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被砍伐负面影响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840137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被砍伐负面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森林被砍伐负面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森林被砍伐负面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森林被砍伐负面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森林被砍伐负面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被砍伐负面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被砍伐负面影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被砍伐負面影響/頁一森林被砍伐負面影響:全球升溫森林被毀,地球氣溫也會隨之步步高升 。為什麼?因為森林透過光合作用調節溫室氣體吸收和貯藏二氧化碳,製造氧氣,對大氣中的碳氧比例和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 。然而,一旦森林被砍伐,二氧化碳便會 滯留在大氣裡,導致地球變暖。再若森林被燒毀作耕地或畜牧場,貯存在木材裡的碳,便會被釋放到大氣中,進一步加劇變暖效應。全球升溫森林被毀,地球氣溫也會隨之步步高升 。為什麼?因為森林透過光合作用調節溫室氣體吸收和貯藏二氧化碳,製造氧氣,對大氣中的碳氧比例和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 。然而,一旦森林被砍伐, 二氧化碳便會滯留在大氣裡,導致地球變暖。再若森林被燒毀作耕地

2、或畜牧場,貯存在木材裡的碳,便會被釋放到大氣中,進一步加劇變暖效應。引火自焚森林大火對溫帶森林來說,是正常現象,屬於生態循環的一部份。不過,大火在潮濕的熱帶雨林和霧林並不常見。在文明未大規模入侵南美洲之前,當地雨林從不知火災為何物。但近年來,火焰頻頻染紅阿馬遜雨林,且火勢越燒越烈。這種反常現象,其實是由商業伐林、開闢農場等人類活動所引起。由於大量樹木被人斬去,本來幽閉在層層樹蔭下的土壤,暴露在猛烈陽光下,與樹木的碎屑一同被曬乾。而當人放火燒林,開闢耕地,乾燥的土壤和木屑便成為最佳的燃燒條件。濃煙遮蔽天空,減少水份蒸發和降雨,再加上地球變暖導致的乾旱氣候,更是令大火難以收拾。話說回來,雖謂大火對

3、溫帶森林來說是自然現象。但近年過於頻密的火災,顯示自然現象已變為不自然。如美國西部頻頻被大火光顧,便是人為地球變暖的惡果。總而言之,砍林、開闢農地、地球變暖、天氣乾旱等錯綜複雜的人為因素,造就了全球森林狂火亂舞的可怕奇景。森林被砍伐負面影響/頁二道路帶來遷往森林居住的人口,也帶來隨之展開的農業、畜牧業、伐木業甚至採礦業、旅遊業等等人類活動,森林火災也常常是沿著林中的公路一直蔓延。圖為 2001 年 7 月 9 日衛星圖像顯示巴西北部巴拉州( Para)雨林中某條道路旁人類活動對地貌改變的情況。? Robert Simmon / UMD / NASA山林大火會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懸浮粒子的含量,

4、使全球變暖和空氣污染的情況更為惡化。科學家估計,從1850 年到 1980年,光是熱帶雨林的火災就向大氣排放了約有900 至 1200億噸的二氧化碳。近年來的水平是,每年因熱帶森林火災增加約 24 億噸的大氣碳含量 ,約佔年排放量的30%。.這對過往一百年間,地球表面溫度升高0.6 起C著顯著的影響,可見森林火災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森林被砍伐負面影響/頁三水土破壞圖為南美洲的霧林。樹林從濃濃大霧中儲蓄水份,即使在降雨量銳減時期,也能形成大量降水。?IUCN森林與水,原來是一對親密的好友。世界上主要河流的源頭,都是森林覆蓋的地區。茂密的森林可以截留空氣中的水份,維持空氣的濕度,使森林本身及其他動植

5、物渡過旱季。研究顯示,一畝林木可以積蓄 20 立方米的雨水和地下水,有助增加土壤濕度。而水份的蒸騰散發,能吸收大量熱能,使週圍環境的溫度下降,濕度增加,從而促進降雨。由於森林對水有著重要影響力,因此伐林活動足以干擾水份的分佈,甚至氣候。 2005年,砍伐活動肆虐的亞馬遜雨林,便經歷了百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當地 7 月份的降雨量只有過往的 1/3,導致數條主要的河流乾涸。其中巴西與哥倫比亞交界處的 Solomoes支流,河寬僅有 92 厘米、水深 1.5 米,創下歷史的最低點。森林對於穩固泥土方面,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下雨時,樹根能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水份,形成地下蓄水層,減少暴雨沖走地面的泥土沙石

