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易学学述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8483090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子易学学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朱子易学学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朱子易学学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朱子易学学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朱子易学学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子易学学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朱子易学学述赵建功内容提要:文章从四个方面对朱子易学进行了探索:一朱子强调,易本卜筮之书,但又不止于卜筮,故治易 须兼重象数与义理,而不可有所偏废,阐发义理须以象数为基础,研究象数又须以义理为目的;二他指出,易之为用, 无所不该,因易是个空的物事,故治易不可拘执一物一理,而应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三他主张,应严格区分易 经、易传和易学,同时充分肯定各家的独特价值,故治易应摒弃门户之见,博采众长;四他提出,一物各具一太 极,圣人是己与天为一,从而建立了自己独步千古的形上学,表现了深邃独到的终极关怀。朱子思想博大精深,平实恢宏,综罗百代,影响广远。史称朱子“绍道统,立人极,为万世宗师”,孔子大圣,

2、朱子大贤,道德事功,不甚相远。”钱穆先生曾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 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然而,八百多年的盲目推崇、歪曲利用和感性抨击,极大地扭曲了真朱子”这就使我们很难平和公允地理解朱子”尽管 如此,面对朱子这样一位卓立乾坤的思想巨人,面对其丰赡精湛的思想财富,又有谁能保持无愧的沉默?朱子易学更是融贯古今,颇多创新,简易明达,卓尔不群,且能随缘点化,因宜生发,而有其不可替代的现代意义”本 文即试图以一种力求平允的为学态度,对朱子的易学思想及其现代启示作一初步探索”一易本卜筮之书 朱子一生精研周易

3、经传,熟谙易学历史及其进展”他对易学界极为普遍的那种偏执象数或义理的治易态度颇为 不满,批评象数学派“滞泥而不通”,义理学派又“疏略而无据”,“二者皆失之一偏”,都没有把握到周易的“本 义”。他明确指出:易本卜筮之书,后人以为止于卜筮”至王弼用老庄解,后人便只以为理,而不以为卜筮,亦非” 近世学者颇喜说易其专于文义者,既支离散漫而无所根著;其涉于象数者,又皆牵合傅会,而或以为出于圣人 心思智虑之所为也。若是者,予窃病焉。“谓易是卜筮书,最为大胆创论”,,可以说是企图恢复周易的本来面貌,不仅对当时的义理学派,对象数学 派的周易观也是一大冲击,在经学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由此可见朱子易学的大胆创

4、新、卓尔不群之处。周易最初本是卜筮之书,但它却不仅仅是卜筮之书,而是统治阶级用以“神道设教”、,教人为善”的特 殊典籍”然而,孔子之后的易学家几乎都不能充分认识或正视这一点,因此也就无法采取一种较为正确、合理的治易态 度:他们或是以为周易“止于卜筮”,成为偏执象数的象数学派;或是只以周易“为理,而不以为卜筮”,或讳言周 易为卜筮之书,成为偏执义理的义理学派。因此,朱子能破除一千多年的历史迷雾,大胆指出易本卜筮之书”,但又 不“止于卜筮”,显示了深厚的易学功底和超凡的易学卓识。朱子对象数学派提出了许多批评,认为其“苛细缴绕,令人厌听” 11,,太走作”,“附会穿凿”,许多说法令人“好笑”; 即使

5、偶有所得,“然上无所关于义理之本原,下无所资于人事之训戒,则又何必苦心极力” 12,以求必得之哉?他说:汉儒求之说卦而不得,则遂相与创为互体、变卦、五行、纳甲、飞伏之法,参互以求而幸其偶合”其说虽详,然其 不可通者,终不可通;其可通者,又皆傅会穿凿而非有自然之势”13朱震又多用伏卦互体说阴阳,说阳便及阴,说阴便及阳,乾可为坤,坤可为乾,太走作”近来林黄中又撰出一般翻筋斗 互体,一卦可变作八卦,也是好笑”14然而,对于同样属于象数学派的邵雍,朱子虽然也批评他有些地方“大概近于附会穿凿” 15,解易时又“尽归之 数”,但却在更多时候对他褒扬有加,说他“心地虚明,所以推得天地万物之理”,说“康节先天

