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捉泥鳅》.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840186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捉泥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捉泥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捉泥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捉泥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捉泥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捉泥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捉泥鳅》.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捉泥鳅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捉泥鳅。教学目的1、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捉泥鳅,体会嬉戏的愉快情绪。2、认识四四拍,理解其含义及强弱规律。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重点难点声音要富有弹性和童趣,附点音符的演唱教学过程一、课前发生练习二、新歌学习师:听一听,歌中的这些孩子在玩什么呢?1、初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揭题:捉泥鳅师:这是一首由_著名的音乐人侯德建先生所写的童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2、再听歌曲。听听歌中提到了哪些景物?幼儿:池

2、塘、雨、田野、泥鳅;泥鳅:泥鳅是最为常见的鱼类,常生活在水田、池塘、沟渠的静水底层淤泥中。浑身滑溜溜的,身上布满黑色小斑点,小小的眼睛,嘴的周围长着5对触须。 个头虽小,能耐却很大,泥鳅的生命力极强,即使在干旱季节,水涸竭的情况下,它能钻入泥中照样不死;泥鳅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并具有药用价值,深受人们所喜欢。纠正了liao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野外这么美,小伙伴们玩得真快乐呀。你们想不想跟着这些小伙伴一起去捉泥鳅?出发吧!4、跟琴练唱歌曲。(1)找一找:歌中的乐句你都会唱了吗?你觉得哪一句学习时有困难?练习。(可请会唱的学生教唱)(2)注意点。a、附点节奏轻快、开心

3、b、同音反复处口齿明晰、音高一致c、后半段乐句心情急迫5、完好演唱歌词。注意歌曲的情绪、速度。师:同学们的歌词唱得很棒,精彩的歌词加上美妙旋律会更棒,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歌曲美妙的旋律吧!师:接下来让我们开动脑筋,捋捋袖子、卷起裤管,一起来捉泥鳅吧!6、音乐游戏:捉泥鳅三、延伸 表现歌曲导:这么好听的歌曲它是几拍子呢?wWw.F132.1、理解四四拍含义,板书,标出强弱规律。师:让我们用四拍子的动作来拍一拍吧!2、声势训练。(1)动作:跺脚、拍腿、拍手、拍肩(2)为歌曲伴奏并合唱捉泥鳅。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为父母表演歌曲捉泥鳅。活动反思这个活动的难点是四四拍的强弱关系,为了更好的让幼儿理解,我采用了

4、触摸游戏的方式。游戏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喜欢玩的活动之一。(文.章出自教.案网)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解决歌曲的难点。四四拍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所以我就利用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腿,第三拍拍手,第四拍碰肩,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直观地理解了强弱关系。在音乐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使幼儿对音乐课产生了浓重的兴趣。游戏教学培养了幼儿得多种才能,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们得到了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脚、动脑等多种器官参与活动。真正使幼儿主动,愉快地学习,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种瓜活动目的:1. 感受歌曲中活泼愉悦的情绪,学习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2. 认识休止符,能完好正确地学唱歌曲

5、。3. 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活动准备:节奏卡 X X O | X X O | ,与歌词相对应的图谱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T: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种瓜的歌曲,请大家来欣赏这首好听的歌曲!二、欣赏歌曲,熟悉歌词1. 老师弹唱第一遍歌曲T:这首歌里面种的是什么瓜?2. 再次欣赏第二遍歌曲(放慢一些节奏,可清唱)T: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根据幼儿的答复出示相应的图谱)3. 第三次欣赏老师将图谱按照歌词顺序排列,并依次提问:是谁种的瓜?在哪里种的?我是怎么种的?最后结了个什么?抱得动吗?(结合画面,稳固

