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期末总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827775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期末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期末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期末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期末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期末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期末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 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 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退火: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至AC3以上20 40 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砂 中或石灰中冷却)至500度以下在空气中冷却的 热处理工艺固溶热处理: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单相区恒温保 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 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时效:合金经固溶热处理或冷塑性形变后,在室 温放置或稍高于室温保持时,其性能随时间而变 化的现象。AI-4CU合金在时效过程中,过饱 和固溶体的各个沉淀阶段,其顺序可概括 为:过饱和一;G.P区过渡相v 过渡

2、相_;(CuAI2)稳定相固溶处理: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 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 便继续加工成型时效处理:在强化相析出的温度加热并保温,使 强化相沉淀析出,得以硬化,提高强度时效处理 有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淬火:将钢奥氏体化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 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一定的范围内发生马 氏体等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1以 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用符合要求的 方法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 工艺调质处理:将钢件淬火,随之进行高温回火,这 种复合工艺称调质处理。表面热处理:改变钢件表面组织或化

3、学成分,以 其改面表面性能的热处理工艺。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通过快速加热到临界 温度以上,但热量还未来得及传到心部之前迅速 冷却,这样就可以把表面层被淬在马氏体组织, 而心部没有发生相变,这就实现了表面淬硬而心 部不变的目的。适用于中碳钢。化学热处理:是指将化学元素的原子,借助高温 时原子扩散的能力,把它渗入到工件的表面层 去,来改变工件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 达到使钢的表面层具有特定要求的组织和性能 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渗碳:向钢的表面渗入碳原子,提高表面含碳量, 提高材料表面硬度、抗疲劳性和耐磨性。渗氮:在工件表面渗入氮原子,形成一个富氮硬 化层的过程。提高材料表面硬度、抗疲劳性和耐

4、 磨性,且渗氮性能优于渗碳。碳氮共渗:碳氮同时渗入工件表层。提高表面硬 度、抗疲劳性和耐磨性,并兼具渗碳和渗氮的优 占八、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一般简称 为退火,这种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成分的各种碳 钢和合金钢的铸,锻件及热轧型材,有时也用于 焊接结构。一般常作为一些不重工件的最终热处 理,或作为某些工件的预先热处理。球化退火主要用于过共析的碳钢及合金工具钢(如制造刃具,量具,模具所用的钢种)。其主 要目的在于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以 后淬火作好准备。去应力退火又称低温退火(或高温回火),这种 退火主要用来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热轧件, 冷拉件等的残余应力。如果这些应力不予

5、消除, 将会引起钢件在一定时间以后,或在随后的切削 加工过程中产生变形或裂纹。铁素体(F) 1.组织:碳在a-Fe(体心立方结构的 铁)中的间隙固溶体2.特性:呈体心立方晶格. 溶碳能力最小,最大为0.02%;硬度和强度很 低,HB=80-120, cb=250N/mmA而塑性和韧性很 好, S =50% =70-80%因此,含铁素体多的钢材 (软钢)中用来做可压、挤、冲板与耐冲击震动的 机件.这类钢有超低碳钢,如0Cr13,1Cr13、硅钢 片等奥氏体1.组织:碳在Y-Fe(面心立方结构的铁) 中的间隙固溶体。2.特性:呈面心立方晶格.最高 溶碳量为2.06%,在一般情况下,具有高的塑性,

6、但强度和硬度低,HB=170-220,奥氏体组织除了 在高温转变时产生以外,在常温时亦存在于不锈 钢、高铬钢和高锰钢中,如奥氏体不锈钢等 渗碳体(C)1.组织:铁和碳的稳定化合物(Fe3C)2. 特性:呈复杂的八面体晶格.含碳量为6.67%, 硬度很高,HRC70-75耐磨,但脆性很大,因此,渗 碳体不能单独应用,而总是与铁素体混合在一起. 碳在铁中溶解度很小,所以在常温下,钢铁组织 内大部分的碳都是以渗碳体或其他碳化物形式出现珠光体(P) 1.组织;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 混合物(F+Fe3c含碳0.8%)铁素体片和渗碳体 片交替排列的层状显微组织 , 2.特性: 是过冷奥 氏体进行共析反