6、后天之说最为有功”,对 程颐有便利条件请教他“却轻之不问”深感不解和遗憾16,说周易系辞“易有太极” 一节“乃易学纲领,开卷第一义。 然古今未见有识之者。至康节先生,始传先天之学而得其说” 17,说“某看康节易了,都看别人底不得” 18。同时,朱 子吸取了邵子易学的许多成果,以致南宋学者魏了翁说,“朱文公易得于邵子为多,盖不读邵易,则茫不知启蒙本义 之所以作。” 19可见,朱子治学持论皆极平允,而绝无个人偏见杂入学术。这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的。朱子更对义理学派进行了严厉批评,认为他们中的有些人,如主张“得意忘象”的王弼,提出“假象显义”的程颐,虽 然有功于“破先儒胶固支离之失,而开后学玩辞玩占之

7、方” 20,但是,他们在解易时“直弃卜筮而虚谈义理,致文义 牵强无归宿 21,则甚为不妥”他说:大抵易之书本为卜筮而作,故其词必根于象数,而非圣人己意之所为”其所劝戒,亦以施诸筮得此卦此爻之人,而 非反以戒夫卦爻者”近世言易者殊不知此,所以其说虽有义理而无情意,虽大儒先生有所不免” 22朱子认为,“易本卜筮之书”,“故其词必根于象数”,“象数乃作易根本,卜筮乃用处之实”,若摒弃阔略卜筮、 象数,则事无实证,而虚理易差,“却恐不见制作纲领、语意来历” 23。如此,治易便如“画鬼神” 24,每个人都 可以随便解释周易,遂使周易不成其为周易,易学不成其为易学,则易学休矣”因此,朱子进而尖锐地质问偏执

8、义理的易学家: 今学者讳言易本为占筮作,须要说做为义理作”若果为义理作时,何不直述一件文字,如中庸大学之书, 言义理以晓人?须得画八卦则甚?且圣人要说理,何不就理上直剖判说?何故恁地回互假托,教人不可晓?又何不别作 一书?何故要假卜筮来说?又何故说许多“吉凶悔吝”?25面对这种势不可挡的锐敏质问,那些偏执义理的易学家能作何回应?他们是否还能坚守立场而无动于衷?朱子对义理学派的批评,甚至不回避他一向特别敬重的程颐。他认为,程颐虽“见得个大道理,却将经来合他这道理, 不是解易”,其易传尽管“义理精,字数足,无一毫欠阙”,“只是于本义不相合。” 26他批评道:若伊川要立议论教人,可向别处说,不可硬配

9、在易上说”27但是,朱子在批评程颐易学不足的同时,仍然对其作出了极高评价,认为程氏易传是“因时立教,以承三圣”的哲 学精品,只是“此书于学者非是启发工夫,乃磨砻工夫” 28,不宜初学易者看,而宜于有相当基础者细心体察,深契 冥赏精微玄妙之易理”这种平和公允的治学态度,实在难能可贵,令人不胜敬慕”他说:易之为书,更历三圣而制作不同。若庖羲氏之象,文王之辞,皆依卜筮以为教,而其法则异。至于孔子之赞,则又 一以义理为教,而不专于卜筮也。是岂其故相反哉?俗之淳漓既异,故其所以为教为法不得不异,而道则未尝不同也。然自 秦汉以来,考象辞者泥于术数而不得其弘通简易之法,谈义理者沦于空寂而不适乎仁义中正之归。

10、求其因时立教,以承三圣, 不同于法而同于道者,则惟伊川先生程氏之书而已。29“庖羲氏”即伏羲,“道则未尝不同”即“四圣一心” 30。朱子有时说“三圣”,指上古伏羲、中古文王、近古孔子, 有时说“四圣”,即三圣加上周公。盖因文王、周公同在近古,同是系辞,只是文王系卦辞,周公系爻辞,故他常常文王、 周公连称,而三圣、四圣皆是传统说法,不必深究。朱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提出应严格区分易经、易传和各家易学, 并充分肯定其各自价值(详见下文)。在这里,朱子显示了自己明确的治易立场,他“既批评了汉易的象数之学,又批评了王弼派的玄学易学,而以程氏 易学为正宗。据此,朱熹的易学,对筮法的解释,虽然吸收了河洛图式和

