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讲座正稿课件(用于学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8278324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讲座正稿课件(用于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共政策讲座正稿课件(用于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共政策讲座正稿课件(用于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共政策讲座正稿课件(用于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共政策讲座正稿课件(用于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讲座正稿课件(用于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讲座正稿课件(用于学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专题: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一、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一)公共政策过程最早尝试对公共政策过程进行阶段划分的是拉斯韦尔,他在1956年的决策过程一书中把政策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1、情报2、建议3、规定4、行使5、运用6评价7、终止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拉斯韦尔的学生布瑞沃提出了政策过程的六阶段论:1、创始;2、估价3、选择;4、执行;5、评估;6、终止。学者金肯斯由于认识到政策过程中复杂的反馈流,提出了对政过程阶段论的看法:创始阶段、情报阶段、谋划阶段、决策阶段、执行阶段、评估阶段、终结阶段。豪格伍德和葛恩则进一步提出,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决定做决策;决定如何决策;问题界定;预

2、测;确定标和问题解决的优先次序;备选方案的分析论证;政策执行、监督和控制;政评估和检查;政策维持、政策延续与政策终结。在诸多关于公共政策过程的阶段划分中,琼斯和安德森的看法被大多数研者接受并采用。琼斯把政策过程概括为:1、问题确认;2、形成建议;3、决策过程;4、选定政策;5、政策执行;6、政策评估。安德森的政策过程阶段划分法由于其著作公共决策的较早译介而广为中国学者熟悉,安德森认为公共政策包括:1、问题的形成;2、政策方案的制定;3、政策方案的通过;4、政策的实施;5、政策的评价等阶段。 (二)政策执行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与政策评估的关系政策执行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与政策评估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3、来表明彼此之间的独立性,它们可能相互融合,共享信息与程序。二、公共政策的基本过程(一)政策的制定广义的政策的制定将其理解为整个政策过程,把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环节称为后政策制定阶段。狭义的政策制定把它理解为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指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以及合法化的过程。我们是从狭义来理解政策制定。理想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包含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效果预测和方案抉择等五个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环节。1、问题界定政策问题的分析、界定是政策制定的起点。政策问题的诊断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政策问题的症结分析。第二是政策问题的原因分析。2、目标确立政策目标,也就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为

4、保证政策目标的正确性,确立目标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目标的针对性。(2)目标的可行性。(3)目标的系统性。(4)目标的规范性。(5)目标的具体性。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就是针对政策问题,依据政策目标,设计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能性方案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形象地称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轮廓勾画这是方案设计的第一步。轮廓勾画,就是要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提出多种多样的方案设想。轮廓勾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大致可提出多少个政策方案;二是将各方案的轮廓勾画出来。轮廓勾画必须遵守以下两个基本准则:一是政策方案应尽可能多,方案应多样化。二是要满足整体上的完备性和个体间的

5、互斥性。细节设计就是政策方案设计的第二步。4、后果预测方案后果的预测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客观条件变化的预测;二是对方案在各种可能的客观条件下预期效果的预测。5、方案抉择在对各备选方案进行后果预测之后要对各方案进行评选,以抉择出或综合出一个最佳方案或满意方案。政策方案抉择的基本依据在于元政策的要求和价值标准。具体说来,有如下一些标准:(1)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2)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目标。这是方案抉择时最主要最基本的标准;(3)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的少;(4)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小;(5)政策方案实施中产生的副作用尽可能小。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政治可行性指政

6、策方案获取政治资源支持的程度及对政治价值的影响,这是方案论证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2)经济可行性指执行方案所需一般性资源(财力)和特殊资源(人力、物力、信息等)的获取和支持程度。(3)行政可行性指政府行政部门执行力的大小和效能高低。(4)法律可行性指方案是否符合宪法、法律的有关条款及其精神。(5)技术可行性指方案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能够实现目标的程度。(二)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通过各级组织机构对特定的公共政策目标群体采取宣传、解释、服务等行动,从而将公共政策文本形态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使既定的公共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在这一定义中,“政府”是以公

7、共政策执行主体的身份出现的。所谓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指按照政策规定,有权利或义务实施某项公共政策行为的社会主体。公共政策执行的“目标群体”指公共政策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对象。(三)政策评估(见书)所谓的政策评估系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有系统地搜集相关数据,用来评价解决公共问题方案的规划、执行与结果的一系列活动。政策评估的目的,一般分成消极目的与积极目的。(四)政策的监控和终结(见书)三、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整体特点1、中国公共政策的议程设定与政治高度相关,政治上激进或者具有潜在风险的政策,难以提上政策议程,而能够提上议程的政策问题往往具有政治动因。2、中国公共政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演进过程。

8、3、在任何给定的公共政策领域,如污染控制或者卫生医疗领域,都涉及到各个层次政府的许多项目,也涉及到社会、企业、甚至是个人的研究和行动计划。4、中国公共政策执行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和差异性。5、中国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各个阶段都可能有反馈同一个政策主体经常需要介入多个不同的阶段之中,他们所进行的政策博弈,往往也是在政策过程的各个不同部分中展开的。6、政策周期不稳是中国政策过程的突出特征。四、公共政策过程的利益博弈公共政策的过程是人们围绕特定政策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活动,是政策主体、影响政策制定的各个利益群体之间互动和博弈的过程。(一)公共政策利益博弈主体公共政策中的利益主体大致可

