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13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827498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1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1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1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1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1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1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13篇).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从初中物理新教材改革来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爱上物理,学好物理,我从教学实际中体会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上好第一节物理课,使学生爱上物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都是怀着好奇心来听物理课的。怎样把这种好奇转变成兴趣,把这种兴趣转变成学物理动力,并使之自觉、持久,这是我们初中物理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是:(一)、认真上好第一节物理课,打开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大门。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学物理也是一样

2、,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第一节引言课好像老师给学生的见面礼,是学生学物理的第一步。其印象如何,是能否引起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学兴趣和学积极性的关键。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第一认识是重要的。为了引起学生对学物理的兴趣,第一堂课,我认为应这样设计:1、设置悬念。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实际和生活实际,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提出:熟透的果实和枯萎的树叶为什么总要落回地面用鸡蛋打石头,挨打的是石头,为什么打破的是鸡蛋杯子里有一枚硬币,但到水后为什么会看到两枚,猴子为什么会在井中捞月亮。这些生活自然现象,都是学生熟悉的,在课堂上,作为一个个问题提出来,能大大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兴趣,使他们急于了解为什么。2、展示有趣

3、的物理实验。捕捉学生的兴趣情感,再把这种情感推至理性的认识。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于是我在上课时设计了下面的教学实验:把一个盛满水,里面放着小金鱼的试管颈部放在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在试管下部的小金鱼却安然无恙;又另取一盛水烧瓶在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然后用塞塞住瓶口翻转过来用泠水淋下,学生惊讶地发现,这时瓶内的水又再次沸腾起来了。还演示了感应静电起电现象、滚摆等实验。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后,接着引入讲什么是自然现象、物理现象、物理学、物理学家等

4、,把知识有机地串在一起阐明。这样使学生感到物理这么有趣啊,他们一定会下决心好好学。(二)、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除了上好第一节物理课,使学生真正爱上物理只凭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学物理毕竟不是学生看一场电影。看完了就结束了,学是一个长期任务,凭一时的兴趣还不行,应让学生长时间的爱上物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利用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物理学兴趣。人教版(九义)教材写得生动有趣,图文并茂,联系实际,文字流畅,可读性强。且教材还设计了科学世界与想想议议等栏目。学生阅读起来感到新鲜、有趣。所以我利用教材这些特点去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同时利用教材所给的材料,适时穿插物理学史,科学

5、家的生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学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质。让学生明白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畏艰辛、奋力拼搏、持之以恒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顶点。2、重视新课引入,激发学物理的兴趣。每一节新课的开始,我都作一番精心设计,就会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他们处于欲罢不能的境地,后面的教学进程就容易驾驭,这对调动学物理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新课引入方法多种多样,如其中有:实验引入法。在惯性一节中,我从演示小车运动受阻,木块向前倒下的实验入手。不过,我把小车在平面上运动改为沿斜面(倾角不能太大)向上运动,演示前先问学生:小车突然停止时,放置在小车上的

6、木块会向哪边倒学生几乎齐声回答:向下。实验结果却相反向上。这时学生满怀兴趣,迫切要求解释这个意外的实验。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带着浓厚的学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中去。从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初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往往会产生直接的兴趣。因此,从生活实例中引入新课,更易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引入密度一节时,运用生活实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用大小、光亮程度都一样的两只汤匙,让学生区分哪一只是铝匙哪一只是不锈钢匙再找一团棉花和一块适中的铁块,让学生判断那个质量大用这些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兴趣,同时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3、做好各种实验,激发学

7、物理的兴趣。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全面提高物理的学质量,做好物理实验是关键一环,通过实验又能促进学兴趣提高。新编九义教材,几乎每节都有配套的演示实验。此外,还有学生分组实验及小实验、小制作等。利用实验是物理课得天独厚的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探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还根据实验室设备条件,增加一些简单的、十分有趣的演示实验,还创造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安排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学兴趣。例如浮力一节,安排两人一组实验(配弹簧秤、盛水大烧杯、金属块各一),让学生把金属块挂在弹簧秤观察示数,然后用手稍向上用力托金属块,观察这时的示数变化

8、。再把挂在弹簧秤下的金属慢慢浸入水中,再观察示数的变化。启发学生分析各次观察到的记录结果,理解浮力概念及方向,并力大小的方法之一重量差法:f浮=g空-g液(g空物体在空气中的称重。g液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称重)。为了克服学生对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深度越深,受到浮力越大的错误认识。二、识记知识要记牢,强化训练不放松。初中物理并不难,涉及到的都是力、热、声、光、电的基础知识。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但知识较多较碎、少记了有关基础知识、就可能使以后学的缺陷、因此,要求学生对识记的知识一定要掌握好、掌握全、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训练。对有些识记知识学生还不太熟悉、这就更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如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

9、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物理的困难。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观察用脸盆泼水的动作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

10、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三、坚持活学活用,注重学用结合。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

11、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建筑工地、码头等地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学物理知识。如学“浮力”后,可去码头看看船舶上标着的“吃水线”,搞清轮船的排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去看看大吊车,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组,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总的来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教师如何精心设计教学安排,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

12、观能动性是关键,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我们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是我多年来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我的观点和看法可能存在不足,请大家谅解。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二)二、狠抓教学的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1、我们在平时的管理中强化了常规管理,从加强备课入手,要求中青年教师必须写详案,老年教师可以写简案,组内的老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青年教师也不甘落后,他们发挥了各自的特长。3、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要求组内的老师之间互相听课。4、重点对两位大学生的教学进行了培养,使他们的教学水平从零到独当一面。

13、5、每周进行一个专题的讨论,老师们都能积极准备和做好发言。每周备课组活动都有中心发言人,围绕相关发言主题展开。从中,都能学到一些对自已有用的经验,很好地提高了组内老师的教学水平。三、积极参加教研主题化、课题实践化的校本研训活动教研组不但是教师专业能力增进的重要舞台,还是教师形成专业归属感与学科崇拜的发源地。教研组不应当是“教务组”,全称应当是教学研究小组,根本任务是学校与教师的研发机构。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就要回归课堂教学研究。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的具体作法如下:1、集体备课、资源共享(2)教学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学目标和本校的学生特。(3)重组教教材,要

14、深入理解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的教法。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从发展的要求看,就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物理,具备在未来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考虑对学生进行学指导,重点是学方法的指导,指导的要点是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和怎样复,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能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学校媒体的优势,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开展常态课、引领课、高效现代化课堂教

15、学的研究,取得良好效果。3、课后辅导及作业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件繁重的工作,每天都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批改一百多本作业,采用的形式是统批、面批、学生互批、讲评等,每位老师还都利用中午午休及下班后的时间针对学成绩差、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他们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教学质量三部测查反馈分析、期末质量分析等踏实的教学常规取得很好的成效,对学困生和定位生建立个人档案,及时记载后进生和定位生的成长进步记录,教师有效开展分层辅导活动。在作业设计和布置上采用分层作业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校本教学研究常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课程与教学的问题,是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开展

16、研究的。反思是对教学实践的积极回顾与思考,是确定研究的方向、研究的问题的依据,也是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必要条件,具有明确的研究性质。反思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是物理校本教研中最经常、最普遍的活动形式。主动反思是积极的研究。在校本教学研究中,我组教师主动地、持续不断地反思,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对于物理校本教研中教师的学,我们提倡反思性的研究学,也就是带着问题学,在学过程中反思自己实践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1.织青年教师学教育理论,要求他们坚持自学教育理论,写好学笔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