11、邵雍的先天易学,但仍属于义理学派;或者说,站 在义理学派的立场,吸收象数学派的某些观点,以补其不足。” 31朱子撰写周易本义、易学启蒙,就是为了纠正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的偏执。他认为,“易于六经,最为难读。 穿穴太深,附会太巧,恐转失本指” 32,“经文本义又多被先儒硬说杀了,令人看得意思局促,不见本来开物成务活法 鄙说正为欲救此弊。” 33因此,他吸取了两派解易的历史教训,采取了 “简易”的治易风格,于不可下手处宁可 付诸阙如,以为如此解易,则不至于有太大差谬。他在自述其撰述原委时说:易本为卜筮而作,其言皆依象数以断吉凶。今其法已不传。诸儒之言象数者例皆穿凿,言义理者又太汗漫,故 其书为难读”

12、此本义、启蒙所以作也”34近又尝作一小卜筮书盖缘近世说易者于象数全然阔略,其不然者又太拘滞支离,不可研诘。故推本圣人经传中 说象数者,只此数条,以意推之,以为是足以上究圣人作易之本指,下济生人观变玩占之实用”学易者决不可以不 知”而凡说象数之过乎此者,皆可以束之高阁而不必问矣”35“小卜筮书”指易学启蒙,“此数条”指易学启蒙的“本图书、“原卦画”、“明蓍策”、“考变占”四篇。朱子说, 绝大多数易学家“好自用己意,解得不是” 36,今学易者但晓得此数条,则于易略通大体,而象数亦皆有用。 此外纷纷,皆不须理会矣” 37由此可见,朱子对自己的学易心得颇为自信,自认为能纠正义理学派空寂虚谈和象数 学派

13、穿凿附会的偏颇,并融通各家易学的优长。他曾说,自己治易,“偶幸及此,私窃自庆,以为天启其衷。” 38 朱子强烈反对那种舍弃卜筮而空谈义理的治易态度”他认为,虽然易经蕴含宇宙万物之大道玄理,等待我们去 发掘和揭示,但是,我们须首先明白,易经本是卜筮之书,因此,阐发义理须以象数为基础,研究象数又须以义理为目 的,治易须兼重象数与义理,而不可有所偏废”这种平允的治易态度,在偏执频见的易学史上极为可贵”朱伯崑先 生就此指出:“这种对待周易的态度,表明朱熹既是一个历史学家,又是一个哲学家,从而使他对周易经传的研究 超过了前人的贡献。” 39在朱子的著述中,对象数、卜筮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易学启蒙、蓍卦考

14、误、筮仪、易五赞、易象说等就 不用说了,即在周易本义中,也是首列九个易图(易图即非原有,也与易学启蒙基本一致),而在注经时更以象数 为基础,认为解易时“添一重卜筮意,自然通透” 40,这样才能达到周易之“本义”。这可能会使人感觉有过分 推尊象数之嫌,然在朱子则自有一番道理”今人李仕徵先生根据周易本义卷首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及所附“此图圆布者,乾尽午中” 一段说明文字,发现 了阴阳鱼太极图的精确画法,并发现此图与许多自然现象不谋而合41”这给我们以很大震动,也许其中自有一些深意在,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钱穆先生指出:“朱子论易图,实自有一番高情远寄,既非当时理学所能限,亦非后来考据所能拘。朱子治易境

15、界, 实有超出宋儒义理清儒考据之外者。然朱子所论,亦非于义理有背,亦未尝置考据于不问,此正其不可及处。” 42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检讨我们对待先哲思想和传统文化的方式”简单否定和盲目推崇都是不负责任的轻浮态度,而平和 公允则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二易之为用,无所不该在提出“易本卜筮之书”、批评了偏执象数或义理的治易态度后,朱子又对绝大多数易学家解易时常见的拘 执倾向进行了抨击。他认为,“易之为书,本为卜筮而作,然其义理精微,广大悉备,不可以一法论” 43, “易之卦 爻,所以该尽天下之理。一爻不止于一事,而天下之理莫不具备”,故治易千万“不要拘执著” 44,而应该“大着心 胸,不可因一说相碍” 45,要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他说:盖文王虽是有定象,有定辞,皆是虚说此个地头,合是如此处置,初不粘着物上”故一卦一爻,足以包无穷之事,不可 只以一事指定说。他里面也有指一事说处,如“利建侯”、“利用祭祀”之类。其他皆不是指一事说。此所以见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