7、应的直接产物 .其片层组织的粗 细随奥氏体过冷程度不同, 过冷程度越大, 片层 组织越细性质也不同.奥氏体在约600C分解成 的组织称为细珠光体(有的叫一次索氏体), 在 500-600 C分解转变成用光学显微镜不能分辨其 片层状的组织称为极细珠光体(有的一次屈氏 体), 它们的硬度较铁素体和奥氏体高 ,而较渗碳 体低, 其塑性较铁素体和奥氏体低而较渗碳体高 . 正火后的珠光体比退火后的珠光体组织细密 , 弥 散度大, 故其力学性能较好, 但其片状渗碳体在 钢材承受负荷时会引起应力集中 , 故不如索氏体 莱氏体(L) 1.组织:渗碳体和奥氏体组成的机械 混合物(含碳 4.3%) 2.特性: 铁

8、合金溶液含碳 量在2.06%上时,缓慢冷到1130C便凝固出莱 氏体. 当温度到达共析温度莱氏体中的奥氏转变 为珠光体.因此,在723C以下莱氏体是珠光体与 渗碳体机械混合物(共晶混合). 莱氏体硬而脆 (HB700)是一种较粗的组织,不能进行压力加 工, 如白口铁. 在铸态含有莱氏体组织的钢有高 速工具钢和 Cr1 2型高合金工具钢等 . 这类钢一 般有较大有耐磨性和较好的切削性 淬火与马氏体1.组织:碳在a -Fe中的过饱和 固溶体,显微组织呈针叶状 2.特性:淬火后获得 的不稳定组织.具有很高的硬度,而且随含碳量 增加而提高, 但含碳量超过 0.6%后的硬度值基本 不变,如含C0.8%勺

9、马氏体,硬度约为HRC65冲 击韧性很低, 脆性 很大,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几乎等于零.奥氏体 晶粒愈大, 马氏体针叶愈粗大, 则冲击韧性愈低; 淬火温度愈低, 奥氏体晶粒愈细, 得到的马氏体 针叶非常细小, 即无针状马氏组织, 其韧性最高 回火马氏体(S)1.组织:与淬火马氏体硬度相近, 而脆性略低的黑色针叶状组织2.特性:淬火钢重新加热到150-250C回火获得 的组织硬度一般只比淬火马氏体低HRC1-3格, 但内应力比淬火马氏体小索氏体(S) 1.组织:铁索体和较细的粒状渗碳体 组成的组织 2.特性:淬火钢重新加热到 500-680C回火后获得的组织.与细珠光体相比, 在强度相同情冲下塑性

10、及韧性都高,随回火温度 提高, 硬度和强度降低, 冲击韧性提高. 硬度约为 HRC23-35综合机械性能比较好.索氏体有的叫 二次索氏体或回火索氏体屈氏体屈氏体(T)组织或特性1. 组织: 铁索体和更细的粒状渗碳体组成的组 织2.特性:淬火钢重新加热到350-450C回火后 获得的组织. 它的硬度和强度虽然比马氏体低, 但因其组织很致密,仍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并有比马氏体好的韧性和塑性,硬度约为 HRC35-45屈氏体有的叫二次屈氏体或回火屈氏 体下贝氏体(B)1.组织:显微组织呈黑色针状形态, 其中的铁素体呈现针状,而碳化物呈现极小的质 点以弥散状分布在针状铁素体内 2. 特性: 过冷奥

11、 氏体在400-240C等温度转变后的产物.具有较 高的硬度,约为HRC40-55良好的塑性和很高的 冲击韧性,其综合机械性能比索氏体更好;因此, 在要求较大的、韧性和高强度相配合时 , 常以含 有适当合金元素的中碳结构钢等温淬火 ,获得贝 氏体以改善钢的机械性能,并减小内应力和变形 低碳马氏体具有高强度与良好的塑性、韧性相结 合的特点(d b=1200-1600N/mmA2,d 0.2=1000-1300N/mmA23 5 10%力 40% k 60J/cmA2);同时还有低的冷脆转化温度 (W-60C);在静载荷、疲劳及多次冲击载荷下, 其缺口敏感度和过载敏感性都较低 .低碳马氏体状态的2

