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开大学22春《中国传播法规》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35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2.26KB
约30页
文档ID:458295220
南开大学22春《中国传播法规》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35_第1页
1/30

南开大学22春《中国传播法规》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1. “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1962年,美国农村社会学家罗杰斯在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这项研究对《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中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两级传播的概念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根据新事物普及过程调查的结果,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后者则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的过滤这样,罗杰斯就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成为“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2. 应当怎样理解新闻单位和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应当怎样理解新闻单位和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答:在当代中国,每一家新闻机构,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所从事的都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播新闻,他们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大使命,正在为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这一份伟大事业需要一大批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人格高尚的新闻工作者。

很难设想,一个心胸狭隘、私欲膨胀、毫无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的新闻工作者,能够采写出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高质量的新闻作品,能够担当起“开启民智、向导国民”的社会责任,能够成为洞察社会、评说时代、叱咤风云、受到社会和人民欢迎的名记者因此,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应该不辱使命,坚持守土有责,努力锤炼自己,认真履行新闻职责,使自己真正成为人民所期待的那样一个社会环境的守望者、社会舆论的代言者、社会公德的监督者、社会正义的维护者,以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事业,无愧于人生3. 记者在现场观察中进行细察应注意哪些问题?记者在现场观察中进行细察应注意哪些问题?记者在现场观察中,需要进行细察的是报道中重点描写的内容细察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1)结合报道需要抓重点依据已经收集到的材料以及现场观察随时发现的事实,及时明确哪些部分在报道中具有重要位置,从而及时准确捕捉细察部分,着力进行细致观察    (2)要给细察部分足够的时间细察属于“下马观花”,要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力高度集中,以获得丰富的信息和精微的感受    (3)观察的距离要近细察部分,记者与观察对象的距离不能太远只要条件允许,记者就应当千方百计地争取近距离进行仔细观察。

   (4)具备必要的光源细察的现场,必须有一定的亮度记者应当从自然光和人造光两个方面去解决光源    (5)力求明察秋毫要求记者对重点内容、事物的某一局部或细节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要做到这一点,主要靠记者平时自觉地多观察锻炼 4. 北京电视台(名词解释)北京电视台(名词解释)本题答案: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1958年5月1日建成试播,是中国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5. 什么是新闻传播,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什么是新闻传播,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本题答案:新闻传播,指的是人际间、团体内直接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对于新近事实的信息及意见的相互传受过程简言之,新闻手段反映现实的社会行为,新闻事实转化为新闻信息并传向受众的操作过程它包括人们间面对面的新闻信息交流,团体内和团体间的新闻信息传受,大众传播媒介面向整个社会的新闻信息传播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是:(1)传播内容限于新闻信息;(2)传播及时迅速,面向整个社会;(3)运用新闻手段反映社会生活,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原则6. 试分析民国初期出现名记者群体的原因试分析民国初期出现名记者群体的原因本题答案:(1)民国初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商业报纸兴盛,社会的信息需求和支付能力大为提高.使得专门的记者出现成为可能。

2)民国初年的报纸言论环境紧张,所以重心从言论转向了新闻报道3)一大批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加入记者行列,一方面使记者的社会地位大为提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记者群体的业务水平7. 1927年成立的“中华广告工会”,是由( )等广告公司创办 A.大陆广告公司 B.维罗广告社 C.耀南广告社 D.新1927年成立的“中华广告工会”,是由(  )等广告公司创办  A.大陆广告公司  B.维罗广告社  C.耀南广告社  D.新中国广告社  E.北洋广告社BC8.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广告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A.为对外经济交往服务 B.为方便人民生活服务 C.广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广告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A.为对外经济交往服务  B.为方便人民生活服务  C.广告宣传为政治服务  D.为提高生活质量  E.为提高经济水平ABC9. 约翰·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约翰·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1644年,弥尔顿因出版书籍引起了国会愤怒,被传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在国会做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11月,弥尔顿故意不征求书刊审查机构的同意,印刷了这篇演讲词,以示对书刊检查制度的蔑视,这就是著名的政论小册子《论出版自由》,它于18世纪在英法美广泛流传,影响日益扩大,至今在西方仍被认为是关于出版自由理论的经典论述。

