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20项修炼读书心得《教师的20项修炼》读书心得四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827455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20项修炼读书心得《教师的20项修炼》读书心得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20项修炼读书心得《教师的20项修炼》读书心得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20项修炼读书心得《教师的20项修炼》读书心得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20项修炼读书心得《教师的20项修炼》读书心得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20项修炼读书心得《教师的20项修炼》读书心得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20项修炼读书心得《教师的20项修炼》读书心得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20项修炼读书心得《教师的20项修炼》读书心得四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20项修炼读书心得老师的20项修炼读书心得四篇老师的20项修炼读书心得四篇 【篇一】 最近,我读了老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光阴飞逝,两周的学习,使我如沐春风,收益匪浅。郭老师在前言中写到:“这是我用10年时间写成的,但却是我自己和有志成为有品位的老师朋友们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一本书。”。怀着一颗忠诚的心读完后,不禁掩卷遐思,这本书确实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去用心读的书。本书提出了引领老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阐述了老师专业开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老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讨论了老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 全书分为三个局部:修炼老师的形象、精炼老师的生活

2、、锤炼老师的专业。文中讲到“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修炼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修炼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老师的修炼,其实是老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老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老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每一项修炼都让我受到启发和深思,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平日自己在日常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哪些地方不完善,读罢此书,我惊讶地发现,原先自己还有那么多的地方做得不够完善。每个修炼甚至都可以成为我们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指领,但对老师的宽容这一节,我感受更为深化。 宽容是一种好处上的严格。宽容就应因人而异,

3、因事而别。作为老师,我们在拥有宽容的同时也就应做到:原那么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应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学生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 学生们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们付出过爱心,那么你以前对他们的冷言冷语,暴跳如雷,他们都可以原谅。他们崇拜你、爱你。我又常常想,老师也就应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抑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必须有辉煌的将来,但是谁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

4、个性张扬的开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整体的社会潮流、教育气氛和工作生活压力,有时候让我们老师偏离了方向。 假如说爱是一条河,那么宽容就是加载河上的一座桥,老师应以博大的胸怀为桥墩,以良好的教养为桥面,以播送的知识做路灯,以清明的才智做护栏,唯有如此,学生站在这座师德的桥面上才会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并对学习产生用心而热烈的情感。 【篇二】 老师的20项修炼一书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的着作,本书主要透过“修炼老师形象、精炼老师生活、锤炼老师专业”三大方面阐述了老师就应不断完善的20项修炼。所谓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

5、善、之美的内在的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本书的一大亮点就是作者率先提出了“教育人生”这一术语。“教育人生”就是要请教育中的人和教育相关的人,个性是老师自己,不再把教育仅仅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对待,来处理,而是当作自己人生的一局部,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灵动,要用目的去鼓励学生,用活力去感染学生,用激情去感动学生,用美德去感化学生,用创新去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文化去丰富学生用良知去引导学生;“教育人生”需要感动,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感动将来;“教育人生”需要理想,

6、更需要信念,要有追求卓越、反对平庸的理想和信念,要有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良好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还需要职责,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 本书作者从三大方面作了详细地阐述,有“修炼老师形象”、“精炼老师生活”、“锤炼老师专业”等三方面的资料。其中“修炼老师形象”共有8项资料,有“老师的服饰服饰是信任的外衣,有调查研究证明60%的人认为得体漂亮的服装可以增加自信;老师的微笑身体的教育好处,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对一点微笑呢;老师的语言沟通无限,老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老师的习惯习惯成就人生,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需要改进与更新、开展和进步;老师的宽容用德

7、性育人,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老师的智慧成为一个大智的人,老师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劳动;老师的情感做一个多情善感的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书的第二局部“精炼老师生活”,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君子之乐”。乐从何来呢从有魅力的教育中来。教育是老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是老师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种人生的款式;教育就是老师的专业生活。因为,老师的成就感来于教育,老师的幸福体验产生于教育。精炼老师的专业生活,乃老师修炼必需。老师要学会自主考虑并规划教育人生,要透过阅读来拯救自己,要学会表达教育生活体验,要反思教育生活,要追求成就体验,要学

8、会释放压力,要从教育中寻找快乐,要珍爱身体,要真正成为人师。 老师的规划自主考虑并规划教育人生,缺少生涯规划的老师,极容易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老师的阅读所谓阅读就是过一种阅读的生活,因为阅读不只是去读,更重要的是自我觉悟。无论我们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透过阅读来开拓胸襟,拓展思路,都可以用阅读来拯救自己。老师的研究专业开展必经之路,“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是老师开展教育教学的一种境界。老师的写作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写作即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务必写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而且要写得真确、诚恳才成。 老师的反思新型老师的必备潜力,盲目的反思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启发,老师反思的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

