学校的各种学习共同体中,团队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创造力的单位,开展团队学习,鼓励员工之间通过各种平等民主的交流与探讨,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努力追求积极

12、向上的发展共识。同时正确处理团队学习和个人学习的关系,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学会合作学习,做到和谐发展。学校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作为学科研训基地,应充分发挥其在合作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的集体备课过分强调统一性,一个人设计共同享用,集体不能吸收个体的智慧,个体无法享受集体合作的成果。因此,集体备课要注重分享和交流,要“一课四备”,即教师个体备课主备集体研讨修改个体第三次备课。这样各教师的专业背景、实践经验、理解能力等智力资源得到共享,备课质量、教学策略在合作交流中得到提升。结对互帮是传统的合作交流的一种模式,传统的新老教师“传、帮、带”模式在实践中证明是有价值的。但我们要突破传统的师徒关系

13、,建立合作型、研究型的师徒关系,改进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网络是一个便捷的互动交流平台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教育博客等无疑是与同行充分交流,共享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一个平台。参与教育博客将极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师生存学习与工作方式,教师合作交流的空间可以无限扩大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学校之间互通有无,相互交流变得畅通无阻,让自己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4、鼓励教师个人发展,引导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和教育生涯规划,在校本研训一体化中促使全体教师迈向“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学校各种“学习共同体”建设鼓励教师个人努力学习,促进专业发展,同时也鼓励共同体组织成员的共同发展。因此,学校要鼓励教师个人加强学习,

14、更新知识,提高才干,自我发展,脱颖而出,为学校、社会、乃至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学校也要努力让每位教师了解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实现这个蓝图的方法和途径,营造一种同舟共济的氛围,促进全体教师迈向共同愿景。鼓励教师个人发展一可以通过专家指导和项目驱动,构建专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在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上互补共享,发挥各自专业背景的优势,形成专业发展的团队。也可以通过运用录像技术的课堂观察等手段,让老师在看到自己不足时激发需要,营造教师自觉成长的氛围,鼓励老师行走于能力极限的边缘。5、明确“学习共同体”目标,在校本研训一体化中提升教育智慧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应作为学

15、校队伍建设的切入点和主题,把队伍建设视为维系学校教育质量的“枢纽工程”。新课改召唤理论联系实际的智慧型的教师,广大教师如何提升教育智慧、由知识型教师快速成长为智慧型教师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的经典教学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中顽强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现实,以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精确化的教学操作实践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工业时代培养熟练劳动者的需求,由于其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在实践中深受教师的欢迎和认同,成为教学改革中的难以攻克的堡垒,一定程度上束缚和影响着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广大教师站在新课

16、改的最前沿,他们只有与时俱进,在各种“学习共同体”中通过校本研训一体化学习和锻炼,加速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智慧。因此,学校“学习共同体”对环境变化要保持快速、高效;要高屋建瓴,明确“学习共同体”的目标;要改变以前金字塔式的多层次学习组织机构,建立快速反应的组织结构;要形成自主决策、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使组织成员最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对新课改的适应能力,提升教育智慧,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使所在的学校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共赢。6、增进共同体与外界环境的结合,在校本研训一体化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各种研训制度及保障措施。营造学习共同体要增进共同体与外界环境的结合能力,要把学习纳入组织管理的系统中,努力做到“四有六结合”。“四有”是指各种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要有组织、有方案、有具体的目标和内容、有考核和奖惩;“六个结合”指学习共同体的指向要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结合、学习共同体的研训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