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121200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839763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JT121200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CJT121200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CJT121200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CJT121200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CJT121200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JT121200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JT121200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121-2000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的承载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城市道路、公路上的检查井盖,也适用于安装在非机动车可能行驶或停放的地面上 的检查井盖。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 本均为有 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GB/T1596199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

2、的检查)GB/T64141999 铸件 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J811985 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试验标准GBJ821985 普通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3 术语检 查 井 inspection well通往地下设施(如自来水、排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环卫等) 的出入口。检 查井 盖 inspection well lid 检查井 口可开启的封闭 物。 由支 座和 井盖 组成 。3.2.1 支 座 set检查井盖中固定于检查井口的部分。用于安放井盖。322 井盖 well lid能够开启检查井盖中未固定部分,表面应为平面。其功能是封闭检查井口,嵌入深度in laid depth

3、支座支承面至支座顶面的高度。如图1中所示A值。图1缝宽 width of aperture支座与井盖之间的间隙,如图1中的a值。支座支承面 surport ing fave of set支承井盖的支座平面。其宽度如图 中的 值 井盖接触面 in terface for well lid井盖与支座支承面相接触的平面检查井盖净尺寸 net width of inspection well lid支座孔口的最大内切圆直径。见图2(D, mm)图2试验荷载testing load在测试检查井盖承载能力时规定施加的荷载热塑性再生树脂聚乙烯、聚丙烯、ABS等。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是以再生的热塑性树脂和粉煤灰为

4、主要原料,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经助 剂的理化作用形成的材料4 圆形产品规格和型号产品规格4.1.1轻型:D500mm、D600mm、D700mm、D800mm4.1.2普型:D500mm、D600mm、D700mm、D800mm4.1.3重型:D500mm、D600mm、D700mm、D800mm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的编号由产品代号(RJG);结构型式:单层(1 )、双层(2);承载等级: 轻型(Q )、普型(P)、重型(Z);主要参数:圆形井盖的公称直径(mm )四部分组成:主坐第数u形片盖的公称血能(nun)給构型式单层人取层)产品代駅(RJG )标记示例直径为600mm的单层重型再

5、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标记为:RJG-1-Z-6005 要求原材料5.1.1 检查井盖使用下述主要材料制作:热塑性再生树脂、粉煤灰5.1.2粉煤灰应符合GB/T1596的要求5.1.3 再生树脂复合材料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烦N件能揩岳试於方注享30见 G9 81轨折強应 M戊1AMM CliJ 81抜冲it制性* kJ沙1|(M3抗孤融柞杭川遐应拯火鮎嚅A13见同S2列慧化抗折強度相討僅化車*轟见*杯难城弊方法人匸直比抗畅越度郴时变化帕3检查井盖的形状宜为圆形,也可以是矩形。 井盖与支座间的缝宽应符合表2的要求。井盖锥度为1 : 5 表 2mm支座支承面的宽度应符合表 3的要求楡査井命尺17 3

6、600&土 3穩杵井倚疗尺寸圮B日世欣仙腿度內;30 6V022。表3mm井盖的嵌入深度。重型井盖不应小于70mm,普型井盖不应小于50mm,轻型井盖不应小于20mm。井盖表面应有凸起的防滑花纹。凸起高度不应小于3mm。井盖与支座表面应压制平整,不得有裂纹以及有影响检查井盖使用性能的局部 凸凹等缺陷。井盖与支座装配结构尺寸应符合GB/T6414的要求。其公差等级不应低于GB/T6414 1999中CT10的 规定,并保证井盖与支座互换性。井盖接触面与支座支承面应保证接触平稳。承载等级:检查井盖按其承载能力不同分为轻型、普(通)型与重型三个等级(见表4)。表4尊顼栩盂枚科场fr轻型集止枇渤牟进入

7、的绿地、甬逬*肖行丰道戒人打超PK IU缎塑典LL卜职辅邇荷的迥黯或停曲的地理型机创4. M fj的过貉或停枚场地检查井盖的承载能力应符合表5的规定轻至*1 M3)ftft毘1帕q汕缈M翌Z40* 1”6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试验范围是承载能力、人工老化和热老化承载能力试验6.2.1 应按成套检查井盖进行试验6.2.2 试验荷载与允许残留变形应符合表5的规定623加载设备:加载设备所能施加的荷载应不小于360kN,其台面尺寸必须大于井盖支座最外缘尺寸。测力仪器误差应低于土 3%,加载试验装置如图3 o-井盖一-楝胶筮片624试验装置附件a )刚性垫块:刚性垫块尺寸为:直径356mm ,厚度40mm