6、。因此,伐林會導致土壤被侵蝕,大大削弱林區的抗洪能力,並造成滑坡和泥石流等人為災害。而森林被移除後開展農業、畜牧業,所用的除草劑、農藥、化肥等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它們更隨雨水、河流散佈到其它地方,繼續毒害水源和泥土。森林被砍伐負面影響/頁四世界越來越寂靜熱帶雨林是眾多動植物的家。圖為生活在亞馬遜雨林的青蛙。? Michael Fogden / rainforest -alliance.org任何一種生物的滅絕,都足以引起整個生態系統的失衡。因為植物為某些動物提供食物,而動物又會為植物傳播種子,繁衍後代。以猿猴為例,由於牠們主要食用果實,在傳播種子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故有研究顯示,蜘蛛猴在局部地區

7、滅絕後,對雨林樹種 Inga ingoides的繁衍造成危機。在這骨牌效應之下,世界將越來越寂靜。據估計,地球上有 500 萬至 8000 萬的動植物品種,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姿的地球大家庭。像熱帶雨林地區,千百年來抱受人類的砍伐和破壞,現時只佔陸地面積的 7,但卻是地球上一半動植物的家園,體現了森林的生物多樣性。由於人類活動,像砍伐、開闢土地、建設森林道路網絡等等,引起原始森林退化及破壞,導致物種棲息地的喪失,動植物死亡,森林生物多樣性正在迅速減少。據估計,熱帶雨林中,每天約有 140 種的物種消失。森林被砍伐負面影響/頁五一種生活在森林地表的真菌,可以發出美麗的夜光,就像暗夜的舞者。攝於蘇門達

8、臘Kerinci Seblat國家公園。? batbiodiversity.org圖為越南河內一個售賣非木材森林產品的市場。大地沙漠化森林是阻擋沙塵風暴的天然屏障,故森林被毀後,泥土失去樹蔭和樹根的保護,任由日曬雨淋,長期暴露在猛烈陽光下而漸漸變成沙粒,形成沙漠化現象。聯合國於 2004年發表的資料指出,沙漠化現正侵蝕全球各地,包括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及地中海一帶,面積達 40 億公頃,相等於全球 1 /3 的土地面積。在中國,每年有近 25 萬公頃的土地被沙漠吞噬,面積相等於兩個香港!中東及地中海是一個典型的沙漠化例子,五千年前,本是一片滿佈香柏樹的半月型肥沃土地,被稱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9、正因為農業活動的開始,大量樹木森林被砍伐負面影響/頁六被砍伐以換取耕地;為了灌溉的需要築建水道,改變了原來的天然環境,林木損毀,原生植物被清除,導致水土流失。加上城鎮的興建需要大量木材磚石,一切都從森林提取,結果,當時的新月沃土,如今已變成一塊寸草不生的荒地,永遠無法復原。伐林往往是沙塵暴形成的原因。原住民失去家園全球的森林住民大多是原住民族,大約有三億的原住民居住在熱帶的森林裡面,形成 1400個不同的原住民族。他們有部分仍依靠採摘和狩獵為生,亦有部族進行小規模的耕作,千百年來生活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他們對大自然尊敬、愛護的態度,對生態環境的認識,與自然界融和結合的生存技能,都包含著無窮的智慧

10、,是長久沉積下來的文化寶藏。當現代人為能源有限而擔心,為生活壓力尋找出路時,原住民提供了活生生的例子 ,體現人類和大自然共處的最佳生活模式。一份有關原住民文化的報告中,指出現存的6000種語言中,有 4000至 5000種保存在原住民族的文化中。如果將語言的多樣性作為文化多樣性的一種指標,可見原住民族對人類文化的貢獻非常卓越 。但現代化的大都巿生活方式令森林急劇消失,嚴重威脅原住民的文化甚至生命。以亞馬遜雨林為例,於1500年估計有 6 至 9 百萬名原住民 ,但在 1900年已跌至 1 百萬名左右,至今更是少於 25 萬,數量正在急速下降中。森林被砍伐負面影響/頁七原住民族的傳統、習俗、語言、藝術豐富了人類的文他多樣性。圖為澳洲的原住民族。現代社會對森林的開採,往往迫使原住民遷移他們的居所。他們的生活正受到現代文明的衝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