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8408301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年的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Lasker 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授予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 (artemisinin) 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 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挽 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 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 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 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从上个世纪90 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 疟疾

2、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其中 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图 1. 抗疟药青蒿素自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从中草药植物青蒿 (Artemisia annua L) 中发现了青蒿素 (artemisinin) 之后,人们已合成许多青蒿素衍生物,其中包括活性比青蒿素更好的双氢青蒿素 (dihydroartemisinin)。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抗疟药,将青蒿素与另外一种药物组成的复方疗 法是当今唯一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案。根据青蒿素的抗疟活性有赖于它的过氧桥这一特点,在 未来我们也许能合成出更多新的抗疟药。“523 项目”带来的希望或许不可思议的是,青蒿素的故事原来始于中国文化大革命和援越抗美战争时

3、期。当年在越 南战争的战场上,由于疟疾的流行,作战双方的士兵纷纷感 染疟疾,严重地影响了部队战 斗力。抗氯喹的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的出现更成为当时疟疾防治的主要难 题,这也促使了作战双方政府在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的大量投入。美方的努力促成了甲氟喹 (mefloquine) 的发现。数据显示,使用单剂量的甲氟喹就能治愈感染氯喹抗性疟原虫的患者 (Trenholme et al., 1975)。然而,由于当时的北越政府缺乏相应的研究机构和科研条件,他们 只能转而求助于中国。1967年 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

4、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一项具有国家机密性质、代号 为“523 项目”的计划就此启动了。该项目组织了来自60 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 多名研 究人员参与 (张剑方等. 2006)。项目短期的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有效控制疟疾的 药物 (到 1969 年已确立三种防治方案) ,而它的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 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由于“523 项目”具有军事机密的性质,项目的研究结果是不允许向外公布的。在“文革”时期, 发表科学论文也是不可能的。这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当时并不被523 项目以外的人所知, 但课题的研究信息与进展还是以报

5、告的形式在研究人员的内部会议上进行了自由地交流。没有文献,没有出版记录,到底谁才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呢?当我们 (Miller 与苏) 于 2007 年着手探究青蒿素研发的历史时,我们对问题的答案还一无所知。经过深入的调查研 究, 我们毫无疑问地得出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教授是发现青蒿素 的首要贡献者。1969年 1月,屠呦呦被任命为北京中药研究所523课题 组的组长,领导对传 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的搜寻与整理。1981年 10 月,屠呦呦在北京代表523项目首次向到访 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员汇报了青蒿素治疗疟 疾的成果 (Tu, 1981)。从古代药方到现代药物在调查和

6、收集过程中,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筛选了 2000 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 640 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 200 多种中草药方和 380 多个中草药提取物。 在研究中他们发现青蒿提取物(一种菊科艾属植物,学名为Artemisia annua L.)对鼠疟原虫 的抑制率可达 68%。但是后续的实验结果却显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 12-40%。对此屠教授认为,低抑制率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 有效成份浓度过低的原因造成的。 于是他们着手对提取方法进行改进。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 (公元 283-343 年) 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

7、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常用煎 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份。不出所料,改用乙醚低温 提取后, 研究人 员如愿获得了抗疟效果更好的青蒿提取物。可是,这样得到的青蒿提取物仍具毒性和副作用。针对这个情况,屠教授进一步去除了青蒿 提取物中不具抗疟效果的酸性部分但保留了毒性低抗疟力 改善的中性部分。在1971年 10 月进行的鼠疟测试实验中他们发现,这种中性的青蒿提取物 (编号 191#) 对鼠疟原虫的抑制 率达100%。1972年3 月8 日在南京召开的523会议上,屠呦呦报告了这一结果。屠教授在 会议上提供的一些关键的提炼参数也加速了提 纯青蒿晶体的进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 尽管屠呦呦

8、的研究团队在获得高质量的青蒿晶体上遇到了一些挫折,另外两个团队 (云南药 物研究所的罗泽渊和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的魏振兴等) 通过使用屠呦呦提供的信息和提取 方法,很快就从当地的黄花蒿A. annua L.(译者注:A. annua L是叫黄花蒿或青蒿还有争论) 中提炼出了具有良好的抗鼠疟原虫效果的纯青蒿晶体。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李国桥小组主持 的临床实验中, 云南药物研究所提取的青蒿素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有趣的是,与此相关青蒿素的X-衍射晶体结构、药理学、以及青蒿素抗非重症疟和抗重症 脑型疟的学术论文里却只有青蒿研究协作组的署名而没有 个人的名字 (1979)。该论文阐明 了青蒿素是一种带有过

9、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结构中的过氧基团与青蒿素的抗疟活性有关 (图 1)。1985年,美国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 (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 WRAIR) 的Klayman从生长于波托马克河(Potomac River)河岸的青蒿A. annua中分离出一种与青蒿 素相同的化合物。Klayman在研究中发现,植物体中只有极少的天然成份含过氧基团。尽管 WRAIR的研究人员对大量的羟基过氧化物进行了测验,但并未发现具有抗疟活性的物质 (Klayman, 1985)。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领导的两项临床研究对青蒿素和甲氟喹进行了比较。在此研究

