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8382121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工具是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关系: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基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为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和新旧生产关系更替的依据;是否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是评判生产关系先进或落后的根本标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

2、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一种社会制度变革为另一种社会制度,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在于新的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表现在: 生产工具极其简陋,主要是石器; 劳动对象范围狭窄(最初仅限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小动物,后来才扩展到土地、种子等); 原始人生产经验很少,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低。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 生产资料集体所有; 平等、互助合作的劳动关系; 平均分配消费品。2、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的生产力:金属工具尤其是青铜器的大量使用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到

3、来。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奴隶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奴隶劳动创造的产品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程度的生活资料。3、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以铁器的大量使用为标志。在封建社会,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进行劳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地主阶级掌握了绝大部分土地,农民却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少量的土地, 农民为了进行生产,维持生活,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 农民的劳动成果,除大部分作为地租缴纳给地主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因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理解)4、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 工人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为资本家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受资本家剥削; 资本家占有大量剩余价值,工人仅得维持生活的工资。剩余价值:除去工资,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称为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和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5、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当前我国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