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8497604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和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和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和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和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和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徐百万 刘兴国 关婕葳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在离开饲养地或生产地之前进行的检疫,即到场到户到指定地点的检疫。产地检疫工作按性质属于行政行为,具体为是一种代表国家的执法行为,因此产地检疫具有不平等性和法定性。所谓不平等性,即以国家具体实施产地检疫的机构单方面的意思表达为准。在事情处理上,不需征求管理相对人的意见,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法定性,说明产地检疫工作必须依法执行,由此也就有了以下几个“法定”:1、法定的机构:2007年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规定,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所以说不是任何一个机构都可以从事产地检疫工作,由于

2、是行政行为,必须由国家或法律授权的机构来实施,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根据动物防疫法,只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有权实施产地检疫。2、法定的人员:动物防疫法同样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该法所称官方兽医,即指具备规定资格条件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其实就是指我们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动物检疫员。所以只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设立的动物检疫员,才有实施产地检疫的权利,具有出证权。除此以外,任何人不得从事产地检疫工作,否则均属违法行为。3、法定的项目:在产地检疫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检疫员必须按照法定项目来进行,不得随便增减项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中对产地检疫的具体内

3、容、项目做出了规定。随着检疫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产地检疫的内容及项目还将得到进一步规范和细化。4、法定的检疫对象:即指动物疫病。国家规定对养殖业和人体健康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必须要检疫。凡纳入国家规定必检的动物疫病名单的,就是法定的检疫对象。5、法定的标准:指必须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进行检疫工作。如需进行实验室检测疫病的,实验室检测过程应严格符合相应动物疫病检测的国家标准。一、我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发展历程(一)起步阶段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动物检疫工作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工作重点是以铁路为主的运输检疫和国营屠宰厂、肉类联合加工厂的屠宰检疫,检疫对象重点是大家畜及国家统购的生

4、猪、羊。检疫工作以动物流通环节检疫为重点,重点围绕控制和扑灭牛瘟、马传贫、口蹄疫等流行严重的动物疫病,通过在集贸市场、交易市场、收购站、铁路站、港口码头等场所进行检查、消毒和隔离等措施,防止染疫带病畜禽及畜禽产品上市销售。这一时期虽算不上严格意义的产地检疫,但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为恢复和发展畜牧业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二)发展阶段1985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颁布,动物检疫全面调整、转变、展开,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条例规定,家畜出售前,必须经当地农牧部门实施检疫;对于上市、买卖和运输的畜禽产品,农牧部门有权进行监督检查,以此奠定了动物检疫工作的法制基

5、础。条例的实施,使各级农牧部门强化依法检疫意识,对动物检疫工作做出调整和转变,推动市场检疫、运输检疫和产地检疫工作深入开展。全国快速铺开了畜禽产地检疫,产地检疫工作面也得到快速扩大开展。1988年,农业部关于畜禽检疫工作的规定发布,使产地检疫进一步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八五”期间,农业部提出检疫工作要向基层转移,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建立防检结合,以检促防,以产地、屠宰检疫为基础,流通领域监管为保障的动物检疫新格局。“九五”期间,检疫工作重点向基层转移,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和到点屠宰检疫,建立了以产地、屠宰检疫为基础,流通领域监督为保障的防检疫工作运转机制。这一时期,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农牧部门的努力

6、下,产地检疫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地检疫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加强,畜禽产地检疫开展面和检疫率持续提升,产地检疫的中心地位得到确立和稳固。(三)提高阶段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法的实施,使产地检疫基础地位得到充分加强,动物检疫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动物防疫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以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为基础、以流通监管为保障的我国动物检疫工作基本格局。产地检疫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组织更多的检疫力量深入饲养场、户实施检疫,全面拓展产地检疫开展面,努力提升产地检疫率。各地对动物检疫工作健全记录,完善档案,严格标准,强化技术支撑。经过不懈地

7、努力,产地检疫的基础地位得到充分加强,临栏检疫和报检制度全面落实,检疫行为有效规定,检疫水平极大提高,基本上做到不漏检、不误检,产地检疫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二、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作用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对出售或者调运的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或饲养地前所实施的检疫,实际上是到场到户检疫。开展产地检疫可以把动物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是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护养殖业生产、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动物疫病的流行有三个主要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在控制传染源和易感动物两大环节上都发挥着作用,也是贯彻动物疫病“预防为主”方针的主要体现。因此,

8、动物检疫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动物、动物产品进入流通之前,即放在生产饲养环节。因此,产地检疫是一项基层检疫工作,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总体说,产地检疫工作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监督管理相对人规范养殖,履行法定义务产地检疫工作属于一种政府监督管理工作,这是在国家文件中明确规定了的。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动物出售前必须要实施产地检疫,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否则不能出售。产地检疫出证条件是,首先被检畜禽要临床检查健康,其次还要具备合格的免疫标识,并在免疫有效保护期内,最后对于种用乳用动物,还需符合健康标准或经实验室检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监督工作。检查免疫标识以及被检畜禽是否

