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城市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8326242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性城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域性城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域性城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域性城市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域性城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域性城市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域性城市设计摘 要 根据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 提出了地域性城市设计的概念 认为这一概念将文脉 ! 场所与生态设计结合了起来 , 是以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特点为依据的 ; 认为地域性城市设计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城市设计的趋势和方向 , 在地域性城市设计中应坚持设计与地域相结合, 其中包括两个方面: 设计与文脉相结合;设计与生态相结合关键词地域性 ; 场所 ; 文脉 ; 生态设计一 引言进入 21 世纪后 , 国内设计学界还没有对当代城市设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反映在城市设计观念上 , 仍是单一的以环境空间和形体为目标的技术思维 同时学界也出现了多种

2、多样的设计观念 , 有理性设计 ! 复古设计 ; 有人文设计 ! 生态设计 ; 有理想主义 ! 功能主义 , 还有唯美主义等等 本文通过对现代城市设计发展历程的研究和分析, 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设计发展方向 , 即地域性城市设计 二 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设计是基于现代社会! 现代生活的计划内容的设计, 其决定因素包括现代社会标准! 现代经济与市场 , 现代人的需求 )包括生理和心理需求两大方面, 现代的技术条件 ! 现代的生产条件等几个大的基本因素, 包括表达方式的现代化及设计应用的新变化 现代城市设计是为现代人 ! 现代经济 ! 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活动 现代

3、城市设计虽然发展时间不长 , 但其内在的思想目标! 方法手段 ! 价值准则 ! 研究对象和实践基础等 , 随着时代的步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概括起来 , 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下半叶 , 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到20世纪 20年代是第一代现代城市设计 从总体上看 , 这一时期贯彻的是 / 物质形态决定论0 的思想 , 其对空间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视觉有序思想, 遵循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系统基本上是建筑学和古典美学的准则, 直觉感性多于科学理性 第二代现代城市设计师在城市建设中遵循了经济和技术的理性准则, 但仍信奉 /物质形态决定论的思想和 20 年代 / 包豪斯 0 的设计理念

4、 , 并用建筑师和精英的视角看待城市问题( 包括社会和经济问题 ) 他们采取利用砖瓦砂石和钢筋水泥在地面上作一定组合的空间环境的解决方法, 把人居环境 ! 城市看作是一座巨大的! 高速运转的机器 , 注重功能和效率 , 注重在建设中体现最新的科学和技术成果第二代现代城市设计发展到20 世纪 50 年代末 , 其内在目标 ! 方法论特点等又由于世界性社会发展的新特点而产生了新的发展 总起来说 , 第二代现代城市设计满足了现代人居环境中的一些显见的现实需要, 功不可没 其发展后期提出 , 应把设计对象放在包括人和社会关系在内的空间环境上, 用综合性的环境来满足人的适居性要求, 并且考虑了特定地点的

5、历史文脉和场所类型; 同时 , 旁系学科如心理学! 行为科学 ! 法学!系统论等都渗透到了现代城市设计中20 世纪 70年代以来的第三代现代城市设计即/ 绿色生态设计 0, 通过把握和运用以往现代设计中所忽视的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 贯彻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准则 , 力图创造一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理想环境为此, 除运用第二代城市设计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技术外, 第三代现代城市设计还充分运用了各种可能的科学技术 , 特别是生态学和景观建筑学的一些适用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第三代现代城市设计更加注重设计地点的内在的质量! 而非外显的数量追求的是一种与/ 可持续发展0时代

6、主流相一致的适度的! 温和的绿色设计 我国现代城市设计目前处于第二代现代城市设计前期 , 仅仅考虑到采取利用砖瓦砂石和钢筋水泥在地面上作一定组合的空间环境的解决方法 大多数的城市设计还没有考虑到特定场所的历史文脉和场所类型, 生态设计更是一种口号, 缺乏实践 如果我国的现代城市设计按照西方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发展, 我们会永远落在西方国家的后面, 所以我国现代城市设计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发展地域性城市设计 , 以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特点为根本 , 把第二代现代城市设计后期的理论和第三代现代城市设计 ( 生态设计 ) 的理论结合起来在设计中既要考虑特定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场所类型 ,

7、又要发展绿色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 三 地域性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地域性城市设计研究城市设计在自我更新和持续发展过程中地域性特征的延续性, 其主要内容是在满足了现代生活中一些显见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 将设计对象的重点放在包括人和社会关系在内的空间环境上, 用综合性的环境设计来满足人的适居性要求, 考虑了特定设计对象的历史文脉和场所类型, 并通过把握和运用以往城市设计过程中所忽视的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 , 贯彻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准则, 力图创造一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理想人居环境 因此 , 地域性城市设计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文脉和场所设计以及生态设计两个方面1. 地域性

