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优质文明服务演讲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8278835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优质文明服务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银行优质文明服务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银行优质文明服务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银行优质文明服务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优质文明服务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优质文明服务演讲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行优质文明服务演讲稿今天我所演讲的题目是论银行的优质文明服务。金融业的竞争,是一种信誉的竞争, 更是一种服务的竞争。 谁的信誉好,谁的服务好,谁就能更适应顾客的需要, 谁就能占领更多的市场。 银行服务体现的是银行管理水平的高低, 其中也包含着银行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员工的精神风貌,而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是一种品牌。银行作为服务行业,而服务是立行之本,只有不断的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的观点,强化服务的措施,从服务的质量, 服务的手段,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态度,服务的环境等方面入手,这样才能提高优质文明服务的水平。我个人认为服务是一种管理。 优质的文明水平的提高一定需要严格的、规范的、 科学的管理,严格规

2、范的管理又可以使优质文明服务水平提高。优质文明服务的好坏体现着一家银行管理水平的高低。所以,银行在实施优质文明服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依靠管理制度。这包括岗位规范、着装统一、仪表举止、文明用语、电话用语等,这些都必须形成制度,成为每个员工的行为准则,要严格执行。服务是一种文化。银行构建服务文化体系应该包括:员工要有爱岗敬业的服务精神,要有以服务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要有无私奉贤、团结奋进的互帮互助和艰苦奋斗的务实精神这种行业特有的企业精神,可以使银行员工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 从而充分的发挥这种服务文化的激励作用。服务是一种精神。 银行文明优质服务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员工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

3、、 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以行兴我荣,行荣我荣为服务理念,以信誉第一、优质服务、廉洁守法为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确立和完善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 一定要树立客户。第一、主动服务、整体服务的观念。银行服务的核心是维护和加强与客户的联系。 所以我们银行要随时以客户为中心, 调整自身,服务要从单纯经营金融产品转移到维护和加深与客户的联系上, 仅仅重视满足客户的需要是不够的, 还必须研究客户需要背后复杂的各种因素, 只有紧紧抓住维护与客户的关系这一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高质、多样化的特色服务,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要,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 “客户”的概念是一个“大客户”的概念,不仅银行直接服务的对

4、象是客户,与银行服务有制约关系的部门, 甚至银行自身的员工都应该视同为客户。 所以银行在处理与客户的关系上,应树立大市场、大客户的意识以及“服务是一个全过程”的概念。构建新型银行与客户关系,对制约与客户关系的因素进行协调管理, 增强客户的稳定性,没有良好的服务作为保障,即使一时被拉过来的客户也可能会跑掉,所以优质的服务就是信誉。所以强化和提高服务意识, 这是开展优质文明服务的前提。 所以就要全面动员,深入发动,大造声势,宣传优质文明服务。优质的文明服务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形象,因此,一定要做到全面发动,全员参与。使我们的员工做到每天从接待第一位客户到送走最后一位客户, 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有统一、详

5、细、明确的标准,是每位员工接待客户有礼、有节、有度、处理业务规范、快速、准确,让顾客感到和谐,友爱,温馨。所以搞好服务这是事关银行的社会形象, 影响银行的各项经营活动的综合性工作,因此银行的每个机构,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增强服务意识,顾全大局,发挥整体功能,努力提高全行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优质文明服务要取得好的效果,关键是以人为本, 通过教育培训和强化管理,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员工的高素质创造出优质服务的高水平。从对全体员工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贤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位员工懂得,自己的行为代表着银行的形象, 在本职工作的岗位上奉贤一份光和热,自觉的维护全行的形象和荣誉,是优质服务上一个新台阶。 如柜面是银行接触社会公众最为频繁的地方,也是直接办理业务、 衍生存款的地方,银行好的服务形象要靠柜面服务具体体现出来。而加大监督的力度和广度, 相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是优质文明服务落到实处的保证。 优质服务工作必须要做到常抓不懈, 除了必须制定和落实各项制度外, 还必须强化监督检查机制。 优质文明服务是永无止境的,重在坚持,贵在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