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 (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8251784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卷分析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卷分析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卷分析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卷分析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卷分析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卷分析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平安小学汤歆一、对试卷总体评价本学期四年级语文试卷,比以往有所改变,我认为本套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试卷共分四大部分:侧耳倾听、日积月累、读中感悟、倾吐心声。本套试题难易程度基本适中,试题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如日积月累这一部分就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了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给教师以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四个围绕”即围绕目标教、围绕目标学、围绕目

2、标练、围绕目标测。试题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了旧的命题模式,多了一些灵活新颖的题型,都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是否能够活学活用。总之,整份试卷既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又重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套不错的试题。二、学生答题情况从总体来看,侧耳倾听这道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满分。日积月累这一部分中的14小题相对来说失分也是比较少的,也就是说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错,但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比较薄弱了,如,日积月累部分的第5小题,学生失分较多,我仔细分析失分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对这道题不理解,二是内心理解了,但是不会表达。这两道题都是这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

3、题之一,这些内容在课堂上我给学生讲到了,也强调了,但是大部分同学不能得分,这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石老师经常强调“四个围绕”,(即围绕目标教、围绕目标学、围绕目标练、围绕目标测)。这个问题应该是我课堂上的“练”和“测”做得不到位,才导致学生在这道题上失分严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将目标落到实处,加强训练与检测的力度,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理解课文的空间,一定要改变课堂上老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的现状。读中感悟这一部分中学生失分比较多的题是第1和第5小题。这道题是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学生对这种类型的题有些惧怕心理,不敢做这样的题。因此他们不理解题意,有的学生知道意思,但语言表达不规范,

4、导致失分。这也要求我以后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这次的作文又是写自己难忘的事,这一个类型的作文并不算难,学生也不陌生,但是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写得很空,作文缺少童真童趣,这就要求我们以后还有继续加强学生的习作练习,争取能让学生写出文通字顺的文章。三、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检测,我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我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我对以后的教学方向做了认真地思考。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我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

5、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再有就是积累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技能。因此,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

6、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首先我要多读书,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其次就是我要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必须靠广大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