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825368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正数和负数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正数和负数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正数和负数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正数和负数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正数和负数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正数和负数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正数与负数是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与正分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数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课,其作用不可小觑。它不仅开启了整个初中代数学习殿堂的大门,还要让学生学会区分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更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在了解相反意义量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学习正负数的意义。2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明确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3 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数学思考: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3、解决问题:会用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3 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负数的意义、区分实际问题中相反意义的量。难点:负数的意义以及0 的内涵。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即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性认知基础,对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但思考问题不全面,对概

3、念的理解力不强,精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三、教法与学法1) 教学方法“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变为身边熟悉的事物,触类旁通、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趣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3) 方法指导在学法上,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应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使学生不仅学到探究的方法,而且体

4、验到探究的甘苦,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设计意图: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四、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方法和“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下,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制定以下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引入负数2)师生互动获得新知3)联系对比突出重点4)技能演练应用巩固5)总结提高渗透德育6)布置作业学以致用1)创设情境引入

5、负数接下来,我将结合易思玲、孙杨、周璐璐三位奥运冠军在伦敦奥运会夺冠的成绩的实例,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引用奥运冠军的成绩渗透爱国情感教育。让同学们复习在小学期间都学习过哪些数?学生回答后,我做出总结:自然数 1、2、 3、 4 表示物体个数和事物顺序的数。自然数 0 表示没有0.5、 11.9、 1.6、1/3 .当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分数和小数。设计意图: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回顾,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为下节课有理数的学习打下铺垫。那么小学所学的数,能否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呢?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某城市在一天内的最低气温为零下5,最高气温为零上15

6、,怎么表示?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 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 米,如何表达二者的海拔高度?收入 50 元和支出50 元,如何表达两种收入情况?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既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进入角色!以上事例说明仅仅小学所学的数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而且数的局限性也阻碍了数学自身的发展。请同学们解决如下问题:14+25 =125x4 =36 18 =17 25 =88-46 =2-5 = ?0-7 = ?5.7-9.4 = ?设计意图:困难的出现,使学生感到数的扩展势在必行,扩充

7、的根源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和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既然小学所学的数不能满足需要,我们需要引出新的数。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零下 5,比 0还要低 5提出问题:那么,有没有比0 还要小的数呢?设计意图:问题层层提出,此时,负数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学生顺利的接受了这一事实,负数自然而然的引出了!2)师生互动获得新知接下来,我采取联系对比的方法,始终不脱离小学所学知识,以比较轻松的态度和口吻给出正、负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正数:大于0 的数负数:小于0 的数表示方法:正数:5 或 +5读作“ 5”或“正5”负数: -5读作“负五”设计意图:采取比较轻松的方式,尽量避免使概念复杂化,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难

8、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练习:1、快速抢答题: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1, 2.5, +30 , -3.14, 120, -1.7322. 你能写出几个正数和负数吗?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设计意图:刺激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的掌握知识。让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无限、对应等数学思想。3)联系对比突出重点从正负数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 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因此,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我们在小学时候知道0表示没有0不能做除数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 0从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0 不仅仅表示没有,0不是没有温度,而是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在

9、实际意义中,0 往往表示基准,比如海平面、警戒水位等,有着丰富的内涵。设计意图:以上对0 的分析,实际上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0 的内涵理解;正负数的大小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的形成。也为下节课讲述有理数的分类打下基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宋代词人苏东坡写下的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佳句。其中,阴与晴、悲与欢、离与合,都是自然世界、人类生活中截然相反的状态的真实描绘,这些矛盾的东西融为一体,营造出了和谐而真实的氛围。在大千世界中,有上就有下,有赢就有亏。在数学世界里,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也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她们彼此矛盾而又和平相处,为数学世界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而正、负数的一个重要应用就

10、是表示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所表示的两个意义正好相反的量,叫做意义相反的量。有了负数以后,课前我们提出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零上 5可以记作5或 +5零下 5可以记作 -5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 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 米收入 50 元记作 50 元,支出50 元记作 -50 元设计意图:将负数与实际生活中意义相反的量结合起来,更能突出正负数的意义和它们的实践性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 1 两个量 2 意义相反由于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很不习惯,是理解上的难点,所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 +”“ - ”是性质符号,区分于“加号”“减号”统一于差别。2、“ +”“

11、 - ”作为性质符号有着更深刻的涵义: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表示与问题中给出意义的相同意义 “ - ”表示与问题中给出意义的相反意义例:前进 +3 米表示真正前进3 米,而前进 -3 米表示后退3 米。设计意图:进一步向学生渗透相反意义所隐含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在学习运算时能更深刻的理解。4)技能演练应用巩固1、范例研讨优化迁移张大妈在超市买了一袋洗衣粉,发现包装上标有这样一段字条:净重:80 5 克。张大妈怎么也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她解释清楚吗?因为学生第一次见到这种标准误差的方法,很难回答。我采用铺垫式启发,让学生根据正、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一特点,回答出+5 表示比 8

12、0 克多 5 克, -5 表示比 80 克少 5 克。设计意图:这样使学生把正、负数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加深了对正、负数意义内涵的理解,通过启发这一环节,体现教与学的一致性。2、课堂练习深入巩固( 1)基础性练习:a 、读出存折中红线圈内的数,并指出是正数还是负数?b 、如果水位升高3 米时水位变化记作+3 米,那么水位下降3 米时水位变化记作米,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米。( 2)形成性练习(师生演示方位中的负数)教师向北走3 步,学生应该相应的向_走 _步 . 若规定向北为正,那么这两个数分别可以表示为 _、_。( 3)拓展性练习:刘翔在第十届田径锦标赛男子110 米跨栏半决赛中的成绩是

13、13.42 秒,当时赛场风速为-0.4米。( 1)赛场风速为 -0.4 米,表示什么意思?( 2)如果风速为 +0.4 米,又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1. 让学生再次感受负数无处不在。多样化的练习,既不枯燥,又检查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加深学生对 0 的内涵的理解。2. 针对教学重点 : 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 紧密联系生活,学生乐学、好学。3. 借助学生熟悉的人物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学数学,学在其中,乐在其中。5)总结提高渗透德育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种新数?大家都会读吗?它有什么意义?通过学习你有哪些体会?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我总结,加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感受数学思想。学生的回答不尽统一,但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符合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2、向学生提问:哪个国家最早记载使用负数?告诉学生,负数最早记载于中国的九章算术,比其他国家早一千多年。设计意图:借此增加学生的数学修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6)布置作业学以致用1.必做题:教材习题1.1 第 1、 2、4 题 .2. 小组合作题:教材习题 1.1 第 5、6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