9、以分为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公共政策在三类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制定执行和评估。1、政策制定者2、政策执行者3、政策对象(二)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博弈第二专题 实践视域中的公共政策价值分析一、我国公共政策实践成就概述(一)我国公共政策实践成就表现1、由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总的路线和方针,才有我国现在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2、效率、公平、和谐成为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3、党中央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决策。4、三农政策、农民工政策、教育政策、医疗政策、住房政策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

10、的公共政策实践将结出丰硕的成果。(二)以人为本公共政策范式的逐渐形成第一、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公共政策的人文取向进一步凸显。第二、公共政策通过贯彻社会公正的价值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要求。第三、公共政策推动公民参与政府决策,保证了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化。第四、公共政策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范式初步形成。二、公共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公共决策信息失真,偏离公共原则2、违反程序,决策失误,损害公共利益3、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偏颇,违背公正原则 (1)垄断性行业的公共政策偏离“公共”原则 案例:公共政策过程中背离公共利益的部分事件-在公共资源的使用方面经常乘坐民航班

11、机出行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各大机场候机大厅里,专门为一些大企业提供“贵宾”服务的休息室越来越多,但使用者寥寥。而主流旅客只能干坐冷板凳,或在狭小的空间里活动。公共资源被挤占,不帷机场才有。近年来,许多地方都投下巨资扩建火车站、汽车站,规划书上白纸黑字写着重建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公共服务,设计图上也一清二楚地显示了服务空间的拓展。然而竣工投用之后,公众却发现拓展了好几倍的空间并没有用来改善公共服务,而是出租给了大大小小的商家。把公共财力建设的公共设施一块块地变成“出租屋”换取租金,这种“公共资源部门化”的行为明显漠视和牺牲了公共利益。(2)政府角色错位,造成了“部门权力化”、“权力利益化”、“利

12、益法律化”的局面。 (3)一些地方政府以保护主义为价值取向,制定出一些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 (二)不同领域存在的公共政策问题1、房地产政策存在的问题2、社会保障政策存在的问题3、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4、收入分配政策存在的问题5、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性障碍三、我国公共决策制定存在问题政策失误的表现及其价值分析所谓公共决策失误,是指公共决策主体在处理公共事务、实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决策活动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给公共利益造成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一种决策不当的现象。决策失误包括:没有正确判断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做出了无法实施或者实施以后得不偿失的决策;在必

13、须采取措施来促进或者维护公共利益时没有决策,等等。(一)公共决策失误的主要表现 北京滑雪场幕饮地下水近些年,北京人掀起了滑雪度周末的热潮。去冬今春,北京周边的滑雪场每到周末,人多得只能用“爆满”一词形容。在欧美被视为冬季第一运动的滑雪正在京城迅速风行。1999年,北京仅有一个雪场,2000年冬增至5家;2003年冬,北京的雪场增至14家。6年间,京郊滑雪场经历了大肆繁衍之后又历经残酷的市场竞争,随着京郊几家小雪场的关门大吉,雪场数量有所减少。至2004年底,北京建成并投入营业的大小滑雪场有13家,雪道总数为70多条,总占地面积约951万平方米。滑雪场的大规模扩增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滑雪场存在严

14、重的浪费水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媒体报道说,滑雪场采用人工造雪的方式铺设雪道和营造雪场氛围,并且使用地下水作为造雪水源。由于滑雪场大量汲取地下水,耗费大量水资源,导致滑雪场与人“争”水的问题日益突出。按照国外滑雪场公认的数据统计,在雪场开放季节,基础造雪和补充造雪每平方米用水为0.2至0.6立方米左右。如果按中间值0.4立方米计算,北京951万平方米雪场总面积,需用水380万立方米。2003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日生活用水为0.248立方米。这样算下来,北京地区滑雪场在开放期间的年用水量消耗了4.2万人全年的生活用水。对此事件,国外媒体也有所报道。2004年3月,参考消息转载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指出

15、,“中国正陷入严重的水危机之中,北方缺水的问题最严重,但现有和计划兴建的滑雪场都集中在这个干燥的地区,中国的问题在于时一种原本短缺的资源使用不当,中国严重缺水不宜发展滑雪场。”目前,对北京滑雪场浪费地下水资源的事情正处在媒体报道和官方关注的焦。点之下,不同的争议也开始出现,社会正在静观事态的变化。第一、对公共决策问题界定偏差第二、公共决策违背客观规律第三、公共决策没有实现预定成效第四、公共决策贻误时机(二)公共决策失误的价值分析(1)“两难抉择”、“悲剧性抉择”导致公共决策失误。(2)政策制定者利益观、价值观的偏颇导致公共决策失误反映了政策价值取向对和谐原则、公正原则、公共原则的背离。(3)政策制定违背科学决策价值取向导致公共决策失误(4)公共决策违背民主决策价值取向导致决策失误案例一:1997年9月,广东的南方周末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当年5月,福建省莆田市地方税务局发出通知,凡在莆田市的高消费行业(诸如酒店、歌厅、舞厅卡拉0K厅、美容院、桑拿厅等)从事陪舞、陪酒、推拿按摩等高收入的服务人员(俗称“三陪”小姐一一笔者注),均要缴纳每月不低于100元的个人所得祝。当记者采访当地税务部门的领导时,他们明确表示,向这些小姐征税,并不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