10、 中,他们首次建议为了防止疟疾的复发和抗药性疟原虫的 产生,应考虑复方药物疗法 (Jiang et al., 1982; Li et al., 1984)。与甲氟喹相比较,青蒿素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能在数小时内 清除寄生虫。但是青蒿素的药效半衰期短,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应与另外一种药物 组 成复方进行用药。接受青蒿素单方治疗的病人一般能很快恢复,但是如果病人过早停药,往 往会导致疟疾症状的复发。这种非完全治愈的情形可能引起抗药性疟原 虫的产生。李国桥 的研究团队也开发出一种用于治疗脑型疟的含青蒿素的栓剂,目前这种栓剂已在非洲地区的 临床上使用。栓剂的使用缩短了治疗周期并提高了存活 率。获知

11、中国人发现了青蒿素之后, Nick White (一位在泰国工作的英国牛津大学教授) 也开始 对青蒿素及衍生物进行研究。他证实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疟速效的特点,并不遗余力 地倡导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与另外一种伴侣药物组合给药以彻底清除 疟原虫。目前这种青蒿 素复方已成为世界上治疗疟疾的标准疗法。由于他在这些方面的重要贡献,Nick White于 2010年获得了加拿大盖尔德纳奖 (Canada Gairdner Award)。 除了青蒿素的发现,“523项目” 还研制出了多种可以与青蒿素组合的药物,其中包括苯芴醇 (lumefantrine), 哌喹(piperaquine), 和双喹哌 (p

12、yronaridine) 等。“523 项目”的成功反映了其特有的,集众多的研 究单位和科研工作者之长的大协作精神。与抗药性的不懈斗争 一个重要却还无法回答的问题是青蒿素或青蒿素衍生物的药效在未来还能保持多久?也许 我们能从其它抗疟药物的历史得到一些启示。在前一种天然 药物奎宁 (quinine) 的引入之 前,疟疾在全球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奎宁的使用迅速降低了人类患疟疾的死亡率。在 意大利,奎宁价格的下降导致奎宁使用量的增加,进而使得患者 死亡率急剧下降。而当恶 性疟原虫对合成的抗疟药氯喹 (chloroquine) 产生抗性后,小孩患疟死亡率迅速升高的情形 也就不足为奇了。在氯喹抗性被

13、鉴定出是由于位于疟原虫的PfCRT转运蛋白的编码基因的 突变引起之后 (Fidock et al., 2000) ,这些突变也被阐明其实并非源于非洲、而是从东南亚 引入非洲的 (Wooton et al., 2002)。非洲国家与地区的公共卫生组织目前遇到的一个主要棘手的问题是对何时改变疟疾治疗策 略作决定。因为可选择的疗法有限,在决定改变疗法之前需要对其功效进行 一番周密的评 估。然而,在改变疗法的过程中患者的死亡 (尤其是儿童) ,常常会在新疗法引入之前发生。磺胺-乙胺嘧啶(sulfadoxine-pyrimethamine,商品名为:凡西达Fansidar)是在氯喹之后引入 非洲地区的一

14、种抗疟组合药。在其使用后不久,便有大量的报道指出恶性疟原虫对凡西达产 生了抗性。研究显示,凡西达抗性的发生是因为疟原虫 二氢叶酸还原酶编码基因和二氢喋 酸合成酶编码基因的突变引起的。同样,甲氟喹作为单一的抗疟药引入亚洲后也产生了抗药 性。不幸的是,甲氟喹抗性疟原虫的产 生也削弱了 Fansimef (一种由凡西达和甲氟喹组合 的复方药) 的药效。另外,由于甲氟喹的造价昂贵,这种药并不适合在非洲地区使用。坚持使用青蒿素类复方药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能阻止青蒿素抗药性的发生(图1)。为了保护青 蒿素的功效,我们需要谨慎地评估伴侣药物的疗效。我们希望这些青蒿素复方能长期有效, 以减少因疗法的更替而带来的死

15、亡。另一个要面临的问题是一旦产生青蒿素抗性,接下来我们将采用什么药物? 有证据称,与 以往的报道或泰国其它地区的情况相比较,柬泰边境地区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疟原虫被清除的 周期正在延长, 可能显示对青蒿素及衍生药物的抗性正在柬泰边界悄然发生 (Dondorf et al., 2009)。然而,体外和体内试验显示,使用和以往相同剂量的青蒿素均能杀灭所谓的啦性, 疟原虫。 尽管人们在青蒿素抗性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争议,谨慎的做法是假定它是抗药性发 生的早期并设法去限制这些抗性疟原虫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映射出与其它药物如 氯喹抗性和磺胺-乙胺嘧啶的早期抗性相似的流行病发展模式。 这二者的抗性都起源于东

16、南 亚、而后传播至非洲地区。因为疟原虫抗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极其迅速,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从这个角度奎宁其实是个特例。在使用奎宁 的百余年里,治愈所需奎宁剂量的增加的幅度 (耐药性上升幅度) 还是相对缓慢的。我们希望这种情况也能发生在其他中草药如青蒿素上。抗疟治疗的未来 基于青蒿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研究人员也正努力研制其它的抗疟化合物。我们已经知道青 蒿素的抗疟活性与血红蛋白的消化和血红素铁的释放有 关;它们最终诱导虫体内的氧化应 激反应(Klonis et al., 2011)。正如Klaymanl985年所指出的,只有极少的天然产物含过氧基 团,这种过氧化物也为我们在研发新抗疟药上提供了一个契机 (Charman et al., 2011)。但是谁将去开发这些新的药物?虽然青蒿素的发现源于战争;我们希望未来会有更加和平的 动力去驱动抗疟新药的研发。然而,长期以来,疟疾都不 被制药商所关注。 制药商们更愿 意将资源和精力投放到富庶国度里有利可图的疾病上。为填补这一欠缺,像M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