9、资料,一是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所谓理念就是理想和信念,就是理论和观念。理想地说,老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就应建立在必须理念根底之上,所谓有理念就是对自己的策略选取和行为方式可以明晰地进展理念解释和行为描绘,可以进展“为什么”的阐释。二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理念的形式,观点是理念的资料,思维方式是支配行动的重要因素,我们怎样思维,就会怎样行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常用的反思主要是总结性反思,总结,其实是一个将零散的、过程性的点点滴滴进展整理的过程,是将其系统化的过程,总结其实就是一种反思的过程;总结是反思的起点,总结过去的经历和经历、感想和感悟,就是反思的开场。 老师的幸福体悟教育之美

10、,老师的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老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明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老师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要始终持续安康的生活方式,每一天对着镜子朝自己笑一笑,每年做一次体检,每月听一场音乐会,每周唱一首歌,每一天多喝一杯绿茶或酸奶,每小时伸伸胳膊踢踢腿,每分钟都持续乐观阳光的心态!老师的安康属于自己,也属于教育!老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仁爱与豁达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反思与研究中来。 优秀的老师必须是具有教育精神、教育专业

11、品格的人。她不仅仅拥有人格魅力,而且具有老师的专业品格。他们擅长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构成自己个性化的教育艺术;他们擅长擦亮眼睛看教育,反思课程、教学、德育、管理,构成自己的教育行为品质;他们擅长变革,改变自己,向往卓越和崇高,对学生展现出充分的文化影响力。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从教育理论中来,从教育反思与研究中来,从教育良知与教育职责重来,从教育梦想与教育追求中来的!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重要的是在行动中考虑,在考虑中行动,成为理论的考虑者和考虑的理论者,作为一位有思想的老师务必有信念,作为一位有品位的老师,还要务必坚决自己的教育信念。 【篇三】 十多年来,老师专业开展成为全球

12、教育改革与开展的一个中心议题。随着我国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老师专业开展的问题也显得日益重要。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元祥老师撰写的老师的20项修炼一书率先提出了引领老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解读了老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讨论了老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 该书内容由三局部组成:修炼老师形象,修炼老师生活,修炼老师专业。每个局部又分成假设干章节,详细对老师这一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进展了分析p 和例证。从老师的服饰、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性、智慧、情感、规划、阅读、研究、反思、写作、幸福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一解读剖析,提出了老师专业素养应该具备的

13、标准。阅读此书受益如下: 一、厘清了师德标准的一些根本概念,提升了从理论层面加强老师专业素养的认识。比方“所谓教育良知,是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意义、价值以及教育行为责任的正确理解,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健全方式的科学认识,并以此为根底采取正确教育策略的意识。”“所谓责任感、责任心,是指老师不把教育工作、引导学生作为外在的规定和强迫行为,而是作为一种自觉志愿的义务和行为,是一种职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平时总是挂在嘴边的词语需要在教育视野下有一个比拟严格的界定,从教育开展规律的角度有专业化的解读,而不是浅表化的概念。 二、例证生动详细,在大量的教育理论个案中深受启发。在谈到理解学生、理解学生是老师应养

14、成的一种良好习惯时,书中举了成都磨子桥小学“十六知晓”的例子,对于班主任或是初为人师的老师们就很有借鉴价值,这“十六知晓”就是:知晓学生的姓名含义、知晓学生的生活习惯、知晓学生的个性特点、知晓学生的行为方式、知晓学生的思维方法、知晓学生的爱好兴趣、知晓学生的困难疑惑、知晓学生的情感渴盼、知晓学生的心路历程、知晓学生的知音伙伴、知晓学生的成长规律、知晓学生的家庭情况、知晓学生的上学途径、知晓学生的社区环境、知晓学生的家长思想、知晓学生的家长愿望。这十六个方面非常详细全面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知晓学生,可以消除老师对学生的误解,建立起老师对学生的信任,进步老师对学生教育行为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感化力。

15、三、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老师生涯就是不断修炼完善自我的过程。曾经在三尺讲台上自信满满、挥洒自如的我平时阅读的重点大都放在了教材分析p 、课堂教学研究方面,总觉得国家教育政策、大家之学离自己远之又远,把教材吃透,把学生教好,就是一名合格的人民老师。执教二十余年,开场出现职业倦怠和教育审美疲劳,总是感慨激情不再。“我们所以迷茫,是由于我们不会考虑了;我们所以不会考虑,是由于我们储存的知识缺乏以我解决或更好地解决问题了。最有效的方法,是重拾书本,更新自己,与时俱进。”王毓珣教授的建议非常好:第一,读哲学书,掌握分析p 问题的根本方法;第二,读教育经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认识教育教学行为;第三,读拿来就

16、能用的书,以及时解决自己面临的困惑与问题;第四,读学科著作,在学科教学领域,仍然能敏锐地捕捉前沿动态。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读书,读书,再读书!”阅读,可以使急躁的心沉静下来,潜心考虑教育现象和问题;阅读,可以使自己的学养丰富起来,用成熟和深化的教育成果武装自己;阅读,可以启迪心智,再次点燃创新的火种,在教育改革中继续前行;阅读,更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用或经典或先进的教育理论检验自己的教育理论,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思维方式,才会有质的飞跃与提升。 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老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教书的生活虽然贫寒,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老师,才能成为乐教的老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