6、歌词)借助图谱,幼儿跟念歌词2遍三、学唱新歌1. 老师弹唱歌曲,幼儿尝试着跟唱(要求能连接地跟唱)2. 重点示范休止停顿处出示节奏卡 X X O | X X O |,找出有休止符的歌词。T: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将休止符给忽略掉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句,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老师轻唱大南瓜呀大南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拍手)T: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呀?重点练习抱呀,抱呀这句,注意唱出休止符。(拍手+拍膝)3.完好演唱,再分男、女生唱四、歌曲表演1. 创编动作老师弹唱歌曲后T:小朋友们唱得都很棒,那如今老师请你们动动脑筋,你觉得哪几句歌词我们可以给它配上动作?根据歌词内容(【关键词】:p

7、:浇水,看它,发芽,开花等),幼儿试着创编表演动作。T:老师看见许多小朋友都想出了合适的动作,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老师请幼儿上来表演,选取较好的动作,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动作。老师完好地进展歌曲表演,幼儿跟随。2.表演歌曲老师扮演瓜,幼儿扮演小朋友进展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将幼儿分为两大组,分别扮演小朋友和瓜进展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活动反思:整体将课程教案预设内容上下来了,但是之后的表演环节有点混乱。其中在出示休止符的环节有些停顿(顿时忘记接下来的环节是什么了),当我的是种瓜的人,幼儿是瓜时,我们配合地不错,没想到幼儿都会自觉地蹲(趴)下来当小种子。但是接下来互换角色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

8、生了,所有幼儿都跑过来给我(做瓜)的来种,导致幼儿拥挤甚至有了碰撞摔倒的事件发生。没有合理地想到,并良好的改正。今天有特级老师来班里,所有在教室点评中除了我们的主班老师郑老师外,还有其他三位特级老师的评课。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开头,很简单显得紧凑。并且在唱歌的时候一直是面带笑容的,精神很饱满。假设是表演环节可以紧凑一点,那么整堂课相对于理论的学生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值得小表扬一下。O(_)O老师建议:1. 图谱略小,建议将单个的图谱做成长条形,一句歌词做一条长条形里面画上相应的图示,并可适当地放大比例。2. 休止符的位置,为了醒目我将它放在了最上面,建议:可以放在图谱抱呀,抱呀的下面,这

9、样就可以互相对应起来。使得幼儿更快地理解。3.上课时老师需要照顾所有幼儿,眼睛全视所有的幼儿,而我在上课时身子略测到一边,将我右侧的幼儿有些忽略了。4. 时间要把握好。整堂课因为后面的表演环节而拉长了上课时间,超过了30分钟,显得较长了。每个环节在设定时都需要有时间的设定,这一个环节你的重点是什么,需要几分钟,都需要有预期的设计。之后的表演就可以紧凑一点,无需这样一遍遍地进展表演。5. 在幼儿做的较好时,应及时给与表扬,产生共鸣,例如:在幼儿自创动作可观时,应该及时表扬,你们做得都很棒,本来老师也想出了好看的动作想要不要提示一下,如今完全不用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做吧。这样及时的表扬

10、,会让幼儿更加积极表现。6. 在表演第一遍时,个别幼儿直接趴在了地上做种子,甚至有些捣乱的幼儿直接不起来了。建议:这时看到就应该及时提出,种子怎么可以趴在地上呢,种子应该蹲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芽。老师发现有些种子一直趴在,难道是没有发芽?没结出南瓜嘛?需要关注个别幼儿。在进展表演时,假设发现不良行为,需要马上执行,并重点强调。7. 幼儿在表演时,有着浓重的兴趣,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再要让他们安静下来就很困难,不需要再次重点强调安静,可以适当地用音乐代替。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买菜活动目的:1、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美。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

11、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3、在轻松欢快的律动中,能根据音乐特点,大胆创编动作。4、感受劳动的乐趣,乐意为爸爸妈 妈分担家务活。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食物图片、背景图。2、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在节奏感训练与发声练习中熟悉旋律师: 孩子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逛超市,好吗?汽车来了,让我们出发吧,。放录音,在买菜旋律伴奏下,师生做开车动作进场:1、老师利用停顿口令,插进师生对话来对幼儿进展节奏感训练:师:看到 红绿 灯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看到 绿灯 行 呀,红灯 就要 停 师:看到 老奶 奶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看到 老奶 奶 呀,我们 就

