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8404200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100分卷 得分: 一、语言积累使用。(33分)1、根据注音写汉字。(3分)我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qin( )在门框里。往常他抱着冰y ( )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就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lu( )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但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B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C学校合唱团

2、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D骇人听闻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注重,它警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道德和法律的教育。3、下列句子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3分) 那该是大自然3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我们居住 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 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 B. C. D.4、背诵默写。(14分)(1)、相顾无相识,_。(2)_

3、,波撼岳阳城。(3)晴川历历汉阳树,_。(4)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抒发自己豪情的诗句是:_, _。_(5)杜甫春望一诗中移情于景,表达自己感时伤别之情的诗句是:_ _ ,_。5、综合性学习(10分) 某班同学在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的过程中,搜集到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二】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 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

4、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 (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 【材料三】每天出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 (梁晓声母亲)【材料四】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 (车行母亲(1)、以上四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母亲辛劳的一则是-_。(2分)(2)根据【材料三】或【材料四】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8分) 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 母爱是 _,_; 母爱是 _,_。二、现代

5、文阅读(22分)(一) 轻 放 (13分) 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然而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

6、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

7、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

8、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

9、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7、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8、语段中两次出现“光明使者”,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9、文章第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

10、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10、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3分) (二)、阅读成长的桥,完成11-14题。(9分)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

11、住扑哧笑了。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没有插销了。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就

12、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的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痛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研究生。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懵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11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用“成长的桥”作为标题有什么含义?(2分) 12第二段中写“我”因打碎了花瓶而受到母亲的责骂,在听完“我” “振振有词”地对答后,母亲为何“忍不住扑哧笑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