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微生态群和菌群失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8276213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微生态群和菌群失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体微生态群和菌群失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体微生态群和菌群失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体微生态群和菌群失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微生态群和菌群失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微生态群和菌群失调人体的体表皮肤和与外界相通的口腔、上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及其腔道 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寄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与宿主相安无事互相适应,而且各种 微生物之间也相互制约而保持一个彼此共存的状态1人体微生态群特点人体的消化道、上呼吸道、皮肤、尿道、外生殖器、眼结膜与外耳道等,有大量细菌 寄生。大肠是人体最大的贮菌库,细菌种类超过500种,数量达到10人1110人12个,占 人体微生物系统的80%左右,其中99%以上是正常菌群(主要是厌氧菌)。结肠细菌浓度 达10人1110人12cfu / ml。粪便干重的1/3为活的细菌,其中厌氧菌的数量超过需氧菌 约10000倍,

2、主要菌种为类杆菌、双歧杆菌和真杆菌,厌氧球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链球 菌以及肠球菌等,以及肠杆菌科细菌非常多见。正常菌群在人体的分布部位常见菌皮肤表皮夺j菊球菌、类IT喉肝菌、绿脓杆菌、瘗疮丙酸杆国、科色念珠菌、粉刺棒状忏圜、闩色葡萄球痂等口腔表皮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类杆菌、极杆菌 等鼻咽腔甲型链球菌、*他球曲、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 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肝菌、变形杆菌 等皮表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类白喉杆菌等胃正常一般无菌肠道类杆南、双歧杆裙、大肠杆留、臾氧性链球前、粪链 球曲L萄匐一球菌、白色念球幽、乳酸杆菌、变形杆函 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阴道乳酸杆制、白色念球

3、菌、实白喉杆萌、大场歼1折等尿道表皮葡荷球菌、类白喉歼菌 ite垢杆菌等正常菌群对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和内环境稳定有重要作用,其生理学意义主要有: 通过在宿主皮肤黏膜表面形成的菌膜屏障拮抗外籍菌的入侵和定植,维持人体微生 态平衡; 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增强其免疫力; 参与物质代谢、营养转化与合成、胆汁代谢、胆固醇代谢和激素转化等; 促进各种毒素和致癌物的排出。2菌群失调菌群失调是指正常微生物群在种类和数量上偏离正常的生理组合而对宿主产生不良影 响的一种表现。菌群失调主要分为质的失调和量的失调。质的失调可分为3种: 需氧菌与厌氧菌比例失调:正常肠道菌群中厌氧菌应占绝大多数,如厌氧菌比例下 降

4、,即发生需氧菌感染。 耐药菌与敏感菌比例失调:一般患者人院时,院外感染的细菌大多为敏感菌,其以 携带敏感菌为主;入院后由于抗菌药物的应用,敏感菌被杀灭,耐药菌株被筛选出来成为 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原籍菌与外籍菌比例失调:体内一般是原籍菌占优势,外籍菌很少,如比例失调会 产生严重后果。量的失调按其严重程度分3度:I度为可逆性轻度失调;口度为比较重的失调;皿度称 为菌群交替症(或称二重感染),属严重失调。3.菌群失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菌群失调时,多引起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即在原发感染的治疗中,发生了另一种新 致病菌的感染。菌群失调的发生多见于使用抗生素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临床上长期大量应 用广

5、谱抗生素后,大多数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但耐药菌则获得生存优势而大量 繁殖致病,如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腹泻、败血症,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白假丝酵母菌引起 鹅口疮、阴道炎、肠道和肛门感染。4菌群失调症的预防 预防菌群失调症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可用可不用者 不用,可用窄谱则不用广谱。对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使用抗生素或者激素时,要 严格掌握适应症。最好能作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敏感的抗生素。 在用抗生素的同时,可口服乳酶生和维生素。老幼病后衰弱者,在用抗生素的同时, 可口服乳酶生、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等,以防肠道菌群失调。在大手术前,应注意配合 全身支持疗法,如给予高营养、服维生素类药物及输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