8、城市设计中的文脉设计文脉是指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话与内在联系,推广到城市设计领域 ,就是指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 城市文脉是城市赖以生存的背景, 它包含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 显性形态包括人 ! 地 ! 物三者 ; 隐性形态是指对城市的形式和发展有着潜在的 ! 深刻影响的因素, 包括城市的政治! 经济 ! 历史事件 ! 文化背景及社会习俗 ! 心理行为等 单纯的空间只有和一定的城市文脉相耦合, 具有了高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和精神的属性, 才成为 / 场所 0 所谓场所 , 是指从社会文化 ! 历史事件等特定条件中获得文脉意义的空间 每一个场所都是独特的, 具有各

9、自不同的特征, 这种特征即包括各种物质属性, 也包括较难体验的文化联系和人类在漫长的时间跨度内因使用场所而使之拥有的环境氛围 场所作为城市中最活跃的要素 , 是城市物质形态与人类活动重叠的产物, 是对于城市的主体) 人 )最有意义的空间 场所理论由于将社会文化! 城市发展以及人对环境的体验和感知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条件进行考虑 , 注重了城市空间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因而与纯粹的物质空间分析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 场所 ) 文脉 0 的设计方法在处理空间和人的需要! 文化 ! 历史 ! 社会和自然等外部条件的联系方面, 比单纯的空间 ! 形体分析方法前进了一大步/ 场所)文脉 0的设计方法强调

10、设计与现存条件之间的协调, 并将社会文化价值! 生态价值和人们驾驭环境的体验与物质空间分析中的视觉艺术! 实空比例等原则等量齐观/ 场所 )文脉0 结构分析理论的设计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 , 明确了单凭创造美的环境并不能直接带来一个改善了的社会这一观念 , 向/ 美导致善 0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第二 , 强调现代城市设计的文化多元性;第三,主张现代城市设计是一个连续动态的渐进决定过程, 而不是传统静态的激进改造过程, 设计是生成的 , 而不是造成的 ; 第四 , 强调 / 过去 ) 现在 ) 未来0 的连续统一 , 提倡设计者 /为社会服务 0, 具有现实的职业使命感, 在尊重人的精

11、神沉淀和深层结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积极处理好环境中必然存在的时空梯度问题 如果一味追求变化而放弃连续性, 现代城市设计将不稳定 , 并且耗费巨大 ; 如果试图维持连续性而不求变化, 现代城市设计可能会衰败和停滞 在变化与连续之间寻求平衡, 在传统中获得创新, 这是辨证的历史观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反映现代城市设计不仅体现着自然和区域的特征,而且还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沉积与延续, 其形体环境反映了过去的历史! 经济 ! 社会 ! 文化 ! 艺术 ! 军事及交通等各种活动, 表现了设计功能和时代价值观的变化 保护不同时代的历史建筑! 街区与场所 , 让不同时代的人物 !事件与场所在设计对象中留下烙印,

12、 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与延续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物古迹! 历史地段 , 保护历史其实质就是保护设计对象的地方特色! 场所精神与文化资源 2. 地域性城市设计中的生态设计水土流失 ! 地力下降 ! 气候变暖 ! 能源危机 ! 环境污染 ! 臭氧层破损 ! 生物多样性失衡等等, 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善待自然和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和唯一的出路 因此 , 地域性城市设计的内容包括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是指将生态学运用到城市设计中, 结合自然设计出一种包含人及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在内的! 以舒适性为特征的多样化空间 结合自然设计的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保护环境 ! 维护生态平衡

13、 , 即人对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不能超出环境容许的范围; 二是人地共生共荣 , 人与自然必须共同建设! 发展 并非原始的自然是最合理 ! 最理想的自然 , 人类应按照自然规律 ,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将环境建设得更有利于自然的发展和演化, 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 保护环境 ! 维护生态平衡自然景观的利用是构成城市设计特色的重要因素 构成空间的设计可以抄袭 ,但一定地域的自然景观则是难以模仿的, 它具有永恒的魅力 为此 , 应珍惜上天赋予的自然特征并加以充分组织和利用 根据设计对象不同的自然条件, 要充分利用江 ! 河 ! 海 ! 山 ! 湖泊等自然资源 , 将这些自然资源结合城市道路!

14、广场 ! 公园 ! 绿地形成体系 , 使之成为城市设计形态的/骨架 0在此意义上 , 我们确信有特色的设计是可生而不可造的 为此 , 在城市设计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必须坚持 : 第一 , 人与自然关系观 , 即要把自然当作伙伴, 尊重其应有的价值和权利, 而不是只承认其作为工具性的手段满足人的需要! 实现人的目的和价值 人类作为自然的伙伴, 必须认识到 , 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 , 人类不仅具有享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而且还必须承担维护自然持续生存和健康发展的义务 第二 , 整体自然观 , 即应抛弃那种合理的大地利用只是经济利用的传统思路 , 而是要考察每一个伦理学和美学方面什么是正当的问题, 也要考察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