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淡薄的隐患举隅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825102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淡薄的隐患举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淡薄的隐患举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淡薄的隐患举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淡薄的隐患举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淡薄的隐患举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淡薄的隐患举隅 摘要 本文对广大体育教师在新课标下出现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教师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例,对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和完成教学任务等环节上阐述并举隅了淡薄安全意识所造成的影响与后果,以引起体育教师重新对体育安全教育的重视,从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关键词 新课程 体育教师 安全意识 隐患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有多年,广大体育教师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之中,使体育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理念

2、理解不透彻,造成教学过程中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安全隐患,值得我们广大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与思索。一、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忽视场地、器材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体育教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围绕学生的主体性来开展课堂教学。然而,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只考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参与的程度和课堂教学内容的新奇等,忽视课堂教学内容的场地安排是否合理性,教学器材的选用是否安全可行。大多数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达到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与新奇,常有教师违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教学的原则。例如:在一次全市的教学观摩课中,教师为了突现新课标的理念与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了一

3、堂捉老鼠游戏的快速跑动作练习。该教师上课采用的场地是室内地板篮球场,是五年级的学生。游戏的方法是:用一根稍长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球场的端线上,另一端则绑上一只布老鼠,让学生拿着布老鼠将橡皮筋拉直至20-30米的距离后,放掉布老鼠的一瞬间,学生立即快速反应起跑,去追赶捉住布老鼠。根据上述的教学法内容分析,教师所选择的内容与器材的组织存在着安全的隐患。其一,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快速跑动作学习,场地是光滑的地板,这本身就不利于学生快速奔跑的练习要求,容易引发学生摔倒的安全事故;其二,学生将橡皮筋拉直后放开,橡皮筋反弹的速度是很快的,而五年级的学生根本达不到这种速度;其三,布老鼠随着橡皮筋的反弹快速地

4、从地面上拉走,而学生要在快速奔跑的基础上,再俯下身体去捉老鼠,那么,学生的安全后果将不堪设想。又如教师在设计奔跑竞赛场地时,往往会忽视学生奔跑后的缓冲距离,造成学生与学生撞在一起。在器材的设置中,同样存在着安全的隐患,象往返跑、篮球的变向运球等动作练习,教师都喜欢用球来代替标志物,一旦学生无意触及球,就会容易滚动离开原来的位置,可能让学生绊脚或踩上,引发学生受伤的安全隐患;在投掷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投掷距离与学生间的练习间距是否合理性,也同样存在着安全的隐患。还有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的准备程度,也是引发安全隐患的因素。如教师的备课认真与及时,场地与器材的仔细检查和课堂教学中的准备活动的安排

5、是否合理与有效等。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要认为新、奇、怪才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只有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体育的技能与技术,才是一堂完整、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二、教师实施教学过程时,忽视学生课堂的组织性与纪律性。新课程理念要求体育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教学理念。教师为了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与效果,往往采用降低课堂教学组织与纪律的要求,普遍认为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生探究学习等方法的同时,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与纪律的具体要求,造成

6、课堂纪律闹而乱,组织活动杂而无序,是引发课堂教学安全隐患的前兆期。例如:在一次县级公开课上,教师组织学生练习投篮动作,运用了小组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然后划分练习场地进行投篮。但教师在学生练习前没有强调课堂纪律与组织小组合作的具体方法,结果,当教师宣布开始练习时,学生那天性-“活泼、好动、自控力差”的特性一下子就表露出来,学生一哄而上,挤在篮底下进行投篮,造成球掉下来砸在学生的头上、脸上以及学生为了躲避篮球而撞倒其他同学等不安全现象。又如在接力奔跑比赛时,各小组间为了争强好胜,同组的成员想让自己小组跑得更快,去推一下将要出发同学的后背,如前面学生稍不注意就会被后面的同学推倒。象体操教学中的滚翻

7、动作,前面同学刚翻过去,还没离开,后面的同学就马上跟着翻过去,造成二位学生滚在一起,容易引发伤害事故。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练习中所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安全现象进行及时教育,指导学生如何去预防安全隐患和解决的方法,使学生在多次的实践中,体验到无组织、无纪律的学习行为,是最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课堂的组织性与纪律性。不要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活跃氛围与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放任自流,而出现不安全隐患,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三、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时,忽视学生终身锻炼体育安全意识的培养。教师为了能体现新课标中的五个学习领域,想出了多种的教学手段,尽快地让学生掌握动作的

8、技术与技能,将一些有难度的、危险性较高的体育项目和器材进行改装,替代一些较轻、较安全的自制教学器材来教学生练习。这样一来,受到大多数学生喜欢,学生参与的积极很高,兴趣也浓,模仿动作也容易,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很明显。但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忽视了体育项目本身所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地告知体育项目的安全隐患。长期以往,会让学生轻视该体育活动的安全性,为今后的终身体育锻炼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在组织投掷类练习时,大多是采用象飞纸飞机、扔纸团、扔绳子等较轻的自制器材来教学生的技术动作,这样在课堂教学中难度降低了,不安全因素降低了,学生玩得高兴,教师教

9、得也放心。但是,教师如不及时告诉学生体育活动存在的不安全性,否则学生会被替代器材所带来的兴趣与快乐所蒙蔽,最终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反而为将来的终身体育锻炼隐藏下安全隐患。于是,常有学生在运动会上出现一些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应该明确地向学生讲清楚体育运动的规则与要求,以及安全隐患的注意事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培养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安全意识,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起到安全可靠的健康保障。总之,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始终牢记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存在。只有广大体育教师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教学设计上要精益求精,在组织上要科学规范,在意识培养上要遵守规则,才能保障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才能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 包德明. 试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体育教学,2000(6)2 毛振明.赖天德 体育为健康,运动技术也为健康 J. 中国学校体育, 2007(1)3 于秀.学生体育学习论-主体性体育学习的理论,1999年4 邱启国 运动技能学法指导新探 J . 中国学校体育, 200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