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规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825073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规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总则1.0.1为了规范本市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有效保护建筑历史文化与艺术,维护建筑安全,特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检测、设计、施工和验收。其他历史建筑的修缮可参照本规程执行。1.0.3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应根据建筑保护的要求,保护建筑的历史文化与技术信息,贯彻修旧如故、技术合理、安全可靠、确保质量的原则。1.0.4建筑修缮过程中,应对保护部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人为损坏。1.0.5从事优秀历史建筑修缮的检测、设计、施工的单位,应具有相应专业资质。1.0.6优秀历史建筑修缮的检测、设计、施工的方案,应经专家论证,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1.0.7优

2、秀历史建筑修缮工程的检测、设计、施工、验收的原始资料,竣工后应报送主管部门备案。1.0.8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除执行本规程外,对建筑及结构的常规修缮与加固,尚应遵守现行国家和本市的相关标准的规定。2术 语2.0.1优秀历史建筑 remarkable historic architecture符合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第九条规定,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历史建筑。2.0.2优秀历史建筑修缮 remarkable historic architecture restoration是指对建筑物结构、装饰和设备,以及环境风貌的维护修理,恢复其建筑风貌、使用功能和结构

3、安全的工程行为。包括为保护需要,对建筑的结构、功能,进行必要的改善。2.0.3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技术标准 protective technology criterion for remarkable historic architecture是优秀历史建筑主管部门制订,经市人民政府备案的,对每处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保护部位和保护项目,提出具体保护要求的技术文件,修缮时,不得擅自改动。2.0.4修缮安全等级 safe grade of restoration是指建筑物经修缮后的整体安全可靠度,能满足相应安全级别的要求。2.0.5房屋质量检测 housing quality inspection

4、根据上海工程建设规范房屋质量检测规程规定,优秀历史建筑的维修,应按维修的内容、范围,对房屋的安全可靠性和完好程度,执行规程的相应要求,进行房屋的质量检测鉴定。2.0.6随机抽样 random sampling按照概率统计方法和抽样要求,对房屋的主要结构材料的材性,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抽样测定。2.0.7永久荷载 permanent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2.0.8可变荷载 variable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2.0.9材料强度设计值 des

5、ign value of material strength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性能分项系数后的值。2.0.10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design value of foundation load-bearing一般相当于地基承载力的标准值乘以系数1.1。与地基土特征和基础埋深有关。2.0.11可靠度 degree of reliability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2.0.12建筑结构材料性能 property of building structure materials材料固有的和受外界各种作用后,所呈现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能,为建筑结构设计、制作和检测的依

6、据。2.0.13抗力(承载力)resistance结构或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2.0.14建筑结构体系 building structure system组成房屋建筑的包括基础在内的承重骨架体系的总称。2.0.15二次应力分配 second stress distribution构件因损坏变形,或必须以新的构件进行替代置换时,会因原设计受力状态的改变,对相邻构件所产生的附加应力。2.0.16应力滞后影响 stress hysteresis affect当构件采用组合断面进行加固时,新增断面的实际效应,是在组合断面形成以后的外力作用下,变形所分配的应力,其有效作用应乘以小于0.9的折减。2.0

7、.17建筑空间格局 architecture space pattern指建筑构成的内外空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建筑的体量尺度、层数,建筑装饰和结构所形成空间布局。2.0.18桁条 truss将屋面板或椽子荷载传递到屋架或承重墙体的梁式构件。2.0.19屋脊 ridge坡屋面不同向坡面相交为上凸的相交线(屋脊线)上的防水构造。(相交线呈水平线,称平屋脊)2.0.20戗脊 sloping ridge of a roof屋脊线与水平面斜交的称戗脊。2.0.21天沟 gutter坡屋面不同向坡面相交为下凹的水平相交线上的防水构造。2.0.22斜沟 chute坡屋面不同向坡面相交为下凹的斜向相交线上的防水

8、构造。2.0.23凡水 skew flashing屋面坡面与墙面相交,或山墙挑檐处屋面板相交处的防水构造。2.0.24老虎窗 dormer window坡屋面上的采光窗,一般用单坡或多坡屋顶样式。2.0.25浆磨 levigation用同质材料的粉末与粘胶剂拌制的浆料修补板材表面,待其硬固后用磨具进行表面整平磨光。2.0.26敷贴法 application method将掺有除污剂的粉末(一般称泥罨剂)调成糊状,刮贴在石材表面,使石材污垢吸附出来,达到墙面清洁的一种方法。2.0.27清水漆 dry lacquer木材表面常用的一种半透明油漆,漆膜形成后,能清晰地显现木材表面纹理。3基本规定3.