   弥尔顿相信真理是肯定的,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并且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本身就具有战胜其他意见而存在下来的无可比拟的力量从弥尔顿这种思想出发,形成了现代关于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修正过程的观点    美国新闻学者认为传统的报刊理论是自由主义论,现代报刊理论是社会责任论资产阶级在新闻制度上就一定要标榜出版自由,在新闻理论上就要标榜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论因而,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乃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石 10. 请根据以下三个虚构的新闻发布稿编写一条硬新闻消息稿件,字数不超过700字 教育部、财政部、请根据以下三个虚构的新闻发布稿编写一条硬新闻消息稿件,字数不超过700字 教育部、财政部、银监会、国家开发银行今天在北京联合召开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新闻发布会,下面是发布会上散发的三个新闻稿: 新闻发布稿一: 2005年全国高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成效显著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有关部门、各地人民政府、各高校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各项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也有了突破性进展据统计,2005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下同)总数为145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约12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

据统计,2005年度,全国高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金额约为176.58亿元,比2004年度的114.67亿元增长54%其中,增长较为明显的是:国家助学贷款合同金额增长135%,特殊困难补助金额增长49%,奖学金资助金额增长38%2005年度,全国高校共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约1483万人次,比2004年度的1245人次增长19%具体资助项目是:1.奖学金(包括本专科生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国家助学奖学金、地方政府助学奖学金、社会及个人奖学金)资助金额为62.42亿元(其中含部分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资助总金额的35%,资助约657万人次2.国家助学贷款2005年度申请人数为118万人,申请合同金额为95.6l亿元;当年审批贷款学生人数92万人,审批合同金额为76.32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43%3.校内学生无息借款发放金额为1.91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1%,发放人数约为8万人4.勤工助学资助金额为9.94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6%,资助人数约为184万人次5.特殊困难补助金额为7.0l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4%,发放人数约为122万人次6.学费减免金额为5.98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4%,减免人数约为27万人。

7.粮、油、副食品价格补贴发放总金额为12.99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7%,享受补贴学生人数约为393万人另外,2005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的学生约为39万人,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的13%,占2005年招生数的9% 新闻发布稿二: 国家开发银行获准正式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教育部、财政部、银监会、国家开发银行今天在北京联合召开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国家开发银行已获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这将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扩大覆盖地域和增加受益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一直致力于解决政府热点问题、缓解社会瓶颈领域的矛盾,在支持配合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把支持经济困难学生深造作为自己重要的业务领域2005年,在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向商业银行招投标出现流标的情况下,国家开发银行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主动申请开展这项业务,并获准在河南开始试点截至今年6月底,开行已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7.23亿元,支持了河南、山西和青海117所高校13.5万名经济困难大学生,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也即将发放。

在试点中,开发银行运用开发性方法积极探索国家助学贷款新模式,建立了依托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为管理平台的特有贷款管理机制开发银行通过构建激励和风险约束机制,发挥管理平台的积极性,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效地防范贷款风险开行开展这项业务以来,本息回收率始终保持100%今年7月,河南、山西等地已经有近4000名学生就业后归还了全部贷款 新闻发布稿三: 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新闻发布会国家开发银行发布材料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 下午好! 值此高校新学期开学之际,我们在这里参加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新闻发布会,意在表达国家开发银行积极落实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意愿和决心国家开发银行将大力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更多家庭贫困的学子能够享受公平待遇,得到国家开发银行的资助,获得到高等学府升学、深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始终坚持“政府热点、雪中送炭”的方针,把支持贫困大学生入学作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作为重要业务开发领域 国家开发银行于2005年4月在河南进行了首个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试点,对83所高校发放助学贷款5.69亿元,贷款学生12.3万人次。

之后,又相继在山西、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试点工作截止到2006年二季度,我行国家助学贷款累计发放7.23亿元(其中:河南5.69亿元,山西1.43亿元,青海0.1l亿元),累计解决了117所高校15万人次贫困大学生的学费问题近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批准国家开发银行正式开展国家助学业务,我行将按照银监会批复,配合教育部的工作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组织专门的研究小组,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与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座谈,分析了业务开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充分考虑了可以整合的社会资源,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业务模式1.开创“政府、银行、学校”合作的崭新局面考虑到借款学生人数众多而我行经办人员较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借助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协调优势,构建省级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各高校委托管理平台,形成政府、银行、学校三方通力合作的良好关系2.明确我行、省级学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