9、在免疫有效保护期,就是检查管理相对人是否按国家规定对相应的疫病进行了免疫接种,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的免疫,这都是对管理相对人行为的一种检查,监督其合法经营。同样,检查种用乳用动物是否符合健康标准,也是通过产地检疫工作对管理相对人的养殖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其履行畜牧业的有关规定。实际上这些都是国家行为的监督工作。产地检疫工作的监督管理作用在未来还应会与养殖、防疫进一步密切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与完善。(二)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产地检疫工作是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领域的关键,是促进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手段。产地检疫实施的是到场到户检疫,通过最初、最直接的临床检疫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测,为预

10、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情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临床健康检查能够及时的找出患病动物,发现传染病病原,并及时就地处置,采取防控措施,把动物疫情消灭在最小的范围内,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危害。从而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扩散的防控效果。同时,产地检疫的具体内容之一是查验免疫,这也促进了动物免疫接种的工作,全面提升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所以,产地检疫工作可以说是整个检疫工作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整个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将动物疫病控制在源头的最有效手段,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产地检疫的被检畜禽,不论是用于屠宰还是调

11、运、继续饲养,均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产地检疫是畜禽进入流通环节的第一道关卡,可见其作用。在动物传染病中,已知约有200多种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如流感、炭疽、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这些都无时不刻挑战着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产地检疫的有效实施将患病畜禽、特别是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畜禽控制在饲养地,将疫病病原消灭在源头,阻止其进入人民的日常生活,确保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四)建立了良性循环的动物防疫工作格局检疫监督主要在于流通及上市环节,通过监督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未经检疫动物的私屠乱宰现象,从而促进屠宰环节的监管。而在屠宰环节,通过严格查验产地检疫的证明和

12、畜禽标识,无证、无标以及证物不符的动物一律经有关规定处罚处理,这就能体现产地检疫的重要性,有效降低漏检、漏防的比率。产地检疫又通过查验被检畜禽的免疫证明和畜禽标识,无证、无标的动物均不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动物饲养者自觉开展动物疫病预防的免疫注射工作。如此环环相扣,达到了建立以监保检、以检促防、防检结合的良性循环的工作格局。2007年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对动物产地检疫做了进一步强化,检疫工作的重心向源头监管转移,这就大大推动了基层检疫队伍的工作,使基层队伍职责功能更加健全。产地检疫工作不断加强,产地检疫率不断提升,同时也一定程度的增加了基层检疫队伍收取的产地检疫费,这也拓宽了基层检

13、疫人员的收入渠道。基层检疫人员的收入有了保障,也就稳定了基层队伍的人心,使他们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从而促进产地检疫更好的开展。三、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意义(一)完善了兽医工作的链条2005年,我们开始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健全基层兽医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支持三类机构。执法监督中包括了动物检疫,而产地检疫又是动物检疫中的一种。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不是由一个部门独立来完成,它是动物防疫工作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防疫、检疫、监督互相配合。因此,才有“防疫是基础,检疫是关键,监督是保障”的工作思路,建立防、检、监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没有了产地检疫工作,就没有兽医工作这个完整的体系链条。同时,产地检疫工作是基

14、层的兽医工作内容之一,是兽医工作在基层最直接的体现之一。没有规范的产地检疫,就无法构成完整的检疫监督系统,也就无法实现兽医工作的管理系统。(二)促进了基层检疫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搞好产地检疫工作能在最小范围内控制动物疫情,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好公共卫生安全。同时,产地检疫工作点多、面广、量大,条件艰苦,是一项需要去认真做而且必须做好的工作。所以产地检疫是整个动物防疫工作也是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础,具体实施产地检疫工作的基层检疫员队伍肩负着重要使命。这就要求一是要有一定数量的队伍,人员不足则无法保证产地检疫工作全面实施。二是队伍要具有高技术、高素质,否则无法开展好产地检疫工作。三是产地检疫的

15、队伍要有一个好的作风,不怕艰苦、有责任心、能打硬仗的作风。因此,没有一流的队伍,就无法实现产地检疫工作的规范、全面开展。正是随着基层检疫队伍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地检疫工作也逐步规范、有序、扎实地开展起来,其作用和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认识和肯定。产地检疫工作受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产地检疫的重要性反过来又促进了基层检疫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随着产地检疫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发展,检疫队伍也将从人员的技术素质,收入分配,检疫相关的硬件设备等方面得到完善和提高。(三)推进了管理相对人的遵纪守法产地检疫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推进了管理相对人在养殖环节的行为操作不断规范。产地检疫不仅通过临栏检

16、查畜禽临床健康状况,同时还将通过查验管理相对人的养殖档案、免疫证明等以确定其按国家规定记录养殖档案和免疫接种,督促其按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的义务。产地检疫实行报检制,由管理相对人主动申报检疫后检疫员实施现场检疫,因此产地检疫工作的强化能增强管理相对人的报检意识,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法律意识,以减少逃避或拒抗产地检疫的现象发生。同时,产地检疫通过不断严格的检疫程序,规范管理相对人在养殖环节的行为,推进其行为不断走向规范化、合法化,从而也逐步实现了“好的畜禽产品,是靠养出来的,不是靠检出来的”。(四)促进市场统一,防止地方贸易保护产地检疫工作由于其法定性,具有法定的检疫项目、检疫对象以及检疫标准,这些均属国家统一规定。因此,经产地检疫合格的畜禽均能符合一个统一的要求,达到一个一致的水平。饲养的畜禽多进入流通环节,这样经过产地检疫后,就能确保在市场流通的畜禽符合统一的条件。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