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调研报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8269743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调研报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调研报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调研报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调研报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调研报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调研报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调研报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德育大纲确定的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 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一、 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1、养成教育为学生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渊薮。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使人终生受益。总之,养成教育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

2、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养成教育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行为习惯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系,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现在的中学生迟早要走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国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必须抓紧搞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程度的标志之一。抓好养成教育,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声望。3、养成教育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德育习惯的形成是我们品德教育的结果,它在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3、。只有认识而没有养成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教育的“质”的指标。看一个学校办得好坏,只要看看学生的行为习惯,看看校风,基本情况就掌握了。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重视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使之成为品行优秀、表里如一的人。二、 养成教育的内容1养成教育的内容要规范化 养成教育的内容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最基本的,经过筛选,把最重要的一些要求制定成为规范,要求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做到,并逐步养成习惯。依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加强对中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的训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4、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便是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实施养成教育规范化的内容,要让学生人手一册,烂熟于心。2、养成教育内容要细目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年级、各班还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使规范更加具体化、细目化。把原则的条文分解成实在的、具体的细目,便于实行。例如,“尊敬老师”这一条。对于中学生来说,“尊敬老师”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样做才叫尊敬老师呢?我们可以把“尊敬老师”分解细目化,使之更具体、形象、直观,可以分解成:(1)看到

5、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并说“老师好!”(2)回答老师的问话要起立,语气要和气、亲切。如果答不上问题,要说“对不起!”(3)有事、有病要向老师请假,不旷课。上课迟到要先喊“报告”,未经老师允许,不擅自闯入教室。(4)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插嘴,不东张西望,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5)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书写工整。(6)接受老师的批评不顶撞,态度要诚恳。即使老师的批评错了,也要耐心的解释,不许侮辱、责骂老师。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目化有利于更好的贯彻执行规范。它能使规范更贴近生活,更形象,更易于学生接受。当然,细目化并非是琐碎化,我们在细目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

6、系统性,力争使之既具体又系统,以便于教育效果的整体升华。3、养成教育的内容要序列化养成教育的内容是科学的、有序的,这个“序”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研究这个“序”,揭示出这个“序”,并按这个“序”安排内容。使养成教育更科学、更完善。养成教育是整个德育教育序列的一部分,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社会化,是完善人格,是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人的成才是有序的,养成教育当然也是有序的,它各部分都有自身的功能,同时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我们不按其自身的系统安排教育内容,就会使之成为一种无序的、混乱的教育,就会破坏养成教育的科学性,降低养成教育的效果。为了克服养成教育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

7、必须制定系列化方案。制定序列化的方案的依据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党和国家对中学生的要求;另一条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和思想实际。我们所制定的“序”既要有中心,又要有阶段性,还要有必要的循环。4、养成教育系列化方案做合格的中、小学生,做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第一步:考入中学我首先应懂得什么(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一日常规等条例,并能展开讨论。)第二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一日常规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校团委、少先大队、政教处利用挂图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并根据其内容开展相应的活动。)第三步:老师,您辛苦了“尊师重教”演讲讨论第

8、四步:让红领巾更鲜艳(校团委、政教处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学赖宁活动争创学校“十佳”少先队员。)第五步: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公民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三、养成教育的实施1、 广泛宣传,认真学习,让学生明确规范内容。学校要经常性地在各校广泛开展宣传和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一日常规的活动,不失时机地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和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宣传规范的内容。让学生重视规范,熟悉规范的内容,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执行规范的重要意义。2、 检查评比,强化文明行为,把规范落实到实处。为了使理性的认识能付之实践,使规范量化,学校政教处可发动学生会、团委会干部成立各种各样的检查小

9、组,每天对各班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定期进行评比。对执行好的班级予以表彰,对执行的不好的班级给予批评,并要求定期改正。检查的结果将作为期末评选“文明学生”和“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3、 多渠道、全方位开展规范教育,让规范进一步深入人心。为了使规范的执行向深度、广度发展,学校除按养成教育系列化方案开展形式各样的主题班会、文艺演出及规范知识竞赛等活动外,还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和社会本当互相适应,脱离了社会,教育便失去了根据。”(叶圣陶语)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感受、体会规范的真正含义。家长是学生最早的老师。学校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共同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只有齐心协力、同抓共管,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好。4、 教师在养成教育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养成教育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因为老师的以身作则,率先重视,必然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可以这样说,学生的种种习惯都是在静观默察中,在不断模仿中逐渐形成的。身教重于言教,要有文明学生,首先得有文明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