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功能性针织内衣》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8510579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功能性针织内衣》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抗菌功能性针织内衣》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抗菌功能性针织内衣》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抗菌功能性针织内衣》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抗菌功能性针织内衣》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功能性针织内衣》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功能性针织内衣》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菌功能性针织内衣团体标准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在生活中,人体不断的分泌汗渍、油脂、皮屑等等因而皮肤就为微生物提供了最 佳滋生场所;在衣服和皮肤之间,也具有微生物繁殖的理想环境:潮湿和温暖。细 菌在人们毫不理会的情况下,成千上万的繁殖,每20 分钟就可以增加一倍,由微生 物新陈代谢产生了不良气味,甚至感染皮肤,产生瘙痒、脓肿等,因此抗菌纺织品 如能广泛地应用,人体的微生物感染会减少许多,不良反应和气味也会相应减少许早在1998年,三枪集团同国际上著名的美国道康宁公司、美国杜邦公司强强合 作,引进国际最新科技成果,结合三枪精致的制衣工艺,生产三枪保而爽、柔棉莱 卡抗菌卫生功能性系列,在抗菌内衣产品

2、类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近些年来,也一 直致力于抗菌内衣类系列产品的研发。调研目前市场上的抗菌类针织产品,从抗菌 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上来看,抗菌纺织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采用后处理技术 的传统抗菌面料,即通过面料后续定型工艺将抗菌剂加在面料上,后处理的工艺相 对简单,是市场上应用最多的一种,但是缺点是这类面料随着服装水洗次数的增加 抗菌效果会大幅度下降,持久性差;一种是把抗菌剂直接混入高分子聚合体中,制 成原料,也就是在上游纤维制作过程中,将高效能抗菌剂直接混入高分子聚合体中 制成纤维,再经过纺纱、织布、制成成衣是整个产品都具有抗菌效果,经过多次洗 涤抗菌效果也不受影响。我公司与医用材料公司

3、合作开发的新型抗菌针织内衣,采 用了独有的核心天然原材料,将其进行纳米级研磨分散、进行无机有机纳米杂化处 理与化学纺丝原料共混进行纺丝,功能性纤维通过配套专用织造技术制成功能性面 料,最终制成成衣产品,除了良好的常规服用性能以外,同时具有优异的抗菌和远 红外功能。随着该产品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同时企业于 2020年底了解了上海品 牌申报的相关要求,其中制定满足“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上海品牌认证团体标 准是开展上海品牌认证的基础,因此企业联合相关单位组织编写抗菌功能性针织 内衣团体标准。二、编制原则和技术内容1、编制原则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协调配套”的思想原则,并以抗菌功能

4、性针织内衣的用途需求而设立各项技术要求。本标准为团体标准,标准的编制遵循 规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标准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在编制标准的过程中,我们查阅了相关的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该标准检验方法 和规则参照有关内容,测试方法先进,考核内容和指标齐全,具有先进性并便于操 作。2、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抗菌功能性针织内衣的产品定义与号型、要求、试验、判定规则、 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鉴定具有抗菌和远红外功能性针织内衣的品质。 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3、标准的技术要求(1)内在质量要求内在质量包括顶破强力、纤维含量、甲

5、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 料含量、水洗尺寸变化率、耐皂洗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 牢度、起球、抗菌性能、远红外性能等项指标。表 1 内在质量要求项目优等品顶破强力/N三300纤维含量/ (%)按GB/T 29862规定执行甲醛含量/ (mg/kg)按GB 18401规定执行儿童纺织产品按GB 31701规定执行pH值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含量/ (mg/kg)水洗尺寸变化率(%)棉含量50%或纤维素纤维含量50%直向三-5.0横向一500其他直向三-3.0横向-3.00.0耐皂洗色牢度/级三变色4沾色4-5 (深色4)耐水色牢度/级三变色4沾色4耐汗渍色牢度/级三变

6、色4沾色3-4耐摩擦色牢度/级三干摩4湿摩3-4 (深色3)表 1(续)起球/级三3抗菌性能抑菌率(洗涤50次)三金黄色葡萄球菌90大肠杆菌90白色念珠菌80远红外功能性能远红外发射率(%)三0.90远红外防辐射温升值(C)三2.02)外观质量要求外观质量包括表面疵点、规格尺寸偏差、对称部位尺寸差异、缝制规定。四、 标准先进性分析本标准先进性分析,关键性指标对标国内行业标准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 品、GB/T 30127-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GB 18401-2010国家 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其他指标对标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GB/T 8878-2014棉针织

7、内衣、FZ/T73024-2014化纤针织内衣 4.1关键性指标共计8项,关键性指标水平对比表如下:表2关键性指标对比序号本标准关键性指标国内最咼标准FZ/T 73023-2006抗 菌针织品对比 结果对应条款对应 指标值对应指标值1抗菌性能指 标 抑菌率() 抗菌级别AAA 级水洗50次金黄色匍萄球菌三90三80高于2大肠杆菌三90三70高于3白色念珠菌三80三60高于表2-1 关键性指标对比序号本标准关键性指标国内最咼标准GB/T 30127-2013纺织品远红 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对比 结果对应条款对应 指标值对应指标值4远红外性 能指标远红外发射率()三0.900.88高于5远红外防辐射

