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8405474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赋》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赤壁赋》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赤壁赋》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赤壁赋》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赤壁赋》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壁赋》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赋》练习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壁赋练习及答案苏轼前赤壁赋知识归纳 练习 一、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2、举酒属客:劝请,邀 3、纵一苇之所如:任;到,往 4、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江面浮动的月光 6、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7、倚歌而和之:循,依 8、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声音婉转悠扬;细丝 9、舞幽壑之潜蛟:深谷 10、泣孤舟之嫠妇:寡妇 11、苏子愀然:忧愁的样子 12、正襟危坐:端正。正一正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13、山川相缪:缭、盘绕 14、方其破荆州:当 15、舳舻千里:船尾和船头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16、酾酒临江:斟酒 17、

2、横槊赋诗:兵器 长矛 18、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19、举匏樽以相属:用葫芦做成的酒器;相互劝饮 20、逝者如斯:这里指水 21、盈虚者如彼:满;缺;这里指月亮 22、卒莫消长也:到底,最终;消减和增长 2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简直 24、虽一毫而莫取:即使 2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26、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 27、洗盏更酌:更换酒杯 28、肴核既尽:菜肴和果品;已经 29、杯盘狼籍:凌乱的样子。也写作“狼藉”。 30、相与枕籍乎舟中:互相;枕着,垫着 1 二、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

3、缠绕 三、指出下面划线词语的古今异义 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凌万顷之茫然 茫茫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助词,的 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知东方之既白 助词,取独 扣舷而歌之 助词,调节音节 耳得之而为声 代词,它 送孟浩然之广陵 动词,往,到去 2、属 举匏樽以相属 劝请,邀 亡国乱君相属 连接 屈平属草稿未定 缀缉,撰著,写作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请托,嘱咐 若属皆且为所虏 类,等辈 属岁旱时 副词,恰好,适值 3、望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远

4、处看 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盼望,希望 德高望重 名望,声望 望风 察看,观察 4、危 正襟危坐 端正 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 认为危险 周以缭垣,约以危栏 高 五、指出下面句中活用的词语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动用法 使起舞 使哭泣,落泪 2、下江陵 名词用作动词,进兵 2 3、顺流而东也 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用作动词,捕鱼、砍柴 5、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用法,以为伴、为友 6、不知东方之既白 形容词用作动词,发白,亮 7、肴核既尽 副词用作动词,用尽,吃完 六、在横线上写出所给例句属于哪种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5、 客有吹洞萧者 2、介词短语后置句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不绝如缕 3、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4、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七、写出下面词语的含义 少焉:一会儿。 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比喻非常渺小。 杯盘狼籍: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八、翻译句子 1、纵一苇之所如,

6、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的江面。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 当曹操攻破荆州,进兵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船尾和船头连成千里之长,旌旗遮蔽天空,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是一代枭雄,可是现如今在哪里呢?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竟不能在一瞬间;从

7、那不变动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没有穷尽的,又何必要歆羡它们呢? 6、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窈窕yo 愀然chu 蜉蝣f 山川相缪o B徘徊i 枕藉 幽壑 冯虚御风pn lihjihC嫠妇l 桂棹o 匏樽po 酾酒临江sh D肴核yo 扁舟bin 糜鹿m 横槊赋诗shu n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 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 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8、卒:到底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到去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4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离开人世,飞升仙境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流去的水像这样,而并没有流去。 C望美人兮天一方在天的那一边眺望美人啊 D物于我皆无尽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的。 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歌窈窕之章。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

9、如诉,。 4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目遇之而成色。 相与枕藉乎舟中,。 二、语段阅读 阅读课内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托遗响于悲风。”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萧声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寄蜉蝣与天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

10、江渚之上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糜鹿 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1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啊一首诗? A长歌行B短歌行C蒿里行D步出夏门行 11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

11、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赤壁赋练习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5 A壬戌 窈窕 桂棹 冯虚御风 B嫠妇 愀然 舳舻 山川相缪 C酾酒 横槊 江渚 正襟危坐 D匏樽 枕藉 蜉蝣 一叶扁舟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 冯虚御风 B渺渺兮予怀 正襟危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 扣舷而歌之 D倚歌而和之 而卒莫消长也 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 6 8、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 古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2、9、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做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 B“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人的胸怀广阔。 C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 D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义。 10、对下列各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的万物,连一瞬间都不停止。 B泣孤舟之嫠妇为孤舟中的寡妇而哭泣。 C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同飞升的仙人一同遨游长空,哪怕在明月下死去 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轻盈飘逸啊,像长了羽毛的鸟儿一样,远离尘世,飞升仙境。 1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1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