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综合质量和以后的维护成本大致分为几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8277451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的综合质量和以后的维护成本大致分为几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梯的综合质量和以后的维护成本大致分为几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梯的综合质量和以后的维护成本大致分为几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梯的综合质量和以后的维护成本大致分为几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梯的综合质量和以后的维护成本大致分为几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的综合质量和以后的维护成本大致分为几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的综合质量和以后的维护成本大致分为几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梯的综合质量和以后的维护成本大致分为几类一 选梯1、经济性: 经济性要看性价比和适用性,并非是便宜,而是选择最适合你的项目而且使用费比较低的电梯。 首先根据以后乘客流量情况,设计选择最经济的数量与载重量的搭配。决定输送能力的主要参数包括 电梯数量、承载能力与额定速度 。候梯时间与乘梯时间应尽量缩短,电梯到达门厅的时间间隔一般要求不 应超过2-3 分钟。输送能力能满足5分钟高峰期的乘梯要求,就可以认为电梯的选用是合理的,这是为了 满足乘客的心理要求。其次考虑以后每月的费用,要仔细了解售后服务费用(耗电、维保、大修、部件供应价格等)。 最后在选择时需要选择可靠的品牌代理商,考察电梯企业或供应商的

2、技术和供货能力,因为安装质量 与后期维保费用紧密相关。2、技术性: 在供应企业相当多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从技术角度进行选择。绝对不能选择将要淘汰的品种,要了解 各品牌和各型号之间的技术先进程度。 电梯的先进性目前主要体现在拖动与控制技术方面,如果技术落 后,那么产品的寿命可能会比较短,而且维修部件可能无法获得保证。同时技术性还要考虑到建筑结构和 电梯技术的关系。3、美观性: 电梯的美观十分重要,美观并非豪华。如果你的建筑特别,当然需要比较特别的装潢。在家庭用电梯 选择装潢时,可以根据你家庭装修来选择不同的装饰装潢;如果宾馆就应该以豪华为主;如果是餐厅娱乐 场所可以考虑一些上下分开进行不同的装潢;

3、食品、卫生单位用可以选择整洁的装潢。电梯的装潢十分重 要,在国内有许多专业的电梯装潢公司,你在选择电梯时,可以先从装潢企业索取资料参考,在与电梯供 应商谈判的时候可以作为参考。4、安全性:电梯的安全性在2003 年中国家将其视为电梯企业整顿的主要依据。所以在选择电梯时对电梯的安全性 必须进行了解。目前选择电梯必须符合有关电梯轿厢面积不能超标的规定。同时还需要对电梯的安全钳、 限速器等主要部件以及有故障时的处理来考虑。5、功能性: 选择电梯时对电梯的功能需要进行了解。一般在签订订货合同时,希望供应商提供必要的功能介绍对 电梯选择有好处。6、舒适度 电梯在运行时,起制动无明显不适,运行时平稳,现场

4、无不适感受。舒适感主要指电梯的加速度、振 动、噪声、装璜、照明等指标,其目的是给乘客提供一个尽量舒适的乘梯环境。早期舒适感要求主要是把 超重与失重感、烦噪与焦虑感等控制在乘客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现代的舒适感则追求使乘客不但在生理上 而且在心理上把乘坐电梯当成为一种享受。7、环保无污染 运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对电网的干扰及空间磁场的影响要小,小到不至于影响住户用电及居住环境受 辐射。 运行噪音等级及对电梯井道施工的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开关门的撞击噪声等级及轿厢内噪声等 级是否能达到相对静音运行,厅内应小于 25dB.8、土建参数定位准确 土建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装以及运行质量等安全问题,

5、避免电梯井道的二次改造。9 、还要选大众化和大厂家的电梯,以免日后需要零件市面上又买不到,厂家有贵的离奇,有的即使厂 家亦需要供货周期,而我们的电梯和业主有等不及。二 安装 正所谓七分装三分修,所以一个电梯的好坏,安装是相当重要的,对此有关机构也提出和制定相关的标准其保准如下:1总则1.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企业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工艺标准。1.2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本工 艺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安装工程。1.3本工艺标准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电梯工程施 工质量

6、验收规范GB50310-2002配套使用。1.4本工艺标准是对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最低要求,所规定的项目都必须达到合格。1.5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工艺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2术语2.1电梯安装工程电梯生产单位出厂后的产品,在施工现场装配成整机至交付使用的过程。注:本工艺标准中的“电梯”是指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2.2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电梯安装的各项工程在履行质量检验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 等几方共同对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隐蔽工程和施工检查记录等档案材料进行审查,对安装工程进行 普查和整机运行考核,并对主控项目

7、全验和一般项目抽验,根据本工艺标准以书面形式对电梯安装工程质 量的检验结果做出确认。2.3 土建交接检验电梯安装前,应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共同对电梯井道和机房(如果有) 按本工艺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对电梯安装条件作出确认。3基本要求3.1安装单位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具有完善的验收标准、安装工艺及施工操作规程。具有健全的安装过程控制制度。3.2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电梯安装前应按本工艺标准进行土建交接检验,并填写附表A电梯安装土建交接质量验收记 录表。电梯安装前应按本工艺标准进行电梯设备进场验收,并填写附表B电梯安装工程设备进场质 量验

8、收记录表。电梯安装的各分项工程应按本工艺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个分项工程应有自检记录。3.3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参加安装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承担有关安全性能检测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仪器设备应满足精度要求,并应在检定有 效期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电梯安装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分项工程质量应分别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检查验收。隐蔽工程应在电梯安装单位检查合格后,于隐蔽前通知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4 一般规定4.1机房(如果有)还应符合下列规定:机房内应设有固定的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lx。机房内应设置一个或多个 电源插座。

