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8326250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1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写话的基本要求是“我手写我口”。然而在教学中却能发现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积累的词句还不够多,往往难以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因此,从逐个词语的不连贯表达到说清楚自己想法的一句话,到准确表达意思的一段话,成为了我们对低年级小学生写话能力培养的目的。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教材是珍贵的学习资源、写话的纽带。运用得当,不仅可以开拓视野

2、,积累知识,学习语言运用的规律,还可以扩展学生们写话的思路,学以致用。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两个具体的故事表现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的程度。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文本,首先让孩子注意积累重点词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教学本课时我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抓住“三天前”“终于”“一动不动”“小心翼翼”“宝贝”等重点词语,通过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谈体会、感情朗读、造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会品味课文。其次是为学生创造想象空间,进行写话练习。小学教育吧 Www

3、.JiaoBa.Net想象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由于时空限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隔遥远,给学生学习造成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因此我在教学在捉纺织娘一段时,我先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去介绍纺织娘。接着,在法布尔找纺织娘这件事情上,让学生抓住“终于”体会朗读,“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让学生展开想像,描述当时的情景,再通过朗读有关语句感受法布尔找到这位“歌唱家”的不易。出示“三天前,法布尔听到花园里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4、。”提示学生用上这样的句式,将省略号部分补充完整。在描述法布尔捉纺织娘时,我发现有学生用上刚才积累的词语,“小心翼翼、趴在草丛一动不动、”,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在描述中添加了法布尔捉纺织娘时的动作,对这样的孩子我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最后让孩子们进行写话练习,将自己的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这样既帮助学生感悟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同时也训练了孩子的写话能力。面对语文书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与时俱进,改变简单地“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把课文作为学习语文的例子来教,强化语言实践,以多种形式进行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2装

5、满昆虫的口袋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最后一篇主题课文。这个单元的“笔下生花”的要求是“写一写生活中有趣的现象”。三篇主体课文第一篇大自然的语言学生可通过仿写的形式写自己的发现。但三篇课文让学生从发现的角度让学生进行作文都有一定的难度,相反的装满昆虫的口袋一文,围绕法布尔迷恋昆虫这个中心词,记叙了两个小故事。全文总分总结构,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写人记事的优秀范文。一、变序设计在全文的教学中改变平常用的方法,两次采用变序教学。1、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的变序设计,立体解读了文本,当学生通过两件事更深地懂得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后,再读第一自然段,实际上就是把学生零碎的印象进行归

6、纳,让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对自然的浓重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第一自然段的总起作用,但一切又尽在不言中。2、从第二件事的学习再到第一件事。二、读写结合1、第一自然的学习,学生可以仿照课文用复句的形式,还是采用关联词“无论都”用排比句的形式写自己的兴趣爱好。课文最后一段,学生稍作变化即可用自己的作文中作为总结句。2、课文中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记叙的两件事,第一件事主要是侧面描写,第二件事既有正面描写,又有对比衬托。第二件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品位表达的作用,揣摩作者的写法。因此在学习第一件事时,我们引导学生想象事件的具体情境。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有创意的表达。作为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我们在记

7、叙自己的兴趣爱好时,还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是否写出自己在事件中的心理活动。”写人文章中的一件事的描写必然是写好一个自然段,才能写好一个段群,然后才谈得上谋篇布局。3、课文围绕“迷恋”二字来表达法布尔的兴趣爱好。学完全文可以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兴趣爱好。先想一想哪些事情能集中说明自己有什么正确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两件事,学习运用作者的方法组织语言。通过资料的交流,学生认识一个更加丰满的法布尔形象,联接学生自身让他们从文本中走出来,走向生活,生发感情,受到感染,真正提升语文素养。课标指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由是一种最高境界。学生必须积累一定量的语言和生活表象,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才有可能不拘泥

8、形式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非是无序的,凌乱的。当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只有这样的创造才能有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3装满昆虫的衣袋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侯对小虫子非常迷恋的两件事,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时应重点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词句进行阅读,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激发学习兴趣。由于学生现有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有限,对法布尔其人了解甚少。教学前,我布

9、置学生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并相互交流,让学生对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二、抓住主话题品读课文,自主感悟。整篇课文我结合课后“法布尔是怎样迷恋昆虫的?”这一思考题,师生共读共议。如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教师可问学生:“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让学生展开想像,描述当时的情景,再通过朗读有关语句感受法布尔找到这位“歌唱家”的不易。在教学第4、5、6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三、拓展学生学习渠道,追求超越升华。在教学拓展升华的环节中,教师可结合本单元的主题,组织学生展开

10、讨论交流:“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法布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熏陶和感染,情感得到升华。课后作业教师可布置学生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4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不是一件易事。有些教师误认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就可以了,所以课堂上“大撒把”,盲目地追求“活”。课堂放开了,热热闹闹;学生活跃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还有许多是老师始料不及的问题。教师面对学生的争论无所适从,有的置之不理,有的不置可否,有的给予的评价一律都是“好”。从表

11、面上,学生是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该点拨的没点拨,该讲清楚的没讲清楚,教学效果差。对此,我在上完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后,感触颇深。质疑导入要学的内容后,就放手让学生选项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学习20分钟。结果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了五花八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只能对每一个环节匆匆带过,文中许多语言文字来不及细细体会,一堂课草草收场。由此可见,改革教学方法不能简单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只是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把课改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学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动得了,又动得好呢?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

12、建议”中的第一条就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任务、目标和重点,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二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恰当控制节奏,使学生在课堂上科学有序地进行学习;三是教师要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要不断地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总之,自主探究式学习并不是一种无序、盲目行动,学生的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需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参

13、与与调度。唱戏的是学生,搭建舞台、导演制作的应是教师。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5装满昆虫的口袋是一篇记叙文,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主要记叙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侯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情况,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1、课题入手,质疑问难。这篇课文题目新颖特别,涵义深刻,作为文章的“眼睛”,我认为可以以课题为突破口,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上课开始,我先提问:你们的口袋里平时都装些什么东西?学生都争先恐后的说“钱、钥匙、手纸”等常用的物品。然后我

14、板书课题,还没等我询问,孩子们已经开始按捺不住,提起了问题,有的问:“谁的衣袋装满了昆虫?”“他的衣袋里为什么要装满昆虫?”有的问:“装满了昆虫是为了做什么的?”“他的口袋里装的仅仅是昆虫吗?”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我变顺势引入本科课习,他们各个兴趣盎然,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自觉探求问题的结果。2、抓重点词,教之以法。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教学本课时我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抓住“三天前”“终于”“一动不动”“小心翼翼”“宝贝”等重点词语,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谈体会、感情朗读,有意识的增强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反思这堂课,也有一些不

15、如意之处,如:1、朗读不到位。学生可能会不喜欢回答问题,但是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课文。所以教学中我设计各种形式朗读,力求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但在学生争着参与朗读时,我只顾着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而朗读指导较少,也没有利用恰当的时机进入下一个环节,以至后来伧促下课。2、没有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想象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由于时空限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隔遥远,给学生学习造成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我在教学法布尔找纺织娘这件事时,让学生抓住“终于”体会朗读,如果能引导学生想象法布尔当时是怎样找的,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法布尔的探索精神,进行感情朗读更能水到渠成了。因此,在今后的的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地探索与总结,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6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两个具体的故事表现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的程度。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情况,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一、抓住重点词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