8、,上下表面应平整。见图4。b) 橡胶垫片:在刚性垫块与井盖之间放置一弹性橡胶垫片,垫片的平面尺寸应与刚性垫块相同,垫片 厚度应为 6mm10mm。6.2.5 试验程序6.2.5.1 调整刚性垫块的位置,使其中心与井盖的几何中心重合。625.2 在施加 2/3试验荷载后,井盖残留变形的测量。以 13kN/s 速度加载,加载至 2/3 试验荷载,然后卸载。此过程重复进行 5 次。第一次加载前与第5次加载后的变形之差为残留变形,其值不允许超过表5 中的规定。625.3以上述相同的速度加载至表5规定的试验荷载,5min后卸载,井盖、支座不得出现裂纹。热老化处理试验6.3.1 试验装置及技术要求热老化试

9、验箱,试验控制温度80 C 2 C,令期7d。试件尺寸40mm x 40mm x 160mm。6.3.2 试验方法试件在热老化箱80 C 2 C条件下达到令期后,在室温下冷却24h后,以试件抗压强度相对变化率表 示。人工老化试验6.4.1 试验装置及技术要求a) 调温调湿装置:模拟大气湿度、温度变化控制器b) 喷水装置:模拟大气降雨装置c) 光 源 装 置 : 氙 灯6.4.2 试 验方 法60 C 土 5 C,氙灯及雨淋500h,用抗折强度变化率表示。7 检验规则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批量与抽样应符合 GB/T2828 的要求,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取样。 产品以同一规格、同一种类、同

10、一原材料在相似条件下生产的检查井盖构成批量。一批为 100套 检查井盖 , 不足 100套时也 作为一批 。出厂检验721 按要求,对检查井盖逐套检查。7.2.2 加 载试 验, 每批 随 机抽 取 2 套检 查井 盖进行承 载能 力试验。如有一套 不符合要 求,则 再抽取2套 重复本项试验。如再有一套 不符合要求 , 则该批检查井盖为不 合格。7.2.3 每 批产 品必 须有 该 批材 质的 检验 报告 。型式检验7.3.1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生产满1年;b) 新产 品;c) 产品设计、生产 工艺、使用 材料变 更;d) 出厂检验与上一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e) 停

11、产 后 恢 复生 产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检验要 求;g) 使用 单位 提出检 验要求7.3.2 按和要求,每一批量随机抽取20套检 查井盖逐套检查,如果有2套及以 下不符合要求,则该批产 品可视为合格。有3套以上( 含 3套)不 符合要求,则 该批产品为不合格。7.3.3 从抽取的 20套检查井盖中,随机抽取3套 进行承载能力试验,如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再抽取 3 套重复本项试验,如 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该批检查 井盖不合格。型 式 试 验 不合 格 ,该 产 品 应 立 即 停 止 生 产 。采 取 措 施 后 ,须 再次 进 行 型 式 试 验 , 合 格后方能正式投入生产。8

12、 标志及出厂证明书标志每套检查井盖的井盖上必须具有永久性清楚的下列标志:a) 检查井盖专用符号标志(如上水、下水、给水、煤气、热力、消防等);b) 用汉字标明制造厂名;c) 生 产 年 、 月 、 日 、 班 次 ;d) 商标 ;e) 产品型号。出厂证明书经检验合格产品应填写出厂证明书,其内容包括:a) 证明书编号;b) 制造 厂名 称和联 系方式;c) 产品承载等级;d) 生产质量检 验结果;e) 承载能力试验结果;f) 制造厂检验部门及检验人员签章;g) 符合的标准。合 格的 井 盖与支 座必须有 合格标记9 包装、贮存与运输包装:无特殊要求不包装贮存:露天存放。装 卸运 输:当采 用叉车装 卸时,产 品 底部 应有 托盘 ,层 高不 得高 于 10 套; 当 采用人工装卸时严 禁从车上扔下,以免损坏产品。运输时应采用平装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