9、在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处应设有一个开关或类似装置控制机房照明电源。机房内应通风,从建筑物其他部分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排入机房内。应根据产品供应商的要求,提供设备进场所需要的通道和搬运空间。电梯工作人员应能方便地进入机房或滑轮间,而不需要临时借助于其他辅助设施。机房应采用经久耐用且不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建造,机房内的地板应采用防滑材料。注:此项可在电梯安装后验收。在一个机房内,当有两个以上不同平面的工作平台,且相邻平台高度差大于0.5m时,应设置 楼梯或台阶,并应设置高度不小于0.9m的安全防护栏杆。当机房地面有深度大于0.5m的凹坑或槽坑时, 均应盖住。供人员活动空间和工作台面以上的净高度不应

10、小于1.8m。供人员进出的检修活板门应有不小于的净通道,开门到位后应能自行保持在开启 位置。检修活板门关闭后应能支撑两个人的重量(每个人按在门的任意面积上作用1000N的力 计算),不得有永久性变形。门或检修活板门应装有带钥匙的锁,它应从机房内不用钥匙打开。只供运送器材的活板门,可 只在机房内部锁住。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开。机房内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0。机房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4.2井道还应符合下列规定:井道尺寸是指垂直于电梯设计运行方向的井道截面沿电梯设计运行方向投影所测定的井道最 小净空尺寸,该尺寸应和土建布置图所要求的一致,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电梯行程高度

11、小于等于30m时为025mm;(2)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30m且小于等于60m时为035mm;(3)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60m且小于等于90m时为050mm;(4)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90m时,允许偏差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井道,井道的隔离保护、井道壁、底坑底面和顶板应具有安装电梯部件 所需要的足够强度,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且应不易产生灰尘。当底坑深度大于2.5m且建筑物布置允许时,应设置一个符合安全门要求的底坑进口;当没有 进入底坑的其他通道时,应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且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空间。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井

12、道可装设采暖设备,但 不得采用蒸汽和水作为热源,且采暖设备的控制与调节装置应装在井道外面。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井道内照度应不得小于50lx,井道最高点和最低点0.5m以 内应各装一盏灯,再设中间灯,并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内各电梯的底坑之间应设置最低点离底坑地面不大于0.3m,且至少延伸 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m高度的隔障,在隔障宽度方向上隔障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50mm。当轿顶边缘和相邻电梯运动部件(轿厢、对重或平衡重)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时,隔障应延长贯 穿整个井道的高度。隔障的宽度不得小于被保护的运动部件(或其部分)的宽度每边再各加0.

13、1m。底坑内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底坑内不得有积水。每层楼面应有水平面基准标识。5施工准备5.1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进场验收和复试要求木质样板应选用无节、干燥、韧性强、不变形的木材。并且应加上面刨光、平直。根据提升高度不同,样板横断面不小表中所列数值。样板横断面要求 表提升高度(m)厚度(mm)宽度(mm)6040506080100100注:表中要求尺寸为加工后净尺寸。加工后横断面不小于100x100mm的木方(架设样板)、角钢,M16膨胀螺栓,U形卡钉,钉 子,琴钢丝,8#铅丝等。5.2施工机具、设备、施工现场要求主机机具:电锤、铁锤、水平尺、直角尺、钢板尺、盒尺、线坠、墨斗。作

14、业条件:(1)井道内脚手架搭设完毕,并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脚手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装部门提供的 图纸要求。(2)脚手架平台最高点位于井道顶板下:1.51.7m处为宜,以便稳放样板。顶层脚手架立管最好 用四根短管,拆除此短管后,余下的立管顶点应在最高层牛腿下面500mm处,以便于轿厢安装(图5.222)。(3) 脚手架排管档距以1.41.7m为宜,为便于安装作业,每层层门牛腿下面200400mm处设 一档横管,两档横管之间应加装一档横管,便于上下攀登,脚手架每步最少辅2/3的脚手板,各层交错铺 板,以减小坠落危险(图)。脚手架两端探出排管150200mm,用8#铅丝将其与排管绑牢(图 )。(4)

15、脚手架必须经过安全技术部门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5) 现场施工用电、照明用电必须符合国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6) 各层层门口必须设有良好的防护门;并且各层层门口及每步脚手板上应保持干净、无杂物。(7) 实际测量顶层高度,底坑深度应与图纸相符,并核算是否能满足该梯越程的要求。6施工工艺6.1工艺流程:搭设样板架-测量井道确定基准线-样板就位,挂基准线搭设样板架:(1) 在井道顶板下面1.2m左右处用膨胀螺栓将角钢水平牢固地固定于井道壁上。(2) 若井道壁为砖墙,应在井道顶板下1.1m左右处沿水平方向剔洞,稳放样板木支架,并且端部 固定。3样板支架方木端部应垫实找平,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3/1000。测量井道,确定标准线。预放两根层门口线测量井道。一般两线间距为门净开度。根据井道测量结果来确定基准线时,应注意的问题:(1) 井道内安装的部件对轿厢运行有无妨碍,如限速器钢绳,选层器钢带,限位开关,中线盒,随 线架等。同时要考虑到轿门上滑道及地坎等与井壁距离,对重与井壁距离,必须保证在轿厢及对重上下运 行时其运动部分与井道内静止的部件及建筑结构净距离不得小于30mm。(2) 确定轿厢轨道线位置时,要根据道架高度要求,考虑安装位置有无问题。(3) 对重轨道中心线确定时应考虑对重宽度(包括对重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