9、1建筑修缮范围3.1.1建筑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修缮:1、建筑使用功能改变、布局与结构的局部调整;2、建筑物发生变形、倾斜、沉降,影响使用安全;3、建筑构件损坏,导至结构承载能力不足;4、建筑内外装饰损坏,影响正常使用;5、建筑原有设备、设施的损坏或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6、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造成建筑不能正常使用。3.1.2建筑的重点保护部位和保护项目的损坏,应及时修缮。3.1.3根据市容要求,对建筑及环境的整治。3.2修缮工程的基本过程3.2.1准备阶段,应包括下列内容:1、明确修缮目的、范围及要求;2、收集资料:设计维修图纸、历年来维修记录、建筑保护的要求;3、房屋质量检测;4、制

10、订修缮设计方案;5、办理修缮申请。3.2.2修缮阶段,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批准的修缮方案,进行施工图及工艺设计、编制工料预算;2、根据批准的修缮设计,制订施工组织设计;3、组织工程施工。3.2.3修缮验收阶段,应包括下列内容: 1、编报验收报告及竣工图档资料;2、组织工程竣工验收;3、工程资料报送主管部门备案归档。3.3重点保护项目的修缮3.3.1重点保护项目是由主管部门以保护技术标准形式确定,并有明确的部位和保护要求的项目。3.3.2重点保护项目,应按原样修复,保护原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工艺特点,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应依据原设计图样修复,当无法取得原设计资料时,应以主管部门颁布的保

11、护技术标准的规定为依据;2、原有结构体系、构件尺寸和构造形式不得擅自改变。3.3.3应对建筑文化艺术特点、工艺特色、损坏原因和损坏程度进行鉴别分析、测试和测绘。3.3.4重点保护项目应制定专项修缮方案和工艺要求。3.4建筑空间格局的调整3.4.1不符合建筑保护要求和使用安全的历年添加物,如:加层、插层、分隔及装饰等,应予拆除,恢复建筑原有风貌和空间格局。3.4.2为满足使用功能或安全,建筑需作必要改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选择恰当位置、形式、尺度,并应满足保护要求,且与原建筑相协调;2、新加的外露装饰、分隔等,其用料和构造,宜与原建筑有所区别;其设置方式,应符合能恢复建筑原貌的要求。3.5修

12、缮材料的选用3.5.1修缮应充分合理利用原有材料,采用移装、拼接,集中使用。需添加材料的,宜选择与原有品质相同材料。 3.5.2修缮中新增的装饰、分隔,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时,必须经过试验或试样,并符合下列要求:1、结构和功能性的修缮,所用新材料、工艺,应满足尺度合理、连接可靠、安全和耐久性的要求,并与原结构有效地共同工作;2、装饰性的修缮,所用新材料的质感、色彩、装饰总体效果,宜与原建筑相匹配。非保护部位的装饰,根据合理需要,可由设计选定。3.6建筑修缮的安全等级3.6.1建筑修缮应根据保护的重要性,因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以及修缮项目的性质

13、、范围,划分建筑修缮的安全等级,并应符合表3.6.1的规定。3.6.2同一建筑的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因保护需要或其他特殊原因,可对部分非主要构件的安全等级进行调整,但不得低于三级。3.6.3具体修缮安全等级的认定,应根据建筑保护和安全的重要性,工程项目的性质、内容和范围,由申请人提出,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房屋质量检测4.1一般规定4.1.1修缮工程应进行房屋质量检测,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功能的质量作出评价。4.1.2优秀历史建筑的检测程序和方法,应符合房屋质量检测规程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涉及改变使用功能,变动建筑结构体系、平面布局、改动内外装修;增添

14、设备;以及因结构的损坏需作加固的,应进行房屋的综合质量检测;2、除本条第一款以外的单项修缮,按相应的专项检测执行。4.1.3房屋质量检测宜以非破损方法为主,并以少量的破损检测和实物试验,进行校核。检测数据,应按相应的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处理,合理判断。4.2检测报告基本内容4.2.1房屋质量检测,应根据检测目的和范围确定检测内容。4.2.2检测报告,应包括如下基本内容:1、检测的目的与要求;2、建筑的保护类别及保护要求;3、检测报告所采用标准的名称及代号;4、建筑的历史沿革:包括建筑的设计、施工单位,竣工年份,建筑风格特征,结构体系,历次维修、改建、装饰及附属设备更新的相关资料;5、建立图文资料

15、:包括总平面,建筑平、立、剖面,及重要的建筑构造,结构平面图,主要构件和节点详图,以及必要的文字、图案、音像资料等;6、检测房屋的建筑、结构、设备、装饰的完好状况,并与原始资料作出对比,分析损坏原因;7、检测房屋及构件的倾斜变形和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并作出评价;8、测试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必要的化学成分;9、根据实测的房屋结构体系,构件断面,和材料的认定强度,对建筑物的结构和构件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10、对房屋的使用安全与适用性作出评价,对使用和加固提出建议。4.2.3检测报告提供的数据和评价结论,应客观正确,因建筑现场条件限制,应在规定有效期限内,分期进行补充检测,作出评价。4.3房屋检测质量要求4.3.1应正确解读和分析历史建筑的特点,客观地评价历史建筑的结构体系、构造连接方法、工艺特点,设计、施工所依据的标准,建立合理的物理、力学模型。4.3.2对现有建筑物的安全度评价,所用资料、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