12、0SiMn2MoVA合力学性能, 比中碳合金钢等温淬火获得的下贝氏体更好 .保 持了低碳钢的工艺性能,但切削加工较难.工艺1. 低碳钢及低碳合金钢制模具 例如,20, 20Cr, 20CrM nTi等钢的工艺路线为:下料宀锻造模坯 t退火t机械粗加工t冷挤压成形t再结晶退 火T机械精加工T渗碳T淬火、回火T研磨抛光 T装配。2. 高合金渗碳钢制模具 例如 12CrNi3A, 12CrNi4A钢的工艺路线为:下料t锻造模坯t 正火并高温回火t机械粗加工T高温回火t精 加工T渗碳T淬火、回火T研磨抛光T装配。3. 调质钢制模具例如,45, 40Cr等钢的工艺路 线为:下料t锻造模坯T退火T机械粗加

13、工T调 质T机械精加工T修整、抛光T装配。4. 碳素工具钢及合金工具钢制模具例如T7A- T10A, CrWM,n9SiCr 等钢的工艺路线为:下料 T锻成模坯T球化退火T机械粗加工T去应力 退火T机械半精加工T机械精加工T淬火、回火 T研磨抛光T装配。5. 预硬钢制模具例如5NiSiCa, 3Cr2Mo(P20等钢。对于直接 使用棒料加工的,因供货状态已进行了预硬化处 理,可直接加工成形后抛光、 装配。对于要改锻 成坯料后再加工成形的,其工艺路线为:下料t 改锻t球化退火t刨或铳六面t预硬处理(34 42HRC t机械粗加工t去应力退火t机械精加 工T抛光T装配。氮化工件工艺路线:锻造退火粗

14、加工调质 精加工除应力粗磨氮化精磨或研磨。 适用于各种高速传动精密齿轮、 机床主轴(如镗 杆、磨床主轴),高速柴油机曲轴、阀门等。由 于氮化层薄,并且较脆,因此要求有较高强度的 心部组织,所以要先进行调质热处理, 获得回火 索氏体,提高心部机械性能和氮化层质量。 论述钢材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脆化现象的主要 原因及解决方法。答:过共析钢奥氏体化后冷却速度较慢出现网 状二次渗碳体时,使钢的脆性增加,脆性的网状 二次渗碳体在空间上把塑性相分割开,使其变形 能力无从发挥。解决方法,重新加热正火,增加 冷却速度,抑制脆性相的析出。淬火马氏体在 低温回火时会出现第一类回火脆性,高温回火时 有第二类回火脆性,

15、第一类回火脆性不可避免, 第二类回火脆性,可重新加热到原来的回火温 度,然后快冷恢复韧性。工件等温淬火时出现 上贝氏体时韧性降低,重新奥氏体化后降低等温 温度得到下贝氏体可以解解。奥氏体化温度过 高,晶粒粗大韧性降低。 如:过共析钢淬火温度 偏高,晶粒粗大,获得粗大的片状马氏体时, 韧 性降低;奥氏体晶粒粗大,出现魏氏组织时脆性 增加。通过细化晶粒可以解决。20CrMnTi 、40CrNiMo 、60Si2Mn、T12 属于 哪类钢?含碳量为多少?钢中合金元素的主要 作用是什么?淬火加热温度范围是多少?常采 用的热处理工艺是什么?最终的组织是什么? 性能如何?20CrMnTi 为渗碳钢,含碳量

16、为 0.2%,最终 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加低温回火,得到回火马氏 体,表面为高碳马氏体(渗碳后),强度、硬度 高,耐磨性好;心部低碳马氏体(淬透)强韧性 好。 Mn 与 Cr 提高淬透性,强化基体, Ti 阻止 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晶粒。40CrNiMo 为调质钢,含碳量为 0.4%,最终 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加高温回火,得到回火索氏 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Cr、Ni 提高淬 透性,强化基体, Ni 提高钢的韧性, Mo 细化晶 粒,抑制第二类回火脆性。60Si2Mn 为弹簧钢,含碳量为 0.6%,最终 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加中温回火,得到回火托氏体 (或回火屈氏体),具有很高的弹性极限, Si、 Mn 提高淬透性,强化基体, Si 提高回火稳定性。T12 钢为碳素工具钢钢,含碳量为 1.2%,最 终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加低温回火,得到回火马氏 体+粒状Fe3C+残余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