12、让 座 师:汽车 到了 站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汽车 到了 站 呀,一个 挨一 个 师到了 超市 门 口,心情 怎么 样?幼:哎 呀呀 哎 呀呀 真呀 真高 兴2、进展发声练习:师:刚刚小朋友都说很快乐,我们快乐地时候,就想唱歌,唱歌之前呀可要把嗓子练好,如今,让我们一起来把嗓子练开。提出发声练习的要求,利用结尾句进展发声练习。二、学唱歌曲师:平时小朋友有没有跟爸爸妈 妈一起去买菜?买过什么菜?幼儿自由表达。出示买菜字卡,引入课题。1、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并提炼歌词:图一: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图二:鸡蛋圆溜溜、青菜绿油油、母鸡咯咯叫、鱼儿水里游图三:萝卜黄瓜

13、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图四:哎呀呀哎呀呀装也装不下(老师借助肢体语言或形象比喻,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2、老师范唱歌曲,提问:歌曲中有一个地方没有旋律,听听是.哪里,说的是什么?老师再次演唱歌曲,师:这次请你们听我唱,图上有两个一样的标记分别表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探究歌词哎呀呀,哎呀呀图谱的表示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哎呀呀的图谱标记是一个圆点大表示强、两个圆点小表示弱的节奏特点。)3、幼儿学唱歌曲。(1)带着幼儿按节奏把歌词读熟。(2)幼儿放慢速度、跟着琴声、看着图谱学唱。4、玩藏图游戏,熟唱歌曲。(1)老师抽掉其中一幅图,让幼儿回忆并演唱歌曲(2)如今老师把23

14、种菜盖起来,你们能唱得出来吗?(老师遮盖2-3种菜,幼儿演唱)(3)如今没有菜了,你们还能唱出来吗?(老师把全部拿掉,幼儿演唱)(4)以正常的速度并用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用夸大的表情动作来表达结尾句。5、老师帮助幼儿反思本次活动中使用的学习方法老师: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会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图片的,可是最后图片全部被遮盖掉了,你们不看图片也唱出来,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图片的内容已经印到你们的脑子里,以后你们在学习别的本领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三、复习律动,大胆创编包饺子的各种造型动作老师今天,我们在超市买了这么多的菜,好快乐,孩子们真棒,已经学会帮助干家务活了。那买了这么多的

15、菜,今天中午我们来包饺子。如今跟老师一起来包饺子。1、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全体一起复习包饺子律动。2、小朋友就坐,老师谈话贯穿感恩教育3、引导幼儿大胆创编饺子熟了的造型动作,在双圆形中两两结伴进展律动。4、小结,在欢乐的包饺子律动中完毕活动。活动反思:1、以往在歌曲教学中,往往碰到孩子对旋律较难掌握的问题,而孩子主要是靠反复听来掌握旋律,所以本课例我尝试用一曲式的方法。.出处在异班试教时,我从进场的节奏训练到发声练习都采用歌曲的旋律始终贯穿,这让幼儿在没学歌曲之前已经对旋律有了完好的印象,到了根本环节学唱时,轻而易举,掌握得很快,所以我觉得一曲式的方法很好,尝试是成功的。2、学唱歌曲局部,我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由于形象、生动,贴切,孩子们学得很快,也模拟得惟妙惟肖,效果也较好。3、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给幼儿创设充满生活情趣的音乐环境,孩子们兴致很高,在音乐中感悟劳动的乐趣,都能愉快地参与其中。4、由于是异班教学,对该班的幼儿不熟悉,不能进展很好的师幼互动,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歌曲演唱的节奏强弱等未能到达预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