8、温升值(C)三2.01.4高于表2-2 关键性指标对比序号本标准关键性指标国内最咼标准 GB 18401国家纺织 产品基本安全技术 规范,儿童纺织产品GB 31701婴幼儿及儿 童纺织产品安全技 术规范对比 结果对应条款对应指标值对应指标值6安全性指 标甲醛含量/ (mg/kg)婴幼儿产品:W20 直接接触皮肤产 品:W75婴幼儿产品:W20 直接接触皮肤产品:W75等同于7pH值婴幼儿产品: 4.07.5 直接接触皮肤产 品:4.08.5婴幼儿产品:4.07.5直接接触皮肤产品:4.08.5等同于8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含 量/ (mg/kg)禁用禁用等同于4.2 关键性指标水平对比本标准与国家、

9、行业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相对,关键性指标对比说明如下: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是指纺织品经过抗菌整理或含有抗菌纤维,能够抑制植物上的 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或使其失去活性的功能。常见的纺织品抗菌效果评价指标为 在规定地试验方法、水洗次数和测试菌种条件下,纺织品的抑菌率。2006年,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标准正式出台。它是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联合中国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等权威单位,在参考美国、日本标准的基础上,历时两年编制完成的国 内首个抗菌纺织品方面的行业标准。该标准既有定性的测试方法,又有定量的测试 方法,对标准空白样的制备工艺、检验方法、标准洗涤剂的配方、抗菌织物试样的 洗涤试验方法做了详

10、细地规定,同时,对抗菌针织品的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安全 性评价方法、安全性评价指标及抗菌效果评价指标等做了具体地规定。当时我公司 也有参与这个标准的制定工作,这个行业标准在先进上来说,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部分内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在制定团体标准的抗菌性能方面的要求主要 参考对标行业标准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抗菌纺织品应考虑长期穿着后对人体皮肤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平衡影响,抗菌产品的考核菌种宜以医学界公认的代表菌种为好,G+菌,G-菌及真菌宜同时考核,否则 有破坏人体皮肤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平衡之虞,考核菌种G+菌应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G-菌为大肠杆菌,真菌为白色念珠菌。日本对

11、普通日用抗菌防臭纺织品仅考核金黄 色葡萄球菌,是根据其国情及所用的抗菌材料作出的,并不够完善,在本标准制定 中,我们也同样选取了这个三个指标,优于国际。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般考核纺织品标准洗涤10次后的抗菌效果;在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中,抗菌针织品按照耐洗涤次数及考核菌种不同分为A 级、AA级、AAA级三个抗菌级别考核。A级产品耐洗涤次数考核指标为10次,考核 菌种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适应出口要求。AA级产品耐洗涤次数考核指标为20次, 主要适用于长袜、汗衣、长裤、文胸之类耐洗涤要求不太高的产品;AAA级产品耐洗 涤次数考核指标50次,主要适用于针织裤衩、短袜之类高

12、耐洗涤要求的产品;AA级 及AAA级产品采用相同的抑菌率指标考核,考核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或肺炎杆菌)、白色念珠菌,特殊情况下另行增加考核菌种。本标准中主要是针对 针织内衣类产品,而且产品的特性是经历多次水洗,仍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在标准 制定过程中直接选用了要求最高的耐水洗50次的要求。在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中,耐水洗50次后要求的抑菌率如下:金 黄色葡萄球菌80%,大肠杆菌70%,白色念珠菌60%;在国外纺织品的抗菌标准 中,ISO 20743-2007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测定中,根据产品的用途和使 用环境,确定了三种抗菌性能的定量测试方法,结果表示为抑

13、菌值,但是对于抗菌 效果的判定并未明确说明;在日本工业标准JISL1902: 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 价中,测试方法与ISO 20743 致,但是同样没有提及抗菌评定基准。在本标准 中,耐水洗50次后要求的抑菌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0%,大肠杆菌90%,白色念 珠菌80%,因此,在本标准中,抗菌性能指标高于国内最高行业标准,在定量效果 评价方面优于国际标准。远红外纺织品在吸收外界能量后辐射出325um的远红外线,与人体能够吸收的 红外线相符,能形成共振。远红外纺织品吸收来自人体的红外波能量,并反馈给人 体,提高了皮肤温度,从而达到蓄热保暖的目的。被皮肤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介质 传递和血液循环,

14、使热能到达肌体组织,达到保健和辅助医疗效果。在国家标准GB/T 30127-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中,采用远红外发射率和温升试验 测定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方法,并给出了远红外性能的评价,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 评价:对于一般样品,若试样的远红外发射率不低于0.88,且远红外辐射温升不低 于1.4C时,样品具有远红外性能,对于絮片类,非织造类,起毛绒类等疏松样品, 远红外发射率不低于0.83,且远红外辐射温升不低于1.7C。样品具有远红外性能。 在本标准中,要求若试样的远红外发射率不低于0.90,且远红外辐射温升不低于 2.0C时。所以对比指标而言,本标准要求优于国家标准。为了保障纺织品

15、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同时有利于促 进纺织品贸易的有序发展,我国制定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是我国纺织品安全性最基本技术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2015年,针对婴 幼童皮肤脆弱这一问题,我国推出第一个专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强制性 国家标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对比其他国家关于pH值、甲醛 含量、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指标(见下表),结果如下:(1) pH值指标欧盟只在推荐性生态标准Oeko-Tex Standard 100中提出了要求,其限定值与我 国的GB 18401-2010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我国对pH值为强制执行项目,而日本和美 国则对该项目无要求。本标准中pH值的要求等于GB 18401和GB 31701的要求,为 国内先进水平,国际上也属于相对先进水平。